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儿童友好为笔,绘民生福祉新篇
2025-08-04 15:10:48 来源: 编辑:叶成

  □梁亦慰

  上周,每日清晨七时许,螺洋工会公益暑托班的家长群里,消息便会叮咚作响,志愿者们俯身指导孩子课业的身影,映在芦阳社区文化礼堂的晨光中。这寻常一幕,正是我区破解暑期“看护难”的生动缩影。

  长年累月的实践中,在这片土地上,公益暑托班已从“星星之火”渐成“燎原之势”。从螺洋街道用4年时间形成的“托、管、育”闭环服务,到古街社区“共享奶奶”的温情守护,再到非遗研学课堂里靛蓝染布上绽放的童真笑颜,关于暑期儿童托育的探索已成为儿童友好理念与民生福祉提升的鲜活诠释。

  如今,多元协同的服务网络,已织就普惠性托管的坚实基座。当双职工家庭在暑期陷入“孩子无处去,家长心难安”的普遍困境时,我区的回应并非政府单打独斗,而是凝聚社区、企业、社会组织合力——在峰江街道,针对部分企业员工子女暑期无人照料的困境,铁马营创投孵化器运营依托路桥人才产业园综合服务中心,构建“活动—服务—制度”三位一体的暑期关怀体系,把员工家庭需求转化为了企业凝聚力的增长极。

  同时,暑托班的深层价值,更在于其从“看护”向“育人”的华美蝶变——在区妇联开展的“个性化服务”幸福优享公益项目中,80节课时设有绘画、小主持人等课程,各门课程均邀请专业教师授课;在区总工会组织的“工趣学堂”,30组职工家庭前往中央山公园进行“亲子夜探”,在各类昆虫的鸣叫中感受自然美育的童趣。

  民生福祉的增进,不仅体现在物质层面的保障,更在于对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满足,对下一代成长发展的关注。当暑托班从以往的权宜之计进化为“儿童友好”的系统工程,路桥实践已然超越“看护难”的表层纾解,直抵民生建设的核心要义——以儿童优先的视角重塑公共服务。这对千家万户的真切关怀,不仅勾画出普惠性育儿的未来图景,也推动了儿童友好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行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