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您当前的位置 :路桥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聚焦路桥 正文
【台州日报】路桥·螺洋
2016-07-11 10:56:09 来源: 编辑: 朱思颖

    余喜华  

  螺洋,是今路桥区螺洋街道和螺洋居的共用名。据明万历黄岩县志记载,螺洋在黄岩县东南三十里。东南有一山状如莲花,称作莲花山,山南芦苇连片摇曳,故名“芦阳”。唐宋之际,芦阳一带属于海湾涨成的陆地,距离海岸亦不远,虽土地肥沃,但还没有开垦,人烟稀少,荒草萋萋。

  南宋初年,金兵南侵,余元卿因避难背着母亲到此定居后,卖掉黄城家产,购买粮食,收罗逃难民众、散兵游勇,提供食宿,在此开荒造田、疏通河道,从而使得芦阳人口渐增。到芦阳第五代余端甫大力兴修水利后,更使芦阳一带成为百姓安居、生活富裕的鱼米之乡。

  至明万历二年(公元1574年),余升霍等人为迁造余氏宗祠,将“水渚”一带芦苇砍掉,发现芦苇荡中螺蛳壳堆积如山,人们又见“水渚”与“水仓头”两处地形,非常像两个田螺,另外螺洋一带河网稻田,经历代开挖俢渠,河道港汊弯弯绕绕、曲折回环,非常形似螺蛳壳里道场,于是将“芦阳”改作“螺洋”。黄岩方言,螺读作“lu”,因此“螺洋”与“芦阳”方言音同;而普通话读音,螺(luo)洋与洛(luo)阳音似,寓意螺洋余氏源自洛阳。

  据《芦阳余氏族谱》记载,北宋时,洛阳人余忠敏担任黄岩县丞,于是全家迁到黄岩,后定居黄岩东浦村,至第三代迁居司厅巷,第五代余济川英年早逝,留有一遗腹子即余元卿。

  余元卿有三子,余谐号靖轩、余星璧号白生、余如晦号子闲,为螺洋余氏二世祖。三兄弟一日游雁荡山,偶遇状元王十朋,彼此欣赏,成为知己,临别时双方互有诗相赠。王十朋(1112年—1171年),字龟龄,号梅溪,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诗人,温州乐清四都左原梅溪村人。王十朋赠余氏三兄弟诗原记载于《余氏宗谱》卷十,文革中该卷本被毁,2005年重修宗谱时,从黄岩石柜岙余氏后人保存的九修谱的支谱中见到王状元赠诗三首,现摘录在此。

  其一:聚散本常理,未应轻感伤;只因三益友,故断九回肠;子少才俱美,予穷老更忙;相将亦行客,后会恐参商。其二:我昔自总角,识君先大夫;闺门修子职,乡里号名儒;仁者偶不寿,善人宜有孤;肯堂能自勉,泉下慰榛芜。其三:之子有家学,妙龄殊众儿;参乎宜语孝,鲤也早闻诗;慢习雕虫技,终絺吐凤词;五车书读尽,定有起家期。

  这三首诗详见《王梅溪诗集》,诗中可见王十朋不仅对余元卿的孝行早有耳闻,心存敬重,且对余氏三兄弟的才学赞赏有加,惺惺相惜,临别时依依惜别之情溢于笔端。后王十朋北上临安赶考,特地经过螺洋拜访余氏三兄弟,说明当时王十朋在台黄路一带,与当地士子交游很广,而螺洋应为他们学术交游的一个中心,足见螺洋余氏诗书传家,开当地文风之先。如今,余氏后人为纪念祖先与王状元的千年情谊,编写了越剧剧本《王十朋》又名《荆钗记》,逢年过节,在当地上演。

  继王十朋后的永嘉学派一代宗师叶适(1150年—1223年),字正则,号水心居士,南宋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罢官还乡后又到螺洋办过书院,培养了陈耆卿、吴子良、丁希亮等许多台州籍名士。后人为纪念叶适,曾在螺洋建有毓英庙,就在余氏宗祠旁。在螺洋民间,人们称叶适为“叶大侯王”,在大岙村曾建有叶适衣冠冢。毓英庙、叶适墓均已毁于文革时期,现存留一块叶适墓残碑,保存在莲花山青龙宫中。

分享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