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竹木市场到装潢城的蝶变
2025-09-23 11:16:18 来源: 编辑:叶成

  □全媒体记者  贾梦媛

  全媒体见习记者  徐苗妙

  在路桥街道章杨村这片土地上,一座占地186亩、总资产超过8.5亿元的现代化装潢城巍然矗立。

  每天,数千批木材、板材、家具及装潢材料从这里发往全国各地,成为支撑路桥、台州乃至更广区域建筑与家居产业的重要基地。这里,便是台州市装潢城——许多老台州人更熟悉它曾经的名字“台州竹木市场”。而其背后,是一段从贫困村土地上崛起的经济奇迹。

  从贫困村到小康村:

  一个市场的逆袭

  时间回到20世纪80年代,章杨村还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贫困村”。转机出现在1996年,当路桥竹木交易市场由河西村迁至章杨村时,村党支部果断抓住机遇,整合土地、人力与财力,全力推进市场建设。正如原章杨村党支部书记杨凌所说:“没有市场,经济就很难发展。”这句话,也成为章杨村黄金时代的真正起点。

  市场建成后,村集体经济实现“滚雪球”式增长,从最初的一穷二白,到如今稳步迈入“小康村”行列。曾经的贫困村,因市场的落地彻底改变命运。

  市场自建立之初便坚持高起点规划,按功能划分为装潢区、木材区、旧门窗区、成品区、加工区、毛竹区等不同板块,实现专业化、分区化运营。管理方通过完善规章制度、拓宽道路、消除消防隐患、加强治安巡逻等,构建了一个安全、可靠、有序的交易环境。

  历经二十余年发展,台州竹木市场于近年完成品牌升级,更名为“台州市装潢城”,成为集批发、零售于一体的大型综合市场。经营品类覆盖竹木材料、新旧门窗、中高低档家私、建筑装潢材料等多个大类,是台州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广的竹木产品集散中心。

  传统与现代交融:

  老商户见证市场变迁

  目前,台州市装潢城内拥有固定摊位400多间,经营户460余家,其中不少是扎根十年以上的老商户。

  在一家名为东阳木雕的店里,陈列着各类雕刻精美的中式木雕门栏和木质门窗。店主申屠华渭告诉记者,自2009年在此开店以来,她一直专营传统榫卯结构的木雕门窗和屏风。“早年这个市场里做传统木雕的还比较多,现在只剩下一两家了。我们坚持了下来,生意一直比较稳定。”她表示,店内产品既有纯手工制作的摆件,也有机器雕刻加手工修整的作品,“所有木门都是原木材质,品质始终是第一位的。”

  另一家名为“恒豪茶桌”的店铺已经营13年,店主王剑专注于中式及新中式茶桌,走中高端路线。除了一楼的展示门店,他在二楼还设有一处几百平方米的体验式仓库,陈列了几十款造型别致的茶桌。“开店时间久了,老客户介绍比较多,生意还算稳定。”尽管竞争日益激烈,但他认为,坚持品质和独特风格是自己在市场中立足的关键。

  数字化未来:

  从线下市场到线上生态平台

  面对消费升级与产业转型的新趋势,章杨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章优优表示,市场正在积极推动数字化转型。“未来我们计划引入数字化平台,实现线上选材、AI设计、一站式服务等功能,推动传统市场向智慧商城全面升级。”

  这意味着,台州市装潢城不再只是一个实体交易场所,更将发展成为融合供应链、设计链与服务链的产业生态平台,进一步释放其经济辐射效能。

  从竹木市场到现代化装潢城,从贫困村到小康村,台州市装潢城的发展史是一部市场赋能、产业兴村的典型范例。它不仅支撑了台州一个时代的建筑需求,更照亮了乡村振兴与市场经济融合发展的路径。未来,随着数字化、品牌化、绿色化战略的深入推进,这座装潢城将继续书写新的黄金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