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全媒体记者 卢伊扬)近日,区鞋业协会传来喜讯:由协会专职秘书李俊东创作的《破壁者之蝶变》,在第十三届全国品牌故事大赛(杭州赛区)暨第十届浙江省品牌故事大赛中荣获征文类优秀级奖项,同时在2025品牌故事发表交流活动中,也获得《品质》杂志社征文类实力级奖项,成为本年度台州市唯一获此双重荣誉的个人作品。
这次获奖的背后,是路桥鞋业从分散经营到抱团发展、从代工生产到品牌创新的真实写照。
几年前,路桥鞋业正面临严峻挑战。订单不稳定、利润微薄、同质化竞争激烈,许多小微企业只能在生存线上挣扎。作为协会秘书,李俊东清楚地记得当时提出要打造自主品牌时遭遇的质疑。
“我们打了一辈子鞋样,搞品牌有什么用?”这是当时不少企业主的真实想法。面对质疑,李俊东带着其他协会成员,开始走访一家家鞋企,用具体数据和成功案例,耐心解释品牌建设的重要性。
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协会拥有注册商标的企业比例从最初的7%提升到了92%,这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注册商标只是第一步。单个小微企业仍然势单力薄,难以在市场竞争中发出自己的声音。2022年,“鞋首同心”共富工坊的成立带来了转机。
在李俊东等人的推动下,工坊开始探索“和合履行”区域公共品牌建设。这个品牌名称融合了台州“和合文化”的传统底蕴,也蕴含着“携手同行”的现代意义。
然而,创新之路并非一帆风顺。统一原料采购、建立质量标准、整合销售渠道,每一个环节都面临挑战。特别是统一质量标准初期,不少企业需要调整生产工艺,增加了成本,引发了新的质疑。
但坚持迎来了回报。以宝源鞋业为例,加入“和合履行”品牌体系后,产品进入了精品展区,订单量稳步提升,利润空间明显改善。据统计,加入工坊的企业平均利润增幅超过35%。
更可贵的是,品牌效益惠及了更广泛的群体。共富工坊通过“品牌输出+标准赋能+灵活就业”的模式,将订单和生产技能送到周边村镇,帮助1200多名村民、留守妇女等实现了“家门口就业”,人均年增收超过3.5万元。
对于此次获奖,李俊东表示,这既是对个人工作的肯定,更是对路桥鞋业转型升级之路的认可。“品牌不只是个商标,它是质量、是信誉、是承诺,也是我们走向更广阔市场的通行证。”
如今,“和合履行”已成为路桥雪地靴产业的共同名片,见证着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如何通过团结协作,打破发展壁垒,走出一条特色产业转型升级与共同富裕相结合的新路径。
这份荣誉,不仅记录在奖状上,更印在每一双带着“和合履行”标识的雪地靴上。路桥鞋业的破壁蝶变之路,仍在继续延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