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织好“一张网” 管好万千事
2017-11-17 14:23:31 来源: 编辑:叶成

  □全媒体记者  王依友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作为台州市主城区之一,我区人口多,民营经济发达,但各种安全隐患、社会矛盾也较为集中。如何探索社会治理创新,提升群众对平安的获得感?面对“成长的烦恼”,我区精心打造“全科网格”,建立专职网格员制度,以“共建共治共享”为立足点,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

  “全科网格”会不会只是个噱头?

  一年前,当从村联防队员升格为横街镇一名专职网格员时,横街镇山后潘村村民潘卫中曾有过这样的想法。不过现在,心头的疑问早已打消。一年间的所见所闻,让他感受到“全科网格”带来的真切变化——

  去年11月以来,作为全省“全科网格”暨网格员队伍建设示范区,我区整合优化原先的网格,建立起一支目前总人数为622人的高素质专职网格员队伍,将安监、消防、食品安全、环保等职能融入网格,使社会治理的触角进一步延伸到基层,推动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创新。今年1月至10月,我区公安部门“两抢”接警数同比下降46%,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明显提升。

  一个网格的变化——

  从单一到全科

  打造专职队伍

  “厂房存在安全隐患,肯定不能住人,万一出了事,后悔都来不及!”11月9日晚8时许,山后潘村某工厂里,一名身穿绿色马甲的中年男子,正耐心劝离两位暂住的外来务工人员。他,正是今年43岁的潘卫中。

  原来,当天下午,潘卫中接到群众反映,村里某厂房中有人居住。他经过了解后得知,两名工人的原出租房到期后,一时找不到住处,就搬进了厂房。“我们可以帮忙提供租房信息,但厂房里一定不能住人。”在潘卫中等人的劝说下,两人终于答应搬离。

  位于横街镇集镇范围的山后潘村,流动人口最多时超过2000人。目前,全村共有出租户121户,在治安、消防等方面存在较大挑战。现在,村里的出租房实行旅馆式管理,121户出租户一户一档,潘卫中和另一名网格员潘炳任每周至少两次上门检查安全隐患,每天进行路面巡查。

  “村里有了两位专职网格员后,村里发案率和出租房安全隐患都大大减少。”山后潘村党支部书记、网格长潘再芳说。

  包括潘卫中在内,我区目前共活跃着622名专职网格员。每日走访在路桥的田间地头、街头巷尾,服务中心工作、服务民生,调解矛盾纠纷、排查治安及安全隐患……他们像是遍布城乡的“移动探头”“移动哨眼”,把基层情况及时传递给党委政府,为当地筑牢平安建设的第一道防线。

  对“网格化管理”源于基层的社会治理创新举措,人们并不陌生。那么,这些专职网格员和传统的网格员有啥区别?

  “与之前网格虚设、部门各自为战不同,现在的网格真正体现了‘全科’。”区委政法委副书记金晖介绍,为合理划分网格,区综治办会同组织、民政及镇(街道),并商请安监、市场监管、消防、环保等部门共同确定,其他单位不得再另行划分网格。优化后,全区网格从原来的1700多个调整为目前的622个。每个网格均配备网格指导员、网格长、1名专职网格员和若干名兼职网格员。

  (下转2版)  (上接1版)“我们整合基层各类协辅人员队伍,由当地镇(街道)统筹调配到网格担任专职网格员,实现多元合一、一员多用。”金晖说。

  这些专职网格员承担什么职责?记者在潘卫中随身携带的一本《路桥区网格员百项工作清单》上找到了答案:专职网格员承担着4大类、100项任务,包括基础信息采集、社情民意收集、安全隐患巡查、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和法律政策宣传等,从而实现信息掌握到位、矛盾化解到位、治安防控到位、便民服务到位。“一开始,大家对我们的工作不理解,觉得我们管得太多,小到热得快、煤气瓶,连私拉电线都要管。但后来看到了效果,大家的观念也慢慢变了,不但进门请我们喝茶,还主动提供线索,甚至有不少人成了兼职网格员。”潘卫中说。

  一个智慧的“大脑”——

  实现数据互通 

  线上线下联动

  伴随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各种安全隐患、社会矛盾时有发生。由于基层社会治理信息不对称,导致有些问题“基层看得见管不了”“部门管得了看不见”,加上一些网格员本身身兼数职、能力有限,网格工作落实不到位,成为进一步完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的“痛点”。

  如何对症下药?“全科网格”不仅建立起专职网格员队伍,还特别注重整合资源,加强信息互通互联,提升管理效果。专职网格员每周至少要进村入户5天以上,每天巡查两次以上,每次不少于两小时,及时发现和上报信息。网格员采集的各类信息,经由“平安通”移动平台,录入到平安建设信息系统中。“平安通”,是一个将原先分属于各相关部门的APP和移动终端进行整合融合而形成的平台。“这意味着,相关职能部门多头采集信息、网格员重复劳动的问题将得到有效破解。”金晖说。

  每天上午8时不到,横街镇马院村的专职网格员王熙倩就开始了一天的巡查。这位毕业于浙江财经大学的“85后”姑娘,佩戴网格服务工作证,手拿“平安通”手机,一路与村民亲热地打着招呼。

  “马院村共有两个网格,我负责的网格约有600人。”她告诉记者,如果遇到村级层面无法解决的问题,可以用“平安通”智能终端拍照、写明情况,上传至镇街,后者会迅速联系相关单位解决。“一旦录入,后台也会限定时间,督促责任部门解决,保证群众关心的事一定有回音”。王熙倩的辛勤工作得到了村民赞许,今年换届时,她还进入了村两委班子。

  看不见的移动平台,已显现成效:金清镇勤劳村专职网格员沈亨卿通过“平安通”录入的信息,帮助民警抓获一名逃犯;新桥镇新桥居专职网格员管霖富发现某非法熟食加工点后迅速上报,派出所、市场监管部门随即联合查处……这些由网格员及时捕捉的各类信息,通过网络送抵相关部门,及时消除隐患,守护一方平安。

  此外,横向的多部门协调网格信息运转机制也正不断健全。在区政府大楼里,有一间单独设立的网络视频会议室——“路桥区社会治理综合指挥中心”。这里,正是“全科网格”的“大脑”。

  记者了解到,该指挥中心接入了平安建设信息系统网、公安安全视频专网和综治视联网。“这3张网充当数据库、瞭望台和调度室,是622个网格的‘中枢’。”工作人员介绍,网上网下联合办事及部门联动治理,大大缩短了信息收集上报和任务指令下达的时间。同时,信息化的处理手段,也让每件事件都实现了可跟踪、可督办、可追责。

  一个格局的形成——

  实现共治共享

  守望一方平安

  “这是在干什么!”11月8日20时许,严厉的质问声在新桥镇东蓬林村响起,问话的是专职网格员林正云。

  这天,林正云和往常一样进行夜间巡查。有村民见到林正云巡查,悄悄把她拉到一边,请她快去东二区瞧瞧。“前段时间,那里拆了违法厂房,有什么问题吗?”一边猜测着,林正云立刻加紧步子朝东二区赶去。目的地越来越近,刺鼻的气味也越来越强,当她赶到时,只见地上的一口大锅中装满液体。原来,有村民正趁着夜色,偷偷在这里使用亚硝酸钠加工金属。林正云和同行的驻村干部马上上前制止,并上报网格长和新桥镇政府。当晚10时许,当地公安和环保部门开展联合执法,取缔了这一非法加工点。

  让林正云等专职网格员最有感触的是,“全科网格”不仅提升了群众对平安建设的获得感,还吸引着越来越多人参与其中。“人人肩上有担子,人人身上有责任”的社会治理氛围,正在路桥逐步形成。

  11月14日上午,路桥街道网格综合服务管理大队授牌仪式举行,这是全区首支街道网格综合服务管理大队。这个大队由5家重点市场工作人员和行政执法大队、安监等部门的精干协辅人员组成,主要负责重点市场和场所的日常巡查,消防、治安问题的发现、上报、处置等工作。目前,大队已开展8次突击检查,发现并整改消防隐患20余处。

  “参与的人多了,意味着执法部门的‘眼睛’也多了。”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办公室主任洪果告诉记者,如今,基层站所工作人员与专职网格员的日常联系非常紧密,“每天获取的有效信息量大了,更好地弥补了基层监管力量的不足。”

  目前,622名专职网格员中,共有党员222人,初步实现了“党的建设进网格,网格当中有党建”;网格中还活跃着“平安大巡防、平安创建宣传、安全消防隐患排查”等志愿服务队。

  “微事不出格、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今年9月,路桥区制定出台了基层社会治理责任落实和责任追究办法,要求各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村(居、社区)干部、专职网格员、党员微格长切实担负起维护一方稳定、确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目前,全区已有多人因为基层社会治理责任落实不力被约谈和通报。

  据统计,今年1月至10月,我区110有效接警数、治安刑事接警数、盗抢接警数同比分别下降12.9%、12.86%、21.69%。

  一个个“全科网格”,向上源源不断地传递信息,向下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渠道;一名名专兼职网格员,活跃在田间地头、街头巷尾,为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为深化平安建设贡献力量。

分享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