ad
您当前的位置 :路桥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路桥新闻 正文
“乡村十礼”之周岁礼——
人生之路这“礼”起步
2015-11-30 08:33:18 来源: 编辑: 叶成

  □本报记者 庄向娟 文/摄

  编者按:在路桥,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得如火如荼,而近年来的实践证明,农村文化礼堂是传统农村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加强当代农村社区凝聚力、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通过农村文化礼堂的公共文化空间建设,能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乡土文化的优秀品质,丰富农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强化广大群众的家乡认同感。在农村文化礼堂礼仪体系建设过程中,我区不断拓展和创新农村文化礼堂礼仪的内涵主题和表现形式,把新的时代精神融入到农村礼仪传统中去,通过礼仪活动潜移默化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使之成为群众日常生活的基本理念,逐步实现当代农村精神家园的重建。即日起,本报开辟《乡村十礼》栏目,寻着农村文化礼堂的路线,走进“乡村十礼”,触摸当下乡野的精神温度。

  2015年9月18日,农历八月初六,黄历上显示为“黄道吉日”。对于刚满1周岁的余豪洛和双胞胎姐妹陈握瑜、陈怀瑾来说,这一天或许不会在他们脑海中留下深刻的记忆,但却必将成为他们成长道路上最特别的一步。

  这一天,路桥街道新路村文化礼堂特别热闹。这不仅是因为这座刚落成的礼堂要举行启用仪式,更是因为这里要举办三个婴儿的周岁礼。得到这一消息,当地的村民和周边的民众都前来观看这一礼仪活动,把近500平方米的礼堂挤得水泄不通。

  “从来没见过有人办周岁礼。”围观的群众如是说。

  “周岁礼在我小时候听过,但那是大户人家办的,普通人家哪里有这些,我也没经历过这么隆重的礼仪呢。”还是白发苍苍的长辈见多识广,要知道《路桥志略》里真有“抓周”的相关记载:周岁又送衣服、靴帽及晬盘,男用小紫金冠、金镯,女用小金龙额、项圈等物,谓之“抓周”。

  欢声笑语

  乔碧霞是一对双胞胎宝宝的外婆。礼仪还没开始,宝宝的父母们忙碌地招呼着来客,而她则抱着其中一个,接受客人的祝福,穿着传统中式新衣的宝宝并没有出现预见中的哭闹,显得十分“淡定”,一一与客人们合影留念。“有大将风度!”显然怀中宝宝并不知道大将风度所为何意,一双机灵的小眼睛“咕噜噜”转着,愈发惹人喜爱。

  另一个则由孩子的奶奶陶美华抱着。她是一位妇产科医生,医术精湛,退休后返聘到医院,平日里都在医院忙碌。这次出现在现场,俨然是一位名人。人们都争相着和她打招呼,说到底,这里不知道有多少人,都是由她接生的。

  屋外,路桥大鼓敲得喜气洋洋;屋内,欢快的音乐更让人情绪高昂。此时,很多人都目不转睛地盯着大屏幕,那里正播放着VCR,所录的是两家宝宝从出生到一周岁的成长点滴。每个家庭,都因为新添的小生命,而有了更多的幸福。

  很快,随着主持人的款款而来,孩子们先后被父母抱着,经由气球搭成的“幸福门”,登台亮相。在舞台上,长辈们喂孩子吃长寿面,给孩子戴上平安锁和银项圈,还对着孩子读起了“家训”:孝悌谨信,爱众亲仁,余力学文。显然,孩子们并不能领悟这一字一言的内涵,在场的大人也并不一定全然了解,但正是这严肃又深情的语言,让生命因为有了仪式感而变得更要人用心以待。这家训正是出自双胞胎的妈妈方莹之手,她的书法功底娴熟,由她书写,再由奶奶读出,传承的意味不言而明。

  对于一场周岁礼来说,“抓周”环节最是令人期待,场下的观众一下子都围到了舞台周边。一张偌大的桌子上摆满了算盘、书、笔、印章这样颇具传统意味的用具,以及足球、信用卡、相机、地球仪等具有现代气息的玩具。只见余豪洛抓住了足球就再也不肯松手,看来未来有当体育明星的潜质,这让当警察的爸爸乐开了花。而陈握瑜则一眼看中了锅铲,抓在手里再也没有放下,或许以后会成为一名美食家。而陈怀瑾先是看中了积木,不会成为一名女建筑设计师吧,这可是响当当的好职业,然而不久她就丢下了积木,拿起了医生的听筒玩起来。原来啊,她还是会“女承父业”,成为一名好医生。其实不管宝宝们对什么玩具爱不释手,人群中都会爆发出阵阵笑声,对于长辈们来说,这个仪式既有期许,更希望宝宝们健康快乐成长。

  对于普通家庭来说,每逢孩子过生日,便少不了生日蛋糕,此次周岁礼也安排了两位卡通人物,推着蛋糕上了台。蜡烛一经点亮,小小的火苗就吸引到了孩子的目光。双胞胎的爸爸陈鹏切下第一块蛋糕,就抱着孩子送到观众席上太爷爷、太奶奶的手中,一股暖暖的感动瞬间涌上心头,对于孩子们来说,有这般孝顺的父母,就是她们的福气。而此时,亲朋们已忙着给在场的所有人送上糖果,生怕蛋糕不能送到每一位来客的手中,便由这小小几颗糖果传递道不尽的甜蜜。

  仪式中场,三位宝宝争先恐后地饿了,便都被大人抱下去喂奶,又引起大人一阵欢快的笑声。终有一天他们长大了,再回到这存留乡村记忆的文化礼堂当中,又或者在某个抽屉的角落,看到一周岁时,他们便被“装”进了同一张照片中,被“录”进了同一段VCR里。那时,他们的心里,会泛起怎样的涟漪?

  周岁之礼

  孩子的奶奶和外婆说,虽然没有正儿八经提“周岁礼”这三个字,但孩子满一周时,家里总会操办一场,原本就打算请亲朋好友聚一聚,没想到村里帮她们办了这事:“肯定比自家办得热闹,而且村里差不多大的孩子们一起过周岁礼更热闹,也更有意义。”但在她们小时候,可没享受过这“待遇”,也仅听说过有钱的大户人家会办这礼仪,“能办周岁礼的都是大户人家,拿出来给孩子摸的物件也都贵重,有文房四宝、玉如意、金算盘之类的,摸到了便要珍藏在家里。”

  而对于方莹来说,小时候也没有办过周岁礼。听乔碧霞说,原本应有一个银项圈,也在搬家的过程中神秘消失了。

  据历史文献记载,“抓周”最早出现于1500年前的南北朝时代。北齐颜之推在《颜氏家训·风操》中记述道:“江南风俗,儿生一期(即一周岁),为制新衣,盥浴装饰,男则用弓、矢、纸、笔,女则用刀、尺、针、缕,并加饮食之物及珍宝服玩,置之儿前。观其发意所取,以验贪廉愚智,名之为试儿。亲表聚集,致宴享焉。”

  也就是在婴儿周岁当天,父母为其沐浴后,穿上外婆家送来的新衣服鞋袜,抱到厅堂八仙桌上去“抓周”。桌上摆着书、笔、算盘、秤、尺、剪刀、玩具等,任小孩自由抓取,以此预测小孩日后的前途、性格、志向和兴趣。

  唐宋时期,这种习俗更为盛行。如武则天曾将皇孙都召集到大殿上,看他们嬉戏,“取西国所贡玉环钏杯盘,列于前后,纵令争取,以观其志。”宋代吴自牧《梦粱录·育子》记述:“(小儿)至来岁得周,名曰‘周’,其家罗列锦席于堂,烧香炳烛,顿果儿饮食,及父祖诰敕、金银七宝玩具、文房书籍、道释经卷、秤尺刀剪、升斗、彩缎花朵,女工针线,应用物件,并儿戏物,却置得小儿于中座,观其先拈者何物。其日诸亲馈送,开筵以待亲朋。”由此可以想象当时那种宾朋满座的热闹场面。

  但“抓周”这个名称,是到了清代才有的。清朝皇宫“抓周”礼仪非同一般,所陈设物品与民间大不一样。如《国朝宫史续编》记载:“(皇家)抓周例用玉陈,玉扇坠二枚,金匙一件,银盒一圆,犀钟一棒,文房一件,果筵一席,内宫殿监奏交内务府预备。”

  古人对于周岁礼的奢华追求,到了现在并不适用。对于陈家、余家两家人来说,这样的周岁礼更是为了能给孩子一种“幸福感”。

  余豪洛的爸爸是一位警察,平日里忙于工作,很少能照顾到孩子,而这次能为自己的孩子举办这么隆重热闹的周岁礼,自己也感到很欣慰。正如他所说,幸福成为这场周岁礼由始至终的主旋律,而感动则成为不可或缺的浪花。

  而双胞胎的爸爸则是一位重症监护室的医生,每天同“死神”战斗的他,从自己坚守的病房出来,走到产房,听到婴儿啼哭的那一刻,忽然就感受到了一种从来没有过的体验。这种体验完全不同、难以言表,或许也就是生命无法言说的神秘部分,也或许正是这一声啼哭,从此唤醒了他对于人生的另一个维度的理解。

  对于两户人家来说,这场尝试性的礼仪活动,更多的收获便是得到了更多人的祝福,以及留下了电子光盘、书籍、报纸等有纪念价值的物品。“等孩子长大后,我一定会拿这些东西给她们看。”方莹说道。陈鹏则保守着他和女儿们之间的秘密:“礼仪开始前,我给孩子们写了一封信,这封信到她们18岁成年的时候可以打开看。我也想知道,自己能不能成为信中那个做出承诺的父亲。”这封信,被锁进了小箱子当中,岁月是唯一的送信人。

  回归传统

  “周岁礼是一种传统礼仪,对于现在的许多人而言,的确有些陌生。因此如何延续这样一种礼仪传统,又不失创新地呈现在众人面前,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热闹过后,礼仪的实际操办者,路桥街道宣传委员梁金红如是说。

  据她所言,这一次的周岁礼更多的是由街道层面一手操办,礼仪无论是形式和内容,离真正落实到乡村,还有一大段路程要走。“更重要的是村里要形成一种制度和自觉,承担起文化传承的任务。”守望、回归与传承,用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应再泉的话来说,“还要留得住乡愁。”

  而实际上,无论是小儿的满月礼还是周岁礼,在现实社会中依然广泛存在。特别是小儿的满月礼,许多人家依然会认真筹办,邀请两家人的亲朋好友,并举办晚宴庆祝。究其意义,一是加强家人亲戚之间的往来,二是满足“血脉的延续”和“儿女满堂”的情感之需。

  “我们家的两个小孩是办过满月酒的,那时是放在酒店里,酒水办了四五十桌,我们这有些家里会办满月酒,有些则会办周岁礼,有些两样都办。就我们家而言,满月酒的规模不小于当年我们自己的婚礼。”对于传统习俗,方莹有自己的认识,也会认同社会需求。

  或许对于现在的人们而言,满月酒的意义更在于“生命的庆贺”,而周岁礼则更多含有一种“教化的味道”。而对于陈家、余家这两家人来说,把这样一个私人的礼仪放到了公众场合,或许又衍生出更多别样的体会。

  陶美华说,平日忙,不一定能找到相聚的机会,这次回来,见到了许多曾经的朋友、同事和邻居,看着一个个老去的面容,心里生出许多感概。曾几何时,乡里乡亲,渐行渐远。回过头,还能看到曾经的自己吗?

  或许我们这个社会正在快速地走向现代化,以道德为基础的熟人社会结构正在瓦解,取而代之的是以法律为纽带的生人社会结构。然而,在这一变化过程中,我们依然需要回归到传统之中,去找到传统和现代的衔接之处,以至于这样的变化不会变成一种生生的割裂,从而导致在情感上、思维上陷入迷惘和困惑。

  “我们正在探索一种长效机制,让村里能够把这项活动继续坚持下去。”梁金红说道。在她看来,村里举办这样的仪式也十分有意义,在经济二维结构还没有根本改变的今天,乡村的建设依然需要人才,而通过这样的礼仪活动,由村里为本村的新生儿举办隆重、简朴而不失教育意义的礼仪活动,不仅能够增强村子的凝聚力,还能让考上大学、功成身就的本村优秀人才回到村里来,为村子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

  “我们每个人都不要忘记自己的根,因为在我们的血液里,一直流淌着浓浓的乡愁。如果没有了这个,或许我们只能成为飘荡在陌生城市里的孤零零的灵魂。这应该不是,也不应该是我们的归宿。”这句话,暂且由我来说吧,因为这已经是我的迷思。

 

分享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