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凤凰山下有“仙草” “科技之花”味香浓
2018-04-20 10:23:51 来源: 编辑:叶成
  □全媒体记者  於徐阳/文  王 斌/摄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横街镇凤凰山脚下,有一个凤凰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如果说,农业是传统的,那当农业与科技相碰撞时,现代与传统相结合的美丽农庄就应运而生了。

  早些年时,“凤凰源”也按照共享农庄规划,依靠土地做文章,以农作物种植、观光休闲、参与体验等激活着乡村振兴的生命力。在多年发展后,“凤凰源”不忘初心,将能“适应这方水土、激活这方水土”的“科技”来腾飞农业,让“凤凰源”成为农业对口毕业的大学生也留得住的一方热土。

  “三位一体”——

  铁皮石斛“睡”上树

  在凤凰源基地里,随处可见种植着铁皮石斛。说起自己和这植物的渊源,凤凰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沈斌国颇有些感慨:“早些年,我一直种植兰花。有一段时间身体状况不佳,寻思着什么可以食补食疗,有朋友推荐了铁皮石斛。服用一段时间后身体有了明显的好转,加之看到了这个品种有很好的经济价值,后来就渐渐转型专业种植铁皮石斛了。”

  铁皮石斛又名黑节草,属兰科,和沈斌国的种植老本行兰花是同一科,不过两者的作用却大相径庭。他认为,兰科植物铁皮石斛作为名贵中药材,具有浑然天成的独特韵味和极高的药用价值,有增强免疫力、益胃生津、促进消化、护肝利胆等保健功效。“除了悦目赏心,还能治病造福于人。”沈斌国说。

  在2008年后的五六年时间里,“凤凰源”的铁皮石斛在市场上已小有名气。

  不搞大规模的种植培育,而是着重培育精品石斛,沈斌国经过研究,一举突破铁皮石斛一般采用地面、无雨的栽培方式,大胆模仿铁皮石斛野生模式,利用废板皮离地面60厘米处架起板床,采用生物技术腐化的松木皮、碎石子等进行大棚立体仿野生种植。通过专家研究考证,最终他这套自创的“悬空”法种植铁皮石斛喜获成功。

  如今,这套“悬空”法种植又被突破,眼下“凤凰源”内的铁皮石斛都“睡”在了桃树、樟树、罗汉松、柳树等庄园内的各类乔木的树干上。

  在沈斌国眼前的这50多亩地的桃林里,工人们正在对石斛进行采摘前的生长情况检测。沈斌国说,他们将石斛幼苗绑在稻草绳上缠绕在树干上进行培植,这种仿野生的种植模式,可让石斛以最原始的方式自然生长,不施肥、不打药,也没有人为干预进行遮阴与防冻,能抵抗得住严寒和酷暑的全靠大大的树冠。

  “将铁皮石斛种在树上,可以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石斛有了最自然的生长环境,同时又能解决桃树食心虫病、流浆的问题。而绑在树上稻草又成为果树防冻、保湿的‘外套’。”沈斌国说,“虽然石斛产量较大棚种植略低一点,但是品质却是更好的。”

  满目苍翠欲滴的凤凰源基地里,200亩的土地上实现着农田里长牧草、树上长果子、石斛种在果树上的“三位一体”的种植模式,节约了地里种植面积的空间,也让种植成本大幅下降,光人工管理成本就减少了一半。

  4月中旬以后,就进入了铁皮石斛的采摘季节,但早在年初时,产品的订单已经络绎不绝“飞”进来了,40%的货源已经被客户直接订走。

  不忘初心——

  凤凰山脚下的农业综合体

  “闻着花香,看着花瓣,读到花儿想对我说的话。”沈斌国喜欢凤凰山脚下的这片青山绿水环抱着的土地,也迷恋着兰科植物这高洁清雅的独特气质。

  10年前,当沈斌国告诉朋友们,自己要在凤凰山脚下打造一个“现代版生态式公园”,走“以农业带动第二、第三产业同步发展”的道路时,朋友们都笑了:“山脚下这‘冷堂’地方,能干出什么?”

  “有一个人来,就会有一大批人。”沈斌国带着“凤凰源”毅然地挺进了山岙里。

  市场行情起伏波动一度带来了资金链断裂的危险,销售行情受阻一度让产品“久居深闺”,但更多的时候是沈斌国的信心,得到了路桥农商银行等的及时帮助,更以过硬的产品质量挺过一波波的冲击。沈斌国也更相信,好产品是不会被市场抛弃的。

  自凤凰源的兰花和铁皮石斛打出品牌后,沈斌国更注重带动周边老百姓一起致富。多年来,登门造访、拜师学艺的人络绎不绝。每次有取经的人上门,沈斌国总是不厌其烦地带着他们参观大棚,品鉴产品,讲解种植技术,并建立合作互帮互助关系。空闲之余,沈斌国经常去他们的种植基地进行现场指导。

  如今,凤凰源基地已成为全国青少年农业科普示范基地、浙江省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浙江省林业观光园区、台州兰花名园等。

  “让有需要的人吃得起正宗地道的铁皮石斛。”从去年开始,“凤凰源”的铁皮石斛开始了“百城千店”的梦想,计划要2至3年内进驻千家销售门店,让“凤凰源”成为台州人民心中铁皮石斛的“代名词”。

  “梦想已经差不多实现了一半。”对沈斌国来说,他不想“荒废”了环凤凰山周边共3000来亩土地,这片是有山、有水的“金山银山”。

  据沈斌国介绍,周边已建成的九龙花海是市民周末休闲、观光、体验、娱乐的好去处,墙下陶的水库有着自然的山水风光,其他依山的村可打造“山文化”的民宿,如能将这些“盆景”串联起来,必然是一片大美风景,凤凰山脚下的农业综合体则可呼之欲出。

  样板基地——

  “生态+科技”的完美融合

  从路桥到深圳的距离用时间来表示,是2.5个小时的飞机行程。这样的飞行,沈斌国再熟悉不过了。4月2日,就在接受记者采访后的当天12时,他又一次搭上了前往深圳的航班。

  沈斌国一趟又一趟的出行,为的是将一个国家级的兰科种子研究所的华东基地“引”到路桥来,为名贵兰科种子的培育和科研创一个全国先进的“台州样板”。

  在农业发展上,沈斌国一直是用心的,更是用力的,因为,在他看来,嫁接上科技的农业,更有一番美好的天地。

  预计能在今年上半年就能投入研发的基地,将是全省首个兰科研发与种植基地。谈起这些,沈斌国侃侃而谈:“在园内会建一个占地60来亩的智能化玻璃温室,这里不仅作兰科种子的研发,还将兼具药用与观赏性为一体的兰科植物作用发挥到最大化。到时,会有高校的教授来基地‘蹲点’搞科研、讲学,作技术支持……”

  农业的发展,必然是要插上科技的翅膀,才能构建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农业产业体系。在凤凰源基地,每年科技资金的投入占到了年产值的30%至40%。像在铁皮石斛种植的同时,凤凰源基地一直着重于纳米原粉等石斛产品的深度开发,与北大等知名学府合作研发产品,拓展产业链,挖掘石斛的深层次价值。

  “引”是为了更好地“输”,即将落成的兰科研发与种植基地,还会承担起青年农创基地的作用。目前,沈斌国正与台州的一些高职院校洽谈,开展新一轮的校企合作模式,将学校资源引入农村,让乡村振兴更接地气一些。

  从2015年开始,凤凰源基地就与当地的初中、高中进行校企合作,在金清中学的农业课堂里,沈斌国说:“我是农民出身,对农民的孩子有感情,凤凰源跟省内的高校合作比较多,但跟高中合作还是第一次,农业技术要传承下去,后继有人才是最重要的,我希望通过这次与学校的合作,借助学校这个平台,能让孩子们对农业产生兴趣。”

  现在,横街中学还将一大半的自然科学课的课堂搬到了凤凰源基地,可看、可种、可动手的课堂深受学生们喜爱,沈斌国只要一有空,都会到现场当讲师,给孩子们上课。

分享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