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路桥新闻网 > 乡镇联播 > 桐屿街道 > 亮点 正文
我当代表三十年
2010年04月13日 11:14:08     中国路桥新闻网

核心提示:

  76岁的鲍文陆当了30年基层人大代表。

  当选人大代表期间,为了群众的诉求和利益,他不惜拉下脸,甚至不给官员面子,多次在“两会”上投弃权票。他说:“我年纪虽然大了,但只要群众信任我,我就要为他们办事。”

  将近中午,在台州路桥区桐屿街道共和小学的食堂里,一位两鬓斑白、满脸皱纹的老人正在吃午饭,桌上虽然有一荤三素四个菜,但都是厨房剩下的。

  他就是76岁的鲍文陆,一位当了30年基层人大代表的老人。

  这位老人有点怪

  鲍文陆无车、无房,甚至连电话、手机也没有。目前他借住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二楼的一间旧房里。房间仅有10多平方米,除了一张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木床、一张老式办公桌、一条板凳,几乎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剩下的就是堆放在墙边的报纸书籍,再有就是装满了各种资料和生活用品的纸箱。这就是老鲍所有的家当了。

  在一个笔记本里,老鲍密密麻麻、工整地记录了每天的日程,主要的内容就是到周边村人家串门走访、调研。鲍文陆说,他对这样的生活很满意,也很惬意。因为自己是人大代表,就要让老百姓能时时看得见,找得着。

  鲍文陆能够连续30年当选人大代表,是因为他为了群众利益,不惜得罪人。

  老鲍第一次在县“两会”上投弃权票,是因为在当年的黄岩县财政预决算报告中,全部教育经费只有80多万元。事前,他曾作过一项调查,全县仅学校危旧房改造的费用就要不少,因此,他认为这80多万元远远不够用。等到代表投票表决时,他一个人投了弃权票。

  当时,这可是黄岩“两会”历史上的第一张弃权票,现场一下子轰动了。时任黄岩县教委副主任的陈伟滨说,甚至连他也感到有点下不了台,主席台上的不少领导都在打听这位人大代表是何“来头”。

  没想到,这张弃权票引起了县领导的重视。会后,主管文教工作的副县长两次召开协调会,将100万元的中小学危旧房改造款单列单支,教育局喊了快10年的难题,也因为老鲍的一张弃权票解决了,老师们都打心眼里感谢这位鲍代表。

  老鲍后来还投过几次弃权票,有对政府工作报告有些内容不满意的,也有对检察院工作不满意的。

  从教师岗位上退休后,老鲍对前几年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开设快慢班的事有意见。10年前,他就向人大提建议,因为效果不好,他就每年在“两会”上提,但效果仍不理想。一气之下,他就给省领导和中央领导写信反映。最后,老人的倔劲打动了不少人,路桥区人大常委会专门出台一项决定,要求路桥辖区内的学校,不得开设快慢班。

  老鲍的“倔”,还在于敢讲实话,让不少区里的干部对他心存敬意。当年,他给区里的政府工作报告投了唯一的一张弃权票。时任区长会后专门找他私下交流了三四十分钟。对于老鲍反映的区政府一刀切实施农住房的“立改套”工程,没有很好地考虑有些农民的生产生活实际,区领导采纳了他的建议,后来进一步调整完善了“立改套”政策。

  群众就要选老鲍

  老鲍喜欢直言,而且爱管事,这让有些人感到不太舒服。当年,他从学校退休后,有关方面就把他的选区由现在的共和选区转到桐屿镇政府所在地的选区。

  选民名单公布后,村民不见老鲍的名字,一下子就炸开了锅。“这不明摆着要让老鲍选不上吗?”邻近选区的村干部和村民都向区人大反映这个问题。

  老鲍认为,自己长期在共和片区生活、工作,也在共和片区参选,因此他要争回法律赋于自己在共和片区参选的权利。他翻阅了相关的法律,向当地选举委员会先后提出口头申请和书面申请,要求留在原居住地参选,但是没有得到同意。然后老鲍又多次向区人大反映这一问题。

  当选举委员会同意把老鲍的选区调整回共和片区时,距离候选人登记只有一天时间。傍晚,当邻近的村民得知老鲍回到共和片区参选的消息后,当夜联名把老鲍推荐为候选人,后来,他再一次高票当选。

  穿着形象一点也不讲究的老鲍,却有着乡村老人少见的名片,而且名片的设计也颇为特别,除了姓名外,名片上方印着“为人民服务,替百姓办事”一排红字。

  这张名片包含了老鲍一个执着的故事。考虑到鲍文陆年纪大了,当时有领导委托村干部劝说他放弃参选人大代表,但这却更加激发了老鲍参选的心思。当时有热心的村民建议说:“鲍老师,你的姓名笔划又难写,还是印个名片发给大家吧!”

  “其实每次选人大代表,村民们先圈好老鲍,然后再看看其他的人,如果没有老鲍,大家就都会有意见。”不少村民说,这么多年选代表,这已经成了大家的习惯想法,因为老鲍确实处处在为老百姓着想。

  做的好事数不清

  要想知道老鲍与村民的感情有多深,陪着老鲍出去走一圈就能感受到。路上时不时有过往的村民热情地与他打招呼,连小孩子也常常停下来叫一声“鲍老师”。对这些,老鲍习以为常了,看他熟悉地东家长西家短地问起生活琐事,就像在自己家中那样亲切和自然。

  “有困难,找老鲍!”这成了附近村民不约而同的心声。提起老鲍给大家带来的好处,村民好像有说不完的话。村民王恒军说:“老共和乡11个村没人说他不好的。”村民陈素莲说:“脚下的这条水泥路,就是老鲍争取来的,还有共和小学的新校舍,也是用他的心血换来的,他做的好事数也数不清。”

  “只要看到人家有困难,他都会毫不犹豫地伸手支援,帮贫困户、病人渡过难关,或者资助困难家庭的子女上学。”村民余满华说。据说,鲍文陆现在每个月有4000多元的退休工资,但他并没有多少存款,因为他很少为自己存钱。

  10多年前,盐岙村一位村民出车祸死了,他的家庭一下子陷入困境。鲍文陆听说后,不声不响地把600元钱托邮递员放在那家人的桌子上,后来查了好久才知道是老鲍给的。当时,老鲍的月工资只有210元。

  共和社区有一户人家3姐妹相继考上大学,但父亲常年有病,家庭经济困难。老鲍为她们向有关部门求助,自己也给她们捐款。后来,这几个孩子参加工作后要还他钱,他不收。他说,日后你们碰上贫困者,用这些钱去帮助那些有需要的人。

 

  “燕会王”:鲍老师是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现在这样的人真的是少之又少了!

  “都市水乡”:从我懂事起,就知道有鲍老师这个人。每次,当鲍老师被当选为人大代表时,村民们总是拍手称好,因为这才是他们最信得过的代表呀!

  台州一民:一见到鲍老师,你就会觉得,鲍老师有那种一辈子为民做好事的精神,我们应当向他学习!

  “西天取经”:我从鲍老师身上看到了人大代表的不同之处,希望这样的代表越来越多,能真正代表百姓,为群众说话。

来源:  作者:  编辑: 项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