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全媒体记者 管志帆)8月15日下午,区政协组织召开“请你来协商”——“完善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专题协商暨54号重点提案办理面商会,邀请政协委员、企业代表、残疾人代表与相关部门负责人面对面交流,以更精准的调研、更务实的建议,助推我区助残事业整体跃升。
近年来,我区提升公共场所无障碍服务,完成省级民生实事“重要公共服务场所无障碍改造”场地28个,建成省级无障碍社区5个。
“如今,我区的无障碍设施虽有改善,但经过前期多次调研,发现盲道被占用、破损,坡道设置不合理、缺乏维护等,这些问题影响了残疾人的出行。”区政协委员李云岗率先发言,他针对无障碍设施建设提出了较为尖锐的问题,并建议相关部门可以出台无障碍体验官制度,对公共设施的设计、建设、验收评估等环节全过程参与。同时,组建动态监测网络,建立无障碍设施全生命周期管理,形成责任闭环,确保无障碍设施真正“无障碍”。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目前我区持证残疾人就业安置率仅为6.3%,社会关心关注残疾人就业的氛围不浓。”在区政协委员施金龙看来,就业不仅能帮助残疾人融入社会,共享现代化发展成果,改善生活状况,更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建议结合我区制造业和商贸物流业发展的特点,强化残疾人就业培训和技能提升,并通过现场招聘会等方式,多形式、多途径宣传残疾人就业法律法规,营造浓厚社会氛围。”
现场,一名残疾人代表对委员们提出的意见建议深感认同。“我每天出行都要依靠轮椅,经常遇到有些路没办法过去,只能掉头。还有‘轮友’过来玩,因为有些地方没有无障碍设施,连参观都没办法。”他说自己经常出去,是希望让大家看到残疾人在出行,也更加了解残疾人的需求。
区政协委员陈恩斌认为基本养老保险是残疾人晚年生活的一个重要保障,建议降低参保负担或加大缴费补贴力度,有利于提升残疾人的生活质量,减轻家庭负担;区政协委员梁先根认为当前缺乏适合残疾人参与的活动场所、文化活动和技能比赛,建议有针对性开展各类文体活动,满足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随着协商会的深入,会场气氛更加轻松,发言也更加踊跃。
面对政协委员、企业代表和残疾人代表提出的问题和建议,区民政局、区人力社保局、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等7个部门负责人认真聆听、详细记录,对大家关心关注的残疾人就业帮扶、社会保障、教育文体等方面逐一作出回应,并给出接下来的工作计划,给大家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近2个半小时的协商会中,多方思想的碰撞和交流,也是为后续工作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下阶段,我区将聚焦兜底提效、赋能增收、普惠优质、协同联动,不断健全完善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拿出真举措、真办法,并结合协商情况,进一步将研究做足、把问题找准、把建议提好,把更多的智慧和力量动员起来,让广大残疾人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感受到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