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未来送进甘孜孩子心中
2025-10-30 15:04:53 来源: 编辑:叶成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 何家欢)“当看到孩子明亮的眼睛和脸上的笑容,这一切的辛苦都是值得的。”10月24日,刚从甘孜回来的团区委副书记林霜依旧精神抖擞,她对甘孜的场景记忆犹新。10月19日至24日,8位满怀梦想的青年“领航人”,赴四川甘孜开展爱心结对活动,为甘孜山区青少年送去关怀与温暖。

  据悉,此次爱心结对活动,团区委联合区青少年宫、区青企协带去了“物质+服务+情感”三重关怀,一方面通过物资捐赠、公益基金帮扶等实际行动,改善当地孩子的学习生活条件,缓解他们在求学路上的现实困难;另一方面,希望以“流动少年宫”“结对协议签署”为纽带,搭建路桥与甘孜青少年的友谊桥梁,在互动中凝聚民族团结力量。

  10月22日,在海拔4400米的甘孜县查龙镇小学,一个贴着弹性薄膜的简易圆桶成为了改变孩子们认知的“魔法道具”。

  当区青少年宫老师朱佳琪展示“空气炮”装置时,孩子们冻得红紫的脸蛋瞬间绽放光彩,好奇地窃窃私语着这个神秘圆桶的用途。

  随着烟雾注入和开关拉动,一道烟圈如魔法般射出,精准击倒三米外的纸杯塔——这一刻,操场上爆发出震耳的欢呼,孩子们或拍红手掌,或激动站立,清澈的眼眸里跳动着求知的光芒。

  活动结束后,那句“想当能变魔术的科学家”的稚嫩告白,让这场科学启蒙超越了简单的实验演示,成为高原孩子们打开世界的一扇窗。这份被点燃的科学火种,或许就是支撑他们走向更广阔天地的第一级阶梯。

  除了把科技带到山区孩子身边外,团区委还走进山区孩子家中,为精准帮扶收集一手资料。

  10月22日,团区委一行人在盘山公路上行驶三个多小时后,翻越座座大山,来到银多村一年级学生香呷家中。

  崭新的课桌、明亮的台灯以及一本本书籍,团区委带来的物资让香呷家充满了“书香气”。当天,团区委一行人化身耐心的倾听者、温暖的陪伴者——与孩子及家长促膝长谈,关切的目光不仅投向生活近况,更延伸至成长细节:“校园生活过得开心吗?”“有没有交到新朋友?”……这些温润的话语,如涓涓细流悄然叩开孩子们的心扉,让深埋的心事有了倾诉的港湾,让沉默的眼眸渐露星光。

  当天,团区委进行了多次家访,并依托家访主动收集山区贫困学生的家庭信息,通过建立“一人一档”帮扶台账,动态调整公益基金使用方向,为有特殊困难的孩子提供长期学费补贴、生活用品支持,确保帮扶“精准到个人”。

  (下转4版)  (上接1版)

  “后续我们将联合区青企协、爱心企业及爱心人士开展‘一对一’长期帮扶,解决特殊困难学生的学费和生活难题。”林霜说。

  如何建立长效机制,弥补山区孩子课外体验的空白,激发他们的探索兴趣?

  团区委通过结对合作机制,与甘孜团县委签署了《爱心结对合作协议》,明确定期开展物资捐赠、教师交流、学生研学等活动,让帮扶从“单次”变成“常态”;

  拓展活动形式,计划在路桥选拔“青少年友谊使者”,通过书信、线上直播等方式,与甘孜孩子建立长期笔友关系,分享彼此的学习生活,同时推动两地学校“结对子”,开展跨区域线上课堂,让路桥的优质教学资源通过网络辐射到甘孜山区;

  联动社会力量,呼吁更多企业、公益组织、市民关注甘孜乡村教育,组建“路桥—甘孜爱心帮扶志愿队”,让这份跨越千里的爱心从“共青团行动”变成“全民参与的公益实践”。

  林霜表示,接下来,团区委将从“深化、拓展、联动”三个方向推进工作,不断深化两地教育协作,让更多山区孩子在优质教育资源的滋养下勇敢追逐人生梦想,也让“小小石榴籽殷殷团结情”的理念真正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