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何家欢
近日,随着外墙脚手架拆除完毕,路桥未来康养城项目正式迈入工程装修阶段,施工进度比原计划快了2个月。踏入施工现场,一派热火朝天场景,工人们忙碌的身影在工地间穿梭,焊接声、切割声、敲打声汇成一首激昂的建设交响曲。
该项目建成后,将填补我区高端养老机构空白,辐射带动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提升。
而路桥未来康养城项目的建设只是区民政局2024年工作的一角。站在时间的坐标上回望,2024年,区民政局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全面发力,围绕社会救助、“一老一小”、基层治理、慈善公益等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大事小情”,努力办实事、解难题,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建强服务阵地
探索“老幼”共养幸福路
一到中午,新桥镇华章村的老省心综合体成了最热闹的地方。“这里不仅菜品丰富,价格还便宜,这样的好事肯定要来。”一名老人在前台扫个脸,就享用了一顿午餐,定制的餐盘里菜品荤素搭配得当。
而门口一辆辆配备定制保温箱、保温饭盒等保质保温设备的老年助餐专用车上更是装满了热气腾腾的饭菜,由送餐员准时将饭菜送到老人家中。
近年来,新桥镇致力打造全市第一个送餐上门全域覆盖乡镇,采取“中央厨房+助餐点+送餐入户”助餐模式,成立了一支由党员、网格员、志愿者构成的送餐服务队伍,形成覆盖全镇的30分钟助餐服务网络体系。
“一老一小”一头连着“夕阳”、一头连着“朝阳”,是事关千家万户的重大民生问题。区民政局通过既有温度又有力度的务实举措,在全市首创“一老一小”双龄共养工作机制,融合“一老一小”服务,高效整合现有资源,降低养老托育服务成本,打响“朝夕相伴”服务品牌。
敬茶、品重阳糕、赠重阳礼……日前,路北街道洋洪社区在老省心综合体开展“朝夕相伴·美好向洋”重阳节主题活动,营造老少同乐的双龄共养社区氛围,让居民们感受节日的温暖。
(下转2版) (上接1版)
在路东社区,老人们沐浴着暖阳,在社区户外活动空间,跟着专业教练做八段锦练习。
爷爷奶奶们唱歌跳舞,老有所乐;孩子们跑跑跳跳,欢快玩耍……路桥街道“朝夕相伴”双龄共养服务综合体内,设有健康驿站、观影室、儿童阅览室等15个功能区块,“一老一小”互动的画面格外温馨。
……
去年以来,区民政局以老省心综合体为主阵地,因地制宜开展双龄共养服务模式,通过“新建一批、腾挪一批、改造一批”等方式布局“一老一小”服务场景,创新打造集成养老照料、幼儿托育、社区助餐、活动阵地于一体的“朝夕相伴”综合服务阵地。
“事情办得好不好,群众最先感知,也最有发言权。只有听取群众意见建议,把事情做到群众心坎里去,才能切实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区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梁桉说。
依托老省心综合体,我区发动党员、义工、社工组成“朝夕相伴”服务团,定期开展“朝夕相伴”系列活动,涵盖养老敬老、科学育儿等领域,开设双龄共享课堂,提供膳食营养、安全防护、手工劳作等隔代亲子课程,强化“一老一小”互动,打造“朝夕相伴”双龄共养服务新模式。目前已开展各类活动245场。
从“养老”到“享老”
多元托起幸福“夕阳红”
每天7时,王阿公总是在家人的陪伴下来到路桥街道古街社区老省心综合体。跟着工作人员进行康复运动、参加美食游园暖心集市等文娱活动、开展认知训练……各种贴心的服务让王阿公过得十分充实,直到傍晚才被家人接回。
王阿公充实的一天,是区民政局聚焦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家庭问题的一个缩影。2024年,区民政局在老省心综合体开设“小微托老站”服务,启动“助养悠享”居家老年人日间托养试点工作,有效支撑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家庭摆脱“一人失能、全家失衡”的困境。
在古街社区老省心综合体内,不仅有评估室、康复室、护理小站等功能用房,还安装了爬楼机、助浴间等设施设备。“我们通过打造功能齐全、环境友好的日托条件,不断增强服务人员的保障力量,逐渐从生活服务延伸至健康和精神慰藉服务,确保助养服务全方位覆盖。”梁桉说道。
“您好,我们是给老人洗澡的助浴师……”为给失能、半失能及失智老年人提供可及的服务,老省心综合体工作人员还会定期入户,把温暖送达到每一位行动不便的老人家中,通过询问老人近期的身体状况,给予合理建议。
为残疾人提供手工制作工作、督促养老机构改善服务环境、帮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在路桥大地上,一项项暖心之举接连推出,一件件民生实事落实落细,“民生之盼”不断转化为“民生之赞”。
做好民生工作,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2025年,区民政局将持续增强基本民生保障精准度、养老服务发展显示度、社会组织管理覆盖度、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一件接着一件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努力把一个个民生“难点”变成民生“亮点”,让民生保障的“底色”越来越浓,幸福生活的“成色”越来越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