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贾梦媛
连日来的高温天气让人对夏天更有实感,当市民纷纷寻找避暑良方时,区消防救援大队的训练场上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消防指战员们顶着烈日开展夏训备战,用汗水诠释着“火焰蓝”的忠诚与担当。
8时30分,训练场地面温度已突破40℃,身着深蓝色作训服的消防指战员们正在进行水带连接训练。随着口令声响起,队员们如离弦之箭冲出,甩带、连接、冲刺,动作一气呵成。汗水顺着被晒得黝黑的脸颊滚落,作训服早已被浸透,在后背凝结出片片盐霜。
训练采取分组轮换制,一组训练结束后,新的一组立即跟上,将水带重新卷起捆扎严实,继续投入训练。
“我们夏训主要围绕实战技能展开,同时为即将到来的比武做准备。”三级消防士、带训班长屈资博告诉记者,消防队伍每年分夏训和冬训两个周期,当前重点训练梯次进攻、水带操作等实战科目。训练表显示,队员们每天要完成6-8小时高强度训练,包括“一人三带”“两人五带”等基础项目。
来自云南的三级消防士邵能已在消防战线坚守8年。他的双手布满老茧,操作水带却动作娴熟。“快一秒连接,火场里就可能多救一个人。”邵能说。在高温环境下,全套战斗服加上装备重达五六十斤,每次训练都是对体能极限的挑战。“高温训练总是难熬的,但没人喊苦。”
15时30分,尽管避开了正午阳光直射,但训练场依旧热浪滚滚。队员们又开始了枪炮协同操训练,厚重的训练服在高温下显得格外闷热。
训练间隙,队员们互相检查装备、交流技巧,新老队员之间形成了良好的“传帮带”氛围。训练场上此起彼伏的口号声、水带甩动的破空声、金属器械的碰撞声,奏响了一曲特殊的“夏日战歌”。
针对持续高温,大队采取了科学训练机制。“气温超过37、38℃时,我们会调整训练时间和项目。”屈资博介绍,训练场边常备藿香正气水、清凉油等防暑药品,AED除颤仪也随时待命,锻炼队伍体能的同时,也更加重视科学施训的重要性。
为保持士气,带训骨干会及时表扬鼓励。目前队里有30余名参训消防指战员,都状态良好,在6米拉梯、15米金属拉梯等专业训练中展现出过硬素质。
“掉皮掉肉不掉队,流血流汗不流泪”,训练场墙上的标语正是这些消防指战员的真实写照。烈日下,他们一次次重复着看似枯燥的基础动作,用专业和坚守,为城市筑起最坚实的安全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