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全媒体记者 金斌杰)跃升、俯冲、旋转……9月20日,在区科技馆广场上,伴随着轻微的嗡鸣声,两架航模飞机在广场上空舞动翻飞,灵活地做着各式动作,以一场“空中芭蕾”吸引了不少过往家长和孩子驻足观看。当天上午,2025年路桥区“全国科普月”活动在此举行。
据悉,本次活动以“科技改变生活 创新赢得未来”为主题,设立了科普知识竞答、急救技能演示、机器人表演、航模表演、剪纸艺术创作等展区,旨在为群众提供一场喜闻乐见的科普盛宴。
活动现场,不少家长撑着伞带着孩子先后参观了各类展区。虽然天公不作美,不时洒下些阵雨,但仍然没有浇灭大家参与的热情。
其中最吸睛的环节当属科普知识竞答。一张张写满各类问题的纸条被悬挂在空中,静静地等待着各位小小挑战者。“人体最大的器官是皮肤。”“我知道地球的自转周期是多久。”“妈妈,这题我会,能帮我摘下来吗?”……展区外,一些家长与孩子看着纸条,或驻足思考,或互相询问;展区内,不少回答正确的孩子挑选着魔方、积木等益智奖品,满脸笑意。
除此之外,在科普大篷车新干线互动展区内,梵天塔、筋斗鼠、三维针雕等实物模型,让机械传动、力的作用、数字递推等书本上的科学知识与数学原理走入现实生活,以更加具象化的方式与孩子们零距离互动,引导孩子在玩中学,在学中思。
科技改变生活,更为群众生命安全保驾护航。在急救技能演示展区,区红十字会志愿者陈红耐心地向咨询的群众科普心肺复苏以及AED使用方法,并通过人体模型,手把手、分步骤地带着群众掌握操作技巧、了解相关注意事项等。“心肺复苏术能在关键时刻挽救他人的生命。而随着AED的逐渐普及,如果学会使用AED,则更能大大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我认为这样的科普是非常有必要的。”陈红表示。
跟着节拍跳舞的机器人表演引得大小朋友围观拍照,涵盖营养咨询、疾病预防、认知筛查等内容的健康义诊获得广泛好评……科普的魅力在此刻看得见、摸得着,更沁入人心。
接下来,区科协将在“全国科普月”期间,聚焦群众关心关切的问题,汇聚各方资源力量,组织开展一系列内容丰富、贴近民生的科普活动,传播科学知识,不断提升全民科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