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您当前的位置 :路桥新闻网 > 这里赚 > 今声经视 正文
僧多粥少的鞋帽市场该如何冲出重围
2014-09-09 14:40:30 来源: 编辑: 叶成

  □本报记者 於徐阳 实习生 叶佩佩 文/摄

  3月15日11时许,位于螺洋街道上倪村的博翔鞋业门口,三四名工人正在将一包包拖鞋搬上货柜车,运往宁波,再发往全国各地。

  上倪村是远近闻名的鞋帽专业村,已有20多年鞋帽生产历史,一拐进村口,便可见挨家挨户的门头上都悬挂着“某某鞋业”的招牌。

  有村民调侃,曾有亲戚来家拜访,说刚进村子,便闻到了鞋子散发出的塑料气味,就如一到金清海边,便有海腥味扑鼻而来。

  从客户找上门到上门找客户

  繁荣鞋业是2000年加入到鞋帽生产大军中的。

  “2000年时,上倪村与永远村两村加起来,鞋帽生产企业只有二三十家,但近些年来,数量激增,应该有200来家。”繁荣鞋业负责人王建华给了一个大概的数字,很显然,10多年时间,生产企业足足翻了10多倍。

  王建华分析,数量的增加一方面说明鞋帽生产市场的发展前景不错,让不少创业者奔着“钱景”而来;另一方面,上倪村作为鞋帽生产专业村,绝大多数当地人依靠鞋帽生产发家致富,数量增加的其中一部分原因,有着“子承父业”或“传帮带”的意味。

  不少企业主都表示,生产厂家增加的现象不仅只存在于上倪村,像温岭的横峰、广东、福建等地,均有这种现象。更令人称奇的是,几乎没有鞋类生产企业的河南、陕西等中西部地区,都在近些年来冒出了鞋类企业,也来争抢这块蛋糕。

  生产企业的增加,逐渐让鞋帽市场从卖方市场“沦落”到了买方市场。10多年来的经营,让王建华深深感觉到,以前是客户冲着上倪村专业鞋帽村的名气而来,现在则需要自己到外面去找客户。

  近年来,不断上涨的员工工资,也是生产企业面临的生存压力之一。王建华说,三四年前普通员工的工资在2000元/月左右,现在已涨到近3000元/月,而技工月工资则高达五六千元。

  “僧多粥少”的市场更突显了竞争的激烈。如今酒香也怕巷子深,好货还得靠吆喝,这都要求鞋帽生产企业做好转型升级文章,只有这样,才能冲出重重包围。

  从“看天吃饭”到创新发展

  鞋子销售也如服装,特别是冬季,遇上暖冬则鞋业“冷”,寒冬则鞋业“热”。王建华透露,这让反季生产的鞋子很难把握住市场行情。像去年过年前后属于暖冬,各大鞋厂大多供大于求,到年后,许多经销商扛不过天气,就不得不低价处理,甚至是亏本甩卖。而2012年末是长时间的寒冬,市场供不应求,像他的鞋厂一直开工做到了农历十二月中旬才放假,比往年多生产了1个多月。

  “看天吃饭”似乎对鞋子企业的发展有所限制,不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都逐渐体会到了质量与品牌的重要性。早在2007年时,许多企业主投入大量资金对生产鞋子的机器设备、鞋子的式样、面料等进行了更新。为了进一步适应市场的需求,他们不断开发棉鞋、拖鞋等新产品。王建华说,只有懂得时尚资讯,提前把握住下一季的流行走向,才能开发出适应市场需求的鞋型和款式。

  “我们在开发新产品的同时,还十分注重品牌的培育,现在客户来买鞋,不仅要看鞋,还要看品牌。”不少企业主表示,以前都是做比较低档的鞋,不太注重品牌,现在棉鞋档次普遍提高了,有的棉鞋已卖到40多元/双,价格比以前翻了一倍多,客户反而越来越多。

  为了拓宽棉拖鞋的销路,企业开始重视搭建企业与市场需求间的信息沟通平台,让每一件产品在设计、生产、销售与市场需求上接轨,使加工户相互间不压价。通过这个服务平台,从过去“跟着别人家走”转变成“让人家跟着我们走”,这不仅化解了危机,而且激发了企业活力。

  从实体销售到进军网络

  曾有一个服装行业的从业者向记者透露,现在中小服装企业的日子太难过了,线下店铺被截流、分流,铺租、人工费用高得吓人。其实,鞋帽企业的生存同样艰难。

  因此早在三四年前,各企业主就开始“嗅”到了网络的勃勃生机与蓄势待发,纷纷通过网络经营接轨大市场,打响自主品牌。据了解,现在上倪村的鞋帽产品从设计、生产到销售都坚持与消费者接轨,不仅产品种类拓展了,而且款式多、规格齐。投放市场后,深受广大客商和消费者的青睐。

  不少企业主表示,过去推销产品寄样品,等待反馈信息,现在通过网上交易,样品不寄了,很方便。

  推开网络这扇无国界的大门后,更让上倪村的鞋子走出了国门,走向了世界各地。

  生产企业接轨网络,而依赖于此的零售业者也开始涉足电商。采访中,记者听闻螺洋当地的一淘宝卖家于2009年开店,现在已是“双金冠”卖家,年销售额以亿元来计。

  不少企业主也提到,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希望政府花大力气来整治无证照企业,为竞争打造一个相对公平的环境。

 

分享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