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红”为新就业群体撑起“绿荫”
2025-07-03 15:13:42 来源: 编辑:叶成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 梁亦慰)7月1日下午,盛夏热浪灼人,路北街道五洋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内却涌动着别样清凉。外卖小哥张一帆吹着空调,熟练地打开“蜂享驿站”的“爱心冰柜”,取出一瓶凝结着水珠的矿泉水大口喝着。

  位于服务中心的“蜂享驿站”内,“爱心冰柜”装满爱心企业为新就业群体提供的矿泉水;联系五洋社区的区级机关党组织为小哥们准备了蓝牙耳机、雨衣、手机支架等“微心愿”物资,两辆崭新的带外卖箱自行车更是格外醒目,它们将成为小区内便捷的出行周转工具,解决配送“最后一百米”的难题。

  当天,区委组织部、区委直属机关工委、区委社会工作部联合相关部门发起“清凉一夏 暖新同行”——路桥区“七一”党员志愿服务专项行动,以多项暖“新”举措和“清凉大礼包”为新就业群体撑起一片“绿荫”。

  借着“微心愿”认领,各区级机关党组织结合“社区吹哨党员报到”向社区党组织捐赠防暑物资;通过“结对驿站 爱心认捐”,社区联建单位和爱心企业向全区重点“蜂享驿站’提供矿泉水等清凉物资;有了驻站义诊签约,特邀专家将每月定期到五洋社区“蜂享驿站”坐诊,为新就业群体提供诊疗服务……现场,一份份沉甸甸的爱心物资在温情中传递,除了物资发放,后续的技能培训、心理关怀等服务已蓄势待发。

  启动仪式结束后,一场带来实用知识与急救技能的“及时雨”便接续而至——在“和合夜校”暖新课堂,区红十字会急救师陈禹杭和资深律师金琴云,分别为新就业群体送上了应急救护实操教学和《新就业形态劳动权益案例解析》微讲座。而在全区76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等阵地,“和合夜校”暖新专属课堂已准备就绪,通过“一社区一特色课程”,提升新就业群体的技能和文化素养。

  去年以来,路桥在全市率先探索新就业群体“友好单元建设”,全面推进“友好社区”“友好市场”“友好街区”等建设,“小哥食堂”“暖新商家”“蜂享驿站”“小哥固定服务日”等“暖新”举措让奔波在一线的新就业群体感受到了真真切切的关爱。

  “有时候外卖单子多,跑得口干舌燥,只要找到附近的‘蜂享驿站’,就有水、防暑药品,还能吹空调、歇脚,跑活的日子多了一份从容。”张一帆笑言,作为社区服务的“受益人”,同事们也很乐意转变为社区治理的“生力军”,用依托“蜂享云平台”上报安全隐患、路遇求助随手帮扶等方式回馈这份关怀。

  截至目前,全区已建成106个“蜂享驿站”,配备避暑取暖、应急补给等9项基础服务及心理辅导等特色功能,满足新就业群体们多样化的需求。

  “正如《清凉一夏 暖新同行——路桥区‘七一’党员志愿服务倡议书》所倡导的,我们希望全区党员同志、爱心企业及社会各界朋友争做志愿服务的先锋者、爱心奉献的传递者和文明风尚的引领者,引导全社会关注、尊重城市一线劳动者。”区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两新工委副书记茹桂玲表示,以“清凉”之名集结的专项行动,将以“党建”之力化作新就业群体融入社区、服务社区的桥梁,将爱心与清凉传递给每一位高温下的守护者。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