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您当前的位置 :路桥新闻网 > 教育 > 展坛笔记 正文
一鱼跃出
2015-02-10 10:40:36 来源: 编辑: 朱思颖

□苏南

  真是浪费了这满室的好字!这是我一脚踏入路桥图书馆一楼时,不由自主的感慨。

  南官人文大展坛第167展“美丽台州——水之韵”书法展路桥篇1月19日就已布展完毕,匆匆赴展时,发现大门紧闭,这才想起星期一图书馆闭馆。寻来工作人员,打开大门,便有幸成为第一个观展的人。只是书法的大门仍然紧闭着,我这“门外汉”徒然发出一声感慨:书法是柔美的,我却是哀愁的。

  虽然远离书法的世界,却也有感于一年来路桥以雷霆万钧之势做了一篇有关水的“文章”,那便是“五水共治”。犹记得2014年初,桐屿街道一位工作人员是这般形容辖区内的一条河:“如果不熟悉桐屿,深夜造访此地,一定会一脚踏入河道。”为何?竟然是因为河道满满都是垃圾,望过去会误以为河道和路面“同在”,也难怪会直愣愣当道路走。后来又一次去桐屿,再看这条河时,改变是惊人的,河道竟然碧水清清。先后两次探访,于我这个旁人来说,是一天一地的感受,于河道两旁的村民来说,却是生活上的一次质变。

  河是容器,盛装着水。水是必需品,承载着人们的生活。谁能离开这水呢?谁都不能,挥笔的人也绝不能。别的不说,研墨时便少不了水,水的多少决定着墨汁的浓稠,墨汁的浓稠再加上下笔时的轻重,便决定了书法的缓急。倘若没有了水,墨又如何能与纸来一次相约。当然,有一件事我是不知道的,讲究的书法家,是不是在用水时就格外讲究?我只知道,喝茶的人是极其讲究的,必取山涧里的泉水,来泡上乘的茶叶。

  虽然不懂得写字,也不懂得如何鉴赏一幅好的书法作品,但也常常听人这般评价一幅上乘作品:气象万千,一气呵成。一幅作品从整体艺术布局到每个字的具体结构,行家说道起来必定让人心悦诚服。在他们一句“行云流水”的赞美中便也懵懂地懂了几分:原来一幅好的书法作品还得和天上的云、河里的水有关。天上的云捉摸不定,河里的水却是触手可及,而一幅好的书法作品就得像水那般清澈透亮、沁人心脾,直至抚慰人心。

  书写是工具,作品体现功底,真正见形见意见心的应该就是内容了。说回此次书法展,内容可谓精彩纷呈,像“壮志凌云”这幅作品体现的是心态与气度,越是简洁越是直入人心;像“心系环保,造福后代”这幅作品,直抒胸臆,展现出书写者的殷殷期望;像“加强法律监督,推进法治建设”这幅作品,道明要做好“水文章”,必然要有保障……百姓所期所盼与喜闻乐见的书法形式完美融合在一起。

  碧水流觞,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里从来都有与“水”一脉相承的诗句。“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出自王维的《汉江临眺》,可谓他融画法入诗的力作。汉江滔滔远去,好像一直涌流到天地之外去了,两岸重重青山,迷迷蒙蒙,时隐时现,若有若无。前句写出江水的流长邈远,后句又以苍茫山色烘托出江势的浩瀚空阔。我区书法家蔡建人创作了这幅作品,让人领略到他笔下生辉的气韵生动,也让人感受到诗歌中的浩瀚空阔。而蔡建人之女蔡劼璟带来的一幅作品,则让人体味到清奇秀丽之美。父女二人,真可谓创造了两种迥然不同的书法美。与他们相比,那幅“阳春白雪”也是一眼即见,在整个展示大厅里,呈现出一种疏密相间的爽气之美。

  实在没有赏析的能力,便也说不来这一幅幅作品的精妙之处。说起来,原本想用“清流”二字作为这篇展坛笔记的题目,一来清流就指清澈的流水,也是我们这些普通百姓所盼望的;二来中国文字本就可以言他,像“清流”就可喻指德行高洁负有名望的士大夫,士大夫精神说的就是文以载道,在此也算是以书法承载起书法家们的精神。但越写越有惶惶之感,似乎与书法、与本次展览的主旨相差更远了。

  其实我想表达的也就是:下次画家们也来办一次展览,必定一尾尾鱼接连跃出水面,那水质的好坏一眼就能看明白。而这只名叫“书法”的鱼,乃大鱼,跃出溪涧,跃出沟渠,跃出河塘,也跃出海面,最终跃入百姓的心间。

分享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