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全媒体记者 何家欢)“人类每年产生多少吨垃圾?”“生活中的垃圾到底去了哪儿?”带着这样的疑问,7月11日,路南街道25组家庭变身“垃圾追踪小侦探”(以下称“小侦探”),搭乘2025年台州市“垃圾去哪儿”主题研学列车,开启了一场意义非凡的“垃圾奇幻漂流”大冒险。
一台废旧冰箱被回收后会经历什么?“小侦探”们在台州大峰野金属有限公司找到了答案。在原料车间内,传送带高速运转、机械臂精准抓取,一台废旧冰箱经过人工分拣、拆卸门体、危险废物剔除(拆卸压缩机)、冰箱箱体破碎、各类材料分解、初级原料分选、相关原材料深加工等多个步骤后,成为了可面向市场销售的再生塑料制品的基础材料。
“通过技术手段,我们将被人们所废弃的垃圾变废为宝。”现场,工作人员带着“小侦探”们参观了废塑料、废纸类等七大类可回收物分拣情况,让大家初步构建起垃圾处理的认知框架,也意识到垃圾分类对于资源回收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台州旺能环保能源有限公司承担着生活垃圾焚烧的重任,每天处理着2100多吨的生活垃圾,还实现了沼气零排放、烟气超低排放。“小侦探”们走进台州旺能环保能源有限公司,映入眼帘的是干净整洁的环境。作为垃圾焚烧处理厂,空气中竟然没有丝毫异味。对此,工作人员解释说:“垃圾焚烧处理全过程都是密闭的,正常情况下不会有异味。”
“这么大的抓斗一次可以抓多少垃圾?”“为什么只隔了一层玻璃这边一点都不臭啊?”在垃圾吊控制室,“小侦探”们看着窗外堆积如山的垃圾和正在运作的巨大机械抓斗,不禁发出惊叹;在厂区中控室,技术人员正结合监控视频和实时数据,远程控制着焚烧锅炉、发电机等设备运转;在展馆内,“小侦探”们跟随着工作人员详尽的讲解,深入探索垃圾处理的全流程,了解了垃圾焚烧厂如何实现“‘吃’进去的是垃圾,‘吐’出来的是电”。
台州市区有机物循环利用中心项目,是台州市首批省级餐厨垃圾资源化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置示范试点城市的重点项目,目前可处置餐厨垃圾300吨/天、废弃油脂30吨/天,年产绿电1250万度,实现碳减排1万吨/年,等效种树56万棵/年。
走进台州市区有机物循环利用中心 (市区易腐垃圾处置中心),“小侦探”们看到,在“厌氧消化+沼气发电+黑水虻生物转化”高效处理工艺的管理下,原本脏兮兮、乱糟糟的餐厨垃圾仿佛被施了魔法,全部焕发了新的活力。它们顺着高科技的流程轨迹,进入精密的生产环节,一点点奇妙“变身”,有的垃圾变成了生物柴油,为城市的运转提供着源源不断的动力;还有的垃圾被送进储料罐,经过在养殖床5-7天的时间,成为商品虫和有机肥,仿佛拥有了新的生命。
“今天的研学太有意义了,我亲眼看到垃圾焚烧的全过程,原来垃圾是这样变废为宝的,这背后离不开科技的力量,也让我明白环保不只是口号,更是每个人的责任,今后我会用行动守护家园。”“小侦探”王嘉瑜感慨道。
现场,路南街道老干部们也同“小侦探”们探索垃圾处理之谜,还伴随着欢声笑语。“本次活动更是一场生动的‘代际共学’环保实践课,我们给‘小侦探’们分享过去节俭智慧和资源利用方式,‘小侦探’们也用学到的现代垃圾分类知识,帮助我们跟上绿色生活新时尚。”路南街道老干部杨俊卿说。
据悉,本次“垃圾去哪儿”主题研学活动,是路南街道组办联合台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街道老干部、街道关工委等单位,立足社区实际、创新服务模式的实践。活动紧扣“一老一小”重点群体需求,为老年朋友和孩子们搭建了一个学习环保知识、增进代际交流的优质平台。
未来,路南街道将持续深化“一老一小”活动,发挥党建优势,策划更多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活动,促进不同年龄层居民的互动融合,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