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您当前的位置 :路桥新闻网 > 教育 > 展坛笔记 正文
那些渐行渐远的回忆
2014-09-11 15:24:04 来源: 编辑: 盛栋磊
  □段

  几天前,在老街喝茶喝得百无聊赖,耳边突然传来一阵慢悠悠的拨浪鼓声,我下意识地马上回头,只见一个大爷挑着麦芽糖的担子从门口经过。见此情形,在座的所有人,我们这帮平均年龄超过35岁的中青年们,不约而同地起身,快速跑到门外叫住大爷,一计算,索性买下了半大块的麦芽糖。其实,我们几个平时都不喜甜食,却不知为什么,对这种甜得让人牙疼的麦芽糖却爱不释手。一位朋友边吃边装了一小块在袋子里:“我带回家给儿子尝尝,告诉他,这是爸爸小时候的零食,比现在的巧克力好吃多了。”

  卖糖的大爷年过花甲,据他所说,年轻时候卖过一阶段的麦芽糖,回家享了几年清福后,实在闲不住,又将过去的那身行当整了出来。说起这份重操的旧业,大爷感慨:“现在跟以前不同了,生意不好,小孩子很少买,有的也不知道我到底是卖什么的,还不如大人买得多。”

  可以这么说,“80后”是最喜欢怀旧的一代,“70后”也怀旧,但是怀得比较内敛,相比“70后”,“80后”的伤春悲秋显得更加直白而矫情。当然,“90后”自不必说,社会节奏太快,他们追新都尚且费劲,难以腾出情愫来怀旧也在情理之内。

  网络上曾经列举过那些正在消失和已经消失的老行当与老手艺者,如画糖人、老银匠、刻章、精修钟表、剪花样、箍桶匠、磨刀、修脚、木刻工艺、砖雕工艺、剃头匠、装裱技艺、茅山号子、篾匠、吹糖技艺、油炸馓子、印黄元、判官舞、绞脸(俗称扯脸)、镞花边、西江月、打烧饼、老扎匠、钉秤、绱鞋匠、制线香、爆米花、沙沟段式板凳龙、扎库等。好多我不熟悉,对画糖人、老银匠、刻章、精修钟表、剪花样、箍桶匠、钉秤、爆米花、吹糖技艺这些行当却印象深刻。直到现在,我家小区西门的那块空地上,常常会有个老大爷在那爆米花,那“轰”的一声炸响,是儿时心里的惊吓,也成为现今心中的唏嘘。

  木心的那首《从前慢》倒是非常符合老行当的调调:“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从前的锁也好看/钥匙精美有样子/你锁了/人家就懂了。”要是这首诗现在写,恐怕会变成这样:“现在的日色变得快/车、马、邮件都快/一生随便爱多少人/现在的锁也难看/钥匙古板一个样/你锁了/也就懒得打开了。”

  几年前我遇见过一个做秤的师傅,年过花甲的他有一子一女,儿女都有自己喜欢的事业,对做秤毫无兴趣。师傅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苦恼着老行当的传承问题,后来也直言想通了:“子女们有权选择自己喜欢的行业,时代变了,以前寄一封信要一个礼拜的时间,现在用电脑,一秒钟就寄到了,如果硬要现在的年轻人坐下来,一刀一刀雕刻秤杆,也太难为他们了。”

  很多人对老行当的缅怀,一方面在于那些经过手工做出来的物品精雕细琢,质量可靠。而另一方面,也在于对逝去年岁的不舍。那些走过的青春,像朵永远不凋零的花,历经风吹雨打,然后在我们的心中,坚毅地生根发芽。

 

分享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