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再多一些这样的“乡村书房”
2018-04-20 10:25:05 来源: 编辑:叶成

  □南风 

  “自从我办了扶雅书院以后,农村里的孩子们放学了,就会来我这里做作业,而家长们也习惯到我这里找孩子了。”在新桥镇坚持办扶雅书院的许艳这样说道。而这种与乡村农舍、田园农庄、茶馆民宿合建的植入式乡村书屋,也正获得当地农民群众的认可和欢迎。

  口袋鼓了,脑袋也要富起来,这是大多数农民群众当前精神需求的真实写照。一直以来,我区十分重视乡村书屋的建设,从村级读书俱乐部,到文化礼堂中的农家书屋,再到乡村图书馆,各类乡村书屋的数量一直在增加,图书数量也逐渐可观起来,服务读者的人数也在持续增长。

  然而,同习惯于玩手机、看视频相比,文字阅读不再是人们习惯的生活方式,特别是看起来“大部头”的书籍。这与移动互联网带来的阅读方式改变有关,也与图书馆、图书室自身的设施落后、观念陈旧有关。实际上,一个真正能起作用的乡村书屋,不仅只是存放书籍的空间,更是一个农民群众学习、交流、生活的场所。办好一家乡村书屋,不仅需要物质的投入,更需要管理者的无私坚守和悉心的经营。

  办好乡村书屋,要有人对读书有着热爱,对读书有着深刻的理解。一本本薄薄的书,不仅是一个人的心灵港湾,更能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的思想链接,搭建起人们的情感联系。在这方面,许艳的做法尤其值得借鉴。在她的悉心经营下,一本一本装帧精美的书籍不仅仅是简单摆放,更是与设计独到、质朴又不失品味的环境融为一体,从而让乡村书屋成为田间地头最靓丽的一道“时尚风景”,成为人们乐意去的一个地方。她不仅投入了大量的物质和时间去经营这家书屋,更是用自己的钩针手艺作为奖品,精心组织各类读书活动,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读书活动中,从而让乡村充满着浓浓的文化气息。在她长年累月地坚持下,这一远近闻名的乡村书屋也真正走进了农民群众的生活,农民群众在茶余饭后愿意到这里来坐坐,聊聊家长里短,顺便翻开一本书,从此走入阅读的大门,而这也成为这家乡村书屋最难能可贵的地方。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满足公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不能仅在物质方面进行供应,而是要提供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供给。走进乡村的书屋正是让“文化下乡”成为常态。希望这样的书屋能够越来越多,越办越好,真正起到点亮乡村生活、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食粮供养的作用。

分享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