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您当前的位置 :路桥新闻网 > 这里玩 > 旅游资讯 正文
觅一处清幽
2014-10-17 15:53:12 来源: 编辑: 盛栋磊
  □本报记者 徐诗玥 通讯员 李俊 文/摄

  之所以产生去善法寺走走的念头,除了凉爽的天气作美,也为寻访它悠久的历史。从城区到螺洋街道南山村,颇费了一番周折,原因很简单:路不大熟。不过这多出来的时间,也给了我了解善法寺的机会。

  得益于区方志办管彦达老师提供的资料,我对善法寺有了初步认识。

  善法寺始建于北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即公元1008年),建时赐额为禅宗寺院。寺内大殿佛座前,嵌着一石碑,碑上载记着自北宋元佑四年(1089)到明末三次乐助建佛寺的事迹。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同治七年(1868)又进行多次修理。寺内存有顺治十一年(1654)大铜钟和光绪年间白底青色花纹的香炉和双龙抢珠“七如来”石座,还有光绪元年(1875)“长发其祥碑”,介绍清代中期寺院走下坡路的历史。民国二十四年(1936),寺宇颓坏、佛殿倾倒,里人陈紫春等募款重建,并招尼僧灵晓主持,遂成为尼众寺院。文革期间,寺院遭红卫兵破坏及盗贼的三次洗劫。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寺院恢复生机。

  1983年,南山善法寺被列为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11月,被批准为对外开放宗教场所。之后,相继修建了山门、天王殿、药师殿、圆通殿、大雄宝殿等景点。原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题写了寺名、大雄宝殿和玉佛殿殿名。殿内有上千尊佛像。1994年4月以来,95岁高龄缅甸华侨傅凤英居士陆续向该寺馈赠24尊大小不一的玉佛,其中一尊高1.8米释迦牟尼玉佛重达2吨。现在,寺院占地面积20亩,由10间厢房及8间斋堂组成。

  如今的善法寺,正式进入庙宇前,先得经过一座高大的灰白山门。沿着山门往前走约3分钟,便是寺庙正门。整座寺庙坐南朝北,绿树成荫,建群红墙黄瓦,古朴典雅,飞檐画栋,金碧辉煌,富有诗情画意。院内鸟鸣清幽,空气清新,一棵树龄60多年的桂花树,树高11米,冠径达16.3米,每逢农历八月,丹桂飘香、蜂飞蝶舞,附近村民远远就能闻到沁人心脾的桂花香。寺院后面是白云山,古时有“白云纷如絮”之说,每日清晨,白色的云雾穿山缭绕,烟雨空蒙。还有正在兴建的药师塔,虽未竣工,却能在它的简介中窥见辉煌。待它建成后,高约72米的九重塔身将蔚为壮观。

  在古寺的清幽宁静中,突然想起顾城的《门前》,恰似我此时的心境:我多么希望,有一个门口/早晨,阳光照在草上/我们站着/扶着自己的门扇/门很低,但太阳是明亮的/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

 

分享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