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乡村建设为村民幸福生活“加码”
2025-11-05 15:14:15 来源: 编辑:叶成

  □全媒体记者 何家欢

  近年来,蒋僧桥村积极探索人文乡村建设新路径,立足当地“红色资源与绿色生态”优势,通过盘活乡村闲置资源,赋能乡村共同富裕,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人文乡村建设之路。

  踏入诗经园,小道两侧精心设计的花景映入眼帘,各种花朵随风轻舞,仿佛将人带入一片自然田野之中;一旁的5D影院里,伴随着紧张刺激的剧情和音乐,观众在座椅摇摆带来的离心感和失重感中,坐上矿车,顺着矿山的轨道开始“逃亡”之旅。

  “我们村这些年变化太大了,从小村庄到旅游景点,各种设施不断完善,在家门口就能就业,年底还有分红,生活越来越好。”蒋僧桥村村民老张说道。

  老张口中的变化得益于峰江街道蒋僧桥村持续推进人文乡村建设。该村以“文化传承、生态宜居、产业兴旺”为发展目标,通过修复中共黄岩县委旧址、建设星火广场和南村书院等红色场馆,并整合花海公园、龙潭里生态公园等绿色资源,形成“红色教育+生态观光”双核驱动的文旅结构。

  “从污染严重的废旧金属拆解村转型为省级森林村庄、省3A级景区村庄和省级未来乡村,创成省级红色旅游教育基地,这些都离不开大家的共同努力。”蒋僧桥村相关负责人介绍,当下,该村通过探索创新社会化运营机制,成立了台州红源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村集体+专业运营团队+村民入股”模式,让村民成为“股东”和“监工”,共享新时代发展红利。

  足球场上两队你争我抢、文化礼堂里文艺展演精彩纷呈……晚上的蒋僧桥村更是热闹非凡,“村味”十足的文体活动蓬勃开展,勾勒出人文与乡村交相辉映的美好愿景。

  而这得益于蒋僧桥村将文化繁荣作为乡村振兴的软实力,系统构建“阵地+活动+风尚”三维一体的文明体系,为乡村人文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自从村里高标准建成文化地标和配套设施后,群众自发组建的文艺团队有了专门的排练场所,家长们节假日带娃有了新去处,大家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更高涨了。”该村相关负责人介绍,在蒋僧桥村,文艺轻骑兵展演、技能培训、体育赛事等一批常态化的文体活动更是成为村民乡村文化生活的“日常”。

  此外,蒋僧桥村还积极发掘和扶持本土人才,培育了以“植得爱”为代表的文化能人,并在政策对接、资源整合上给予支持,探索“人才引领+品牌打造+线上营销”的新路径,为花木这一传统产业注入新的活力与创意。

  蒋僧桥村日新月异的变化也吸引了外国友人前来。日前,多位来自摩洛哥、津巴布韦等国家的外国友人走进蒋僧桥村,沿着干净整洁的村道,用目光扫描乡村美景,用脚步丈量绿水青山,用手机记录共富图景。

  在工作人员的介绍下,大家对蒋僧桥村的转型过程、规划目标、区域优势等渐渐有了清晰的认识,深刻感悟到昔日的村庄是如何蜕变为如今生态和效益实现双赢的人文乡村。

  “蒋僧桥村很美,大家也很热情,还有这么多热爱足球的小伙伴,我以后会多来。”来自摩洛哥的Ayoub对蒋僧桥村频频点赞。

  如今,蒋僧桥村乡村面貌焕然一新,正以“文旅+”的新姿态,持续深化农文旅康融合发展,让农业更有奔头、文化更有魅力、旅游更有品质,在人文乡村建设的道路上书写着新的时代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