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路桥新闻网 > 乡镇联播 > 峰江街道  > 新闻 正文

文化之旅 勤耕不辍

2013年05月16日 08:33:46 中国路桥新闻网 本报记者:
      日头渐渐西斜,峰江街道下陶村的陶宗仪纪念馆前聚集了一帮老幼谈笑风生。“我们村是陶宗仪的故乡,文化底蕴深厚,虽然有一个陶宗仪纪念馆,但总觉得整个村落缺少可以完整展示村里传统文化和民俗文化的地儿。”追求传统文化和时尚文化相融的下陶村民们总会这样感叹。然而,最近,下陶文化礼堂的建设却悄然改变了村民的生活,无论刮风下雨,村民都将有一个固定的场所,看书、运动、聊天……文化礼堂成了一个乡村文化综合体。
  文景结合成特色
  想从历史非常沉重、枯涩的故纸堆里,寻找到一种能够被现代人所接受的亮点,并把它们一星一点地捕捉过来,并非易事。如何利用好下陶村幽雅的自然环境、丰富的文化内涵,打造一块下陶“文化礼堂”金字招牌的难题摆在眼前。
  在摸索与借鉴中,峰江街道推出“寓教于景、以景育人、以文化人、以文惠民”的“文化礼堂”建设主线,积极寻找“文化礼堂”和“本地特色”的契合点,打造属于百姓自己的文化之旅。下陶的“文化礼堂”建设与生态湿地式休闲公园划上了等号。
  沿着下陶生态湿地式休闲公园的开端,鲜花大道漫步其中,树阵森林、荷塘月色、中心公园、魅力草坪等轮番上演,结合石凳上的陶宗仪名言名句等景点沿线的各种文化小品,让村民在游览途中感受文化的熏陶,形成一个百姓家门口的文化主题公园。“街道预想在公园内融入陶宗仪的故事,利用陶宗仪故居纪念馆、情景剧表演、树叶记录、图文解说等方式宣传民俗文化,让村里的孩子更加了解自己村的传统文化,可以一代代将文化传承下去。”街道宣传委员胡佳如是说。
  (下转2版)
  (上接1版)在全省文化礼堂建设要求中涉及到“五廊”,即村史廊、民风廊、荣誉廊、文化廊和公告廊。难道专门腾出空间建设五廊?在多次踩点、再三探讨后,街道发挥创意,在墙面上做文章,不破坏村落,尽可能保持原生态建设。雅致的水墨画、淡雅的色彩、精湛的绘画功力完整地呈现村名由来、村里的姓氏变迁、整个村的历史变革、村落新貌、名人励志故事等。同时,街道充分整合现有的礼堂、祠堂和农家书屋、文化大舞台,采用修建、改建等方式,建设文化礼堂,利用远程教育平台、农家书屋、文明单位等资源,丰富文化礼堂活动,公园结合文化礼堂的特色模式将带领人们充分领略它的水光山色、阴晴寒暑。
  众说纷纭寻亮点
  “面对村民越来越多样化的文化需求,传统的基层文化阵地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建设农村文化礼堂,是‘实现精神富有、打造精神家园’的重要载体,也是推崇传统文化和本土文化的重要基石。”峰江街道党工委书记王赵勋说,“是巩固农村思想文化阵地的重要保障,更是提升农村文化建设水平的重要举措。”
  陶宗仪在下陶村,老少皆知,特别在老一辈心里,更是清楚地记得长辈在自己孩童时在耳边讲的故事。5月10日,几位老人在下陶村村部侃侃而谈,聊起自己所知的陶宗仪。“陶宗仪筑草堂以居,开馆授课。课余时亲自在田里耕种,被誉为‘立身之洁,始终弗渝,真天下节义之士’。”“陶宗仪喜欢把心得记录在树叶上藏在瓮里后埋在树下,10年积攒了数十瓮,到了晚年,他让学生们把树叶记载的资料抄录整理,编写了《南村辍耕录》。这是‘积叶成书’的文坛佳话。”……老人不断地描述着记忆中的陶宗仪,工作人员不停记载着宝贵的口述资料,他们共同挖掘着陶宗仪的真实故事。
  呈走廊式格局的积叶廊、被柿子树包围的辍耕亭的创意就源自陶宗仪的典故,而一廊一亭现已大致完工,远远观之,似乎带着一丝复古的味道。胡佳说:“积叶廊和辍耕亭还缺少细节的完善,比如在亭柱、廊顶上刻上陶宗仪的诗词或者图片。目前具体的方案已经出来几套,但为了尊重历史、融合自然,我们还在比较,从中择取适合当地、体现村落文化的方案。”
  当以金属产业闻名繁荣的峰江,拥有这样一个未经雕琢且富有浓郁人文历史气息的自然生态之地意义非凡。这代表着自然与人居的矛盾解除了,生态文化与人居文化结合了。或许哪天,人们都将迷上“找一个黄昏,晚春早秋的季节,在公园独自行走”的快感,享受在自然风中的那股文化味儿。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