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阮雅妮
4月27日,路桥十里长街迎来文化盛事——“山海非遗·百工回潮”台州非遗百工馆正式开馆。开馆仪式在悠扬的评弹曲艺中拉开帷幕,非遗传承人代表及百余名嘉宾共同见证这一历史时刻。
仪式上,区社发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陈根法在致辞中表示:“台州非遗百工馆不仅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集中展示,更是保护传承这些宝贵财富的坚定承诺。我们希望通过这座场馆,让传统文化‘活’在当下,为城市发展注入文化动能。”
在吉时鸣响中,嘉宾们为场馆揭牌,这座占地约2400平方米的文化地标正式向公众开放。与会者走进台州非遗百工馆各个展馆,沉浸式体验西瓜雕刻、油纸伞制作等非遗技艺,感受路桥地方特色的伴手礼,现场氛围热烈。
非遗为核
打造“活态传承”文化新空间
台州非遗百工馆坐落于十里长街核心区,以“活态传承”为核心理念,集非遗展示、技艺体验、创意研发于一体。场馆分为非遗文创馆、美食馆、手工艺体验馆和共创工坊四大主题空间,游客可在此近距离感受草编、油纸伞、织布制作等近20项非遗技艺的魅力。
台州非遗百工馆馆长辛杏丽在采访中介绍:“我们不仅展示非遗技艺,更注重互动体验。比如在共创工坊,游客能亲手参与作品制作;美食馆则通过现场雕花、糕点印模等活动,让‘舌尖上的非遗’深入人心。”
作为路桥“十里长街振兴计划”的核心项目,台州非遗百工馆深度融合历史与现代。场馆设计保留明清建筑风格,同时融入数字化展陈技术,动态呈现路桥自东汉以来的工贸发展脉络。从埠头堂瓷器到南官河商贸,从传统百工到现代制造,游客可在此一站式读懂台州非遗的“前世今生”。
食品雕刻非遗传承人尹步辉现场演示西瓜雕刻时感慨:“台州非遗百工馆让更多年轻人通过体验重新认识了非遗,这种参与感比单纯观看更有意义。”
多方联动
绘就文旅融合新图景
依托十里长街年均超1300万人次的客流量,台州非遗百工馆将成为路桥文旅的新引擎。场馆联合政府、学校与企业资源,推出非遗研学、国潮市集、公益课堂等特色活动,惠及辖区各中小学校。
辛杏丽透露:“未来我们将与本地院校合作,开设非遗技艺选修课,培养年轻传承人。”此外,馆内开发的文创产品将漆器、刺绣等元素融入茶具、手包等日用品,既保留传统韵味,又契合现代审美,成为游客“带得走的台州记忆”。
政策支持为非遗百工馆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我区先后出台《十里长街振兴工作实施意见》等文件,为非遗保护和传承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并将场馆纳入市级非遗主题旅游线路,获官方推荐。
陈根法表示:“未来我们将持续推动非遗市场化,让传统文化‘自我造血’,助力老街焕发新生。”目前,十里长街已获评浙江省首批非遗主题街区,非遗百工馆的开放将进一步推动路桥实现“历史活起来、文化动起来、城市亮起来”的愿景。
台州非遗百工馆的启幕,不仅为千年商贸老街增添了文化厚度,更以创新传承模式,让非遗技艺走出深闺、融入生活。这座兼具历史底蕴与现代活力的场馆,正成为路桥文旅高质量发展的亮眼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