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数字赋能 向“网”乡村生活
2020-11-19 09:47:15 来源: 编辑:罗淑尹

  □南官平

  近日,秋日丰收带来的喜悦还未消退,我区的农田上就又种下了大面积的蔬菜。冬日乡间的一片片绿色,既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也使美丽的乡村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近年来,我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快递进农村、直播带货、无人机喷洒农药、智慧机械播种……这些原本似乎遥不可及的事物正在快速融入乡村振兴的每一场景,电商脱贫、淘宝村、村播计划、数字农业相继成为田间地头共议的热词,越来越多的技术通过网络赋能乡村,确保乡村振兴成色更足、质量更高。

  发展数字农耕,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方式。在疫情防控期间,农民无法及时出门耕种,无人机、播种机等智慧农机及时“补位”,为抢抓农时、稳定粮食产量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对照“到2025年,农业数字经济占农业增加值比重从2018年的7.3%增长到15%”的新目标,各地要重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推动农业生产的集约化布局和专业化分工,强化技术装备创新,深入推进“数字+农耕”模式,加快推进农业发展,夯实乡村振兴的基石。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振兴,发展数字农业,离不开数字人才。尤其是当前,要想持续发挥网络直播平台的作用,切实稳定农副产品销量,壮大数字人才队伍刻不容缓。各级各部门要坚持“乡村振兴、人才先行”,瞄准数字人才的迫切需求,畅通人才培育引进入口,着力改善优化干事创业环境,吸引外出人才返乡、毕业大学生下乡;要加强新型职业农业队伍建设,系统化、常态化开展技能培训,多形式培育电商运营、直播人才和智慧农机操作员等,为乡村振兴强化人才支撑。

  数字经济繁荣的背后,必然是实体经济的支撑。对于乡村振兴而言,数字经济是助推器,实体经济才是本源。要继续推进以农业合作社为主要形式的农村生产经营方式提升,积极探索土地流转方式改革,培育农业新品牌,促进农业长期稳定高质量发展。要加快布局“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积极引入信息化主流技术,探索构建开放共享的数字农业云平台,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的新基建支撑。

  发展数字农业农村是大势所趋,当下也正迎来最好的机遇。我们要善于把握机遇,谋划在前,强化顶层设计,紧盯目标,加快推进数字农业农村试点从“盆景”走向“风景”,让人民向“网”乡村生活。

分享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