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履职尽责 共话心声 建言献策
2019-02-27 09:45:16 来源: 编辑:罗淑尹
  □全媒体记者  梁亦慰  卢  凯  许  炜  徐  蒙  潘璐萍  郑  虹  沈雨露  实习生  王加婷/文  王保初  王  斌/摄

  林娇平委员:学前教育是终身教育的基础,也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公办幼儿园作为公益性幼儿园,对区域内民办幼儿园起着业务指导和辐射引领的作用。当前,公办幼儿园的非编教师面临着工资待遇低下、同工不同酬的问题,我建议有关部门通过积极解决非编教师的入编问题、持续提高非编教师的工资待遇、加大幼儿教师专项经费的补助等方式,着力提高幼儿园教师提升学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更多优秀人才被吸引、留住。

  张建委员:当前我区不少企业都面临着招工难和留人难的问题,尤其是普工的缺失,成了制约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今年开春后,我发现企业普工的返回率有所下降,建议有关部门积极实施相关人性化措施,营造更好更温馨的用工环境,让外来人口的待遇得到提升,吸引他们来路桥就业、安家,增强他们对于我们这座城市和企业的归属感,带动他们积极加入到共同建设美丽路桥的队伍中来。

  刘宗良委员:目前,路桥的传统产业仍占优势,但缺少人才推动新能源和新设备的落地生效,对此我建议,在人才引进方面,本土企业可以多多外出“取经”,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技术和理念,同时大力发展高新产业,以实业为基,以转型为方,吸引人才来路;在培育人才方面,建议加大对在校大学生实践、研究方面的投入,鼓励其多到基层单位和企业锻炼能力,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不断增强自身综合能力,更好地为路桥的发展作贡献。

  许建兵委员:路桥的沿海地区有着丰富的资源,建议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融合自然景观和旅游元素,建设一些富有当地人文底蕴特色的高端精品民宿,打造路桥的农家乐“升级版”。在带来人气、促进当地农民收入的同时,又能推动当地由第一、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型升级。

  叶丽君委员:轨道交通的建造,是利民惠民的好事。建议加大对即将建成的轻轨周边公共交通的投资,待轨道交通开通后,既可以疏通城市居民的交通压力,解决交通拥堵,还可以促进远距离就业,形成副中心经济区域,拉动旅游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实现畅通全区,提升城市实力,美化城市形象,吸引更多的人才来路就业发展。

  周万春委员:当前螺洋、峰江的花卉苗木产业红红火火,建议区政府牵头,成立田园综合体的领导小组,研究推动申请省级、国家级田园综合体,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动员乡贤“组团”回家、返乡投资,助力家乡发展,同时深入挖掘和弘扬当地植物文化、乡贤文化,不仅可以成为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更可以通过产业带动周边土地流转、环境提升,有效提高当地收益、解决就业难题、实现产业旺村。

  汪丹阳委员: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大力抓民生实事,过去的一年,我区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民生教育事业亮点纷呈、创新不断。在此,针对提升基层教师,尤其是年轻代课老师待遇问题,营造尊师重教的氛围,希望区委区政府加强对教育的投资,对教育多做研究,大力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李君华委员: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推动下,我区体育事业驶入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相继建成了一大批高品位、示范性的体育健身场地,实现了体育基础设施的全覆盖。全区每年组织各类全民健身活动200多场次,我区也获得了浙江省体育强区、浙江省武术之乡等荣誉称号。未来,希望我区武术事业持续蓬勃发展,共同积极打造全民共享的15分钟健身圈。

  李明亮委员:随着经济发展,生活越来越多元化,在我区,无论是高级白领、知识分子,还是做着最普通一线工作的企业外来员工,他们的内心都同样有着精神层面的需求,渴望得到文化的滋养和精神的愉悦。希望政府和社会各界更多关注外来务工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建议政府职能部门在企业人员培训、企业文化建设管理、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群众文化、民间文艺团体建设等方面,有所倾斜和侧重,更加关注广大“新路桥人”群体的文化需求。

  陈伟毅委员:目前,我区近视少年儿童越来越多,近视年龄越来越小(据统计,我区小学高年级近视率40%以上,中学生近视率60%以上),关心青少年是全社会的责任与义务,爱眼护眼、近视干预行动刻不容缓。为此,全社会需高度重视,创建我区青少年视力保护的优良环境,确保我区青少年科学用眼、健康成长。

  周斌委员:花卉产业已经成为我区农业的支柱产业,种植花卉可以改善乡村环境,增加农民收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市场也在竞争中发展,希望政府加大对花卉产业的扶持力度。现在路桥的花卉产业做得不错,这是一个大产业链,但科研方面还有欠缺。建议在建立博士后工作站等平台的基础上,再在花卉苗木生产科研方面、园林建设科技技术方面等加大力度。

  张阿彬委员:今年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都把湾区建设提到一个战略高度,建设现代化湾区是引领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如何融入湾区建设,我认为还应该在这几个方面做好工作:现在,游艇小镇的建设还处于初级状态,我认为要继续投入建设;金清到大陈岛的航线开通后由于航道淤积停用了,建议将航道重新投入常态化运营;2017年,区政府出台过休闲渔业的规划,建议推进休闲渔业方面的开发。

  章美芬委员:在三区,黄岩有西部的“绿肺”旅游,椒江有场馆、港口、老街文化建设,而路桥的地面接待还有所欠缺。建议开发路桥商贸旅游的内涵,加强商贸文化旅游企业的引导。路桥有食宿价格优惠、餐饮种类多样的优势,比如可以先做吃货一条街,吸引台州各县市区的小吃,把人才引进来,使得路桥的商贸、酒店、餐饮为路桥经济作贡献。

  王秀琴委员:近年来,随着路桥加大道路交通安全整治,提高了市民文明出行的意识,打造了良好的道路交通安氛围,如斑马线前礼让行人、电动车驾驶者佩戴头盔等,都彰显了一个城市的文明氛围。然而,对于驾驶者的约束有了成效,对于行人的约束也要提上议程。对于斑马线前的“慢羊羊”“低头族”,交警部门也要出台相关的政策法规,督促其形成良好的出行习惯,共同努力打造良好的城市交通氛围。

  冉飞委员:近年来,来到路桥生活、工作的少数民族人数在逐步上升。对这一群体,来到新的环境,生活、工作各方面往往会遇到一些困难。有关部门能否加大对其关注、帮扶力度,解决这些家庭孩子的上学问题;出台相应的就业帮扶政策,提供相应的就业岗位,帮助他们尽快融入路桥,为路桥的发展作出贡献。

  阮惬冰委员:近年来,“最多跑一次”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各部门根据实际情况,简化流程,加快办事效率,努力做到让数据多跑腿,让群众少跑腿,让市民切实感受到了改革带来的便利。随着“最多跑一次”改革向纵深迈进,一件事在某一个部门,可能“跑一次”即可,当其涉及多个部门时,由于信息的不共享,还会出现市民“多跑腿”现象。各有关部门需要加强沟通与联动,打通工作中的壁垒,真正做到让市民“最多跑一次”。

  任美珍委员:为解决停车难问题,城市道路管理中推出了半小时停车免费,超过半小时停车收费的规定,尽可能让社会资源最大化利用。在实际过程中,市民在街边停车半小时,满足不了市民一些简单的办事需求。对于这样的情况,相关部门能否考虑延长相应的免费时间,从半小时延长至一小时,既满足了需求,也不影响城市道路管理。

  吴旭水委员:路桥公园建设取得很大进步,中央山公园二期已经被评为3A景区,需要进一步提升公园的文化内涵,因此建议公园建设要抓住自身文化发展方向,打造出自身特色,才能受到公众欢迎和喜爱,才能成为城市的文化符号和缩影,公园作为公众进行游憩休闲活动的场所,其服务对象就是社会公众,其文化建设和服务要“以人为本”。在公园里面建设书吧、开展科普教育,满足公众的文化需求,这是公园在文化服务功能上的扩展,是一种新的公园文化形式。公园除了开展与自己相关的园林植物、园林设计、环境保护和绿色生态文明等方面的科普教育外,也可开展一些如自然科学中的声、光、电、风等原理的科普工作。

  吴小夫委员:我区在一些新建路段开始相关方面的实施,但对一些旧的路段路灯,以及一些社区、村庄区域相关路灯未见明显改造,希望政府能全区域地从点到面扩大路灯改造,加快生态文明建设从面推广节能范围降低资源能源的消耗。我建议,针对全区情况成立相关实施与管理办公室,对LED路灯的节能改造、策划等相关工作进行实施。对全区域公共照明的路灯使用情况进行统计,主要对路灯的规格型号、路灯使用区域等信息分析,然后进行全面改造。通过物联网控制方式对道路路灯的亮灯时间、状态等方面进行智能化控制与管理。

  蔡亮珠委员:听了戴主席和陈主席的两个报告,内容全面,实事求是地总结了过去一年的工作,2018年提出的大量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发挥了提案工作在推动我区经济建设、民生事务、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反思个人,作为政协的一员,2018年履职其实是不够到位的,身为基层的银行从业人员,我应该是非常接地气的,对民生更了解,但是却没有上交有建树的贴近民生的提案。2019年,我将站在更高的角度去审视政协委员这个角色,多关注社情民意,多听听群众的声音,多反馈问题和建议,有责任、有担当地履行好政协委员的光荣使命。

  陈福财委员:简单、轻便、环保是非机动车出行交通的优势,更是普通工薪阶层和绝大多数城乡居民出行的必备交通工具。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发展,曾经以脚踏自行车为主流的非机动车交通工具逐渐被现代的轻便二轮(三轮)电瓶车所取代。近一个月以来,我留意观察椒黄路三区的主城区及周边城郊结合部、部分乡镇街道,发现很多非机动车道拥堵不畅、路面破损凹凸不平、积水的安全隐患问题。建议政府领导牵头组织交通管理等职能部门针对管辖范围内的路段进行全面排查,消除非机动车道安全隐患问题。

  陈文彬委员:乡村振兴,不仅要实现经济发展和物质富裕,更要实现乡风文明和文化昌盛。但是,现在我区农村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仍然存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存在的一些新老问题日益凸显。建议将乡风文明建设纳入全区文明创建工作重要内容,各责任单位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统筹利用项目资金,每年重点实施几个乡风文明建设规范项目,培育树立乡风文明特色做法。适时组织实地观摩、互观互检等活动,推动形成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

  陈丹红委员:路桥区“垃圾革命”实施一年,全区垃圾分类工作取得初步成效。但由于我区垃圾分类工作基础差底子薄,干部群众垃圾分类意识较为薄弱,城市化进程加快导致的生活垃圾总量增长惯性一时难以扭转等诸多问题,使我区全面实现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一年见成效、三年大变样、五年全面决胜”的宏伟目标面临极大的挑战。建议党政机关带头做起,条件较好的小区和单位先行先试,对达标单位充分利用媒体资源和互联网途径大力宣传,激发全区的垃圾分类热情。

分享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