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文旅“流量”转化为消费“留量”
金清:灯塔“点亮”艺术海岸
2025-11-06 15:14:41 来源: 编辑:叶成

  □台传媒记者 葛星星

  10月30日傍晚,金清镇海峰村“Sea U”咖啡馆,抿一口香醇咖啡,看窗外灯塔缓慢亮起。这不仅是咖啡店,更是台州“青年艺术海岸”计划的重要一环,今年国庆假期吸引超2万人次到访,为村集体经济增收超30万元。

  海峰村是个小渔村,依山傍海、风景秀丽,近年来村里实施了一系列工程,包括美丽河湖建设、景观性灯塔工程等。景观灯塔日益“出圈”,但该村党支部书记管春云却直叹气:“看着人不少,可除了买瓶水,没人多消费,守着好风景还是赚不到钱。”

  如何让秀美风景资源变现?“关键在于深挖本土资源,打造不可替代的体验。”在管春云看来,将文旅“流量”转化为消费“留量”,需要优质项目来承载。为了招引好项目,今年,他多次带着村干部及运营方去周边城市实地考察。

  在充分调研基础上,“青年艺术海岸”计划随之出炉。该项目一方面通过扶持青年创业公司、提供政策来促进创新;另一方面则依靠定期的文艺活动和青年艺术家的驻留,构建可持续的艺术节点。海峰村还牵头成立强村公司,在文化特派员张任琼指导下启动文创中心项目,引进文创人才十余人,派驻金清镇文艺轻骑兵成员近30人,催生“Sea U”咖啡、“Dong 咖啡”、潮晖赶海乐园、海边音乐会等新业态新场景,有效激活片区产业活力。

  在潮晖赶海乐园,不仅有投放的海货,还有原生态的沙蟹、跳跳鱼、辣螺等。“我们不只是做一个项目,更希望恢复海洋生态,让下一代感受到赶海的快乐。”潮晖赶海乐园负责人卢金聪说,政府服务也很给力,之前自己通过“1187”平台反映营业执照办证慢的问题,“助企百晓员”立即联合市场监督管理局等帮忙办理,半天时间高效完成。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正从“走出去”变为“返回来”。前不久,“Sea U”咖啡馆招了7名员工,其中有6名年轻人,均来自海峰村。随着更多青年入乡项目落地,每周来村里游玩的客人已超千人。

  眼下,金清镇又在规划“青年艺术海岸”计划二期建设内容,涵盖文化中心、综合性滨海休闲区、徒步路线规划、餐饮与住宿业态提升等。

  “以前没想过这个小渔村会吸引这么多游客。”金清镇党委委员李羿男对村庄发展信心满满:“趁着淡季再打磨下项目具体细节,完善下基础设施,游客体验感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