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您当前的位置 :路桥新闻网 > 教育 > 小学中学 正文
各美其美 美美与共——看我区教育实践中的“不一样”教育
2015-02-10 10:40:36 来源: 编辑: 朱思颖

□本报记者 於婵

 

  教育具有决定性的力量,不但会改变一个人的人生轨迹,而且会对整个社会变革带来影响。

  曾经,我们的教育推崇集体化,推崇一考定输赢的“流水线作业”。但面对越来越崇尚自我与个性的社会,这种“只见森林,不见树木”的教育理念早已陈旧,仅仅依靠传统教育方式已然不够。

  “我们要让孩子的心灵中有很多的创新意识。如果教育系统会鼓励创造性的天才找到自己生产的方式的话,这个教育系统对政府的需求、对行政命令的要求和依赖就会越来越少。这种教育系统应该鼓励人们自己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案。”正如世界著名未来学家,《大趋势》的作者奈斯比特所说,教育的本质不是把篮子装满而是把灯点亮。

  这样的教育理念,正在我区的各所学校里践行着。一盏盏引航的灯塔,被依次点亮。

  峰江中学——

  教师节里的“家访军团”

  全校108位教师,3位一组,同一天时间内,分别走访240户学生家庭,足迹遍布30个行政村。每年的9月10日“教师节”这天,这批四处“出击”的“家访军团”已然成为峰江一景。

  自秋季一开学,就有家长与学生开始企盼,今年的“家访军团”会否莅临自家。“也给咱说说学校里的新鲜事,学校还说要我们发声,给提提意见。”家住李蓍埭村的张媛媛的家长笑着说,欢迎老师到家里来。

  “十多年家访日活动开展下来,我们早已扭转家访就是‘告状’的旧观念,现在已经是学校开展家校互动的一项常规工作了。”峰江中学校长童永庆说道。在他眼里,家访日构建的是学校主动与学生家庭沟通的一座桥梁,也是换位思考的教育实践,看家长是如何看待目前学校推行的教学方式、行政手段,特别是在住宿餐饮等细节方面,是否有更多可以改进的地方。

  该校副校长杨华忠还深刻地记得自己从教初期的一件家访趣事。他带新班不久,想了解更多的学生信息。临放学前点名某位学生:“今天,老师到你家家访,咱们一起回家吧。”本来想着路上花15分钟,到学生家里后与家长聊半小时,回家恰好赶上饭点。谁知道,学生骑着自行车越骑越快,农居点又多是弄堂小巷,几个拐点下来,杨华忠竟把人给跟丢了。等辗转问路到学生家时,天已经黑了,学生一家正聚在餐桌前吃饭。

  “那孩子见到我,吓得直接把碗往桌上一扔,从后门跑了。”提到当时的场面,杨华忠忍不住笑了。后来找学生谈心才得知,学生父母的教育方式比较简单粗暴,加上学习成绩一般,担心老师是来家里“告状”。学生脸上的惊恐神情像一块烧红的烙铁,在杨华忠心里烙下了印记。家访能带给学生、家长,乃至学校哪些正面或者负面的影响?如何践行?这些成了萦绕在他心头挥之不去的问题。

  也许是鉴于老师们在实践中的总结,峰江中学的这支“家访军团”身负多项任务,需要聊学校、传政策、听声音。当然最主要的是做好家校间的“纽带”,对学生在校表现好的要夸奖,不足的地方要与家长沟通。同样的,家访日对教师队伍的个人素质、表达能力,甚至待人接物的经验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每班的任课老师结队出行,3人一组,由老教师带队,这一天走下来,对新教师来说,也是一堂印象深刻的社会实践课。”德育处主任王聪自2004年学校树立家访日传统开始,就是家访军团的一员。从初出茅庐的小伙子到目前全面主持学校的德育工作,王聪说,家访日已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家校互动工作了,还对他以及对整个峰江的社会风气有了更为深刻的影响,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渗透。

  该校108位教师,就像一根根末端神经,敏感地感触着学生家庭的点滴,也组成了一个可循环的血液传输体系,焕发于峰江这片地界。

  “昨天,学生池君豪的家长发短信说,孩子最近在家表现有进步,周末玩游戏的时间能够自控了。”“我们班的学生前几天偷偷跑过来说,父亲最近对他关心了好多,回家也比以前要早了,说的时候一脸兴奋。”……每月的例会上,老师之间经常会有这样的交流。此刻,这些老师们脸上都会不自觉地露出孩子般的喜悦神情。

  家访日的点滴早已深刻在每位老师的心里,早在一周前,班组老师开始讨论今年走访的学生名单、当天的行车路线以及学生家庭地点分布。“每一届3年下来,每个班级每个学生都要走到,这个宗旨不要忘了。”常有老师提出这么一句。名单定下后,再与家长确定时间。有些家庭在接到电话的当天便开始打扫卫生,尤其是孩子的房间,整理得一丝不苟,足见家长对孩子的重视。

  去年教师节,张海红老师一组就经历了一次特别的户外家访体验,当时,学生家长指定的地点是在下陶村公园的凉亭里。当天10点左右,“家访军团”从另一户学生家中赶到时,学生与母亲早已等在了长廊里,亮色短袖加深色短裤,两个人都拾掇得挺精神。“平时忙,家里比较乱,咱们就在这聊聊吧。”没有寒暄,学生母亲随后问起了孩子在学校的状况,从上课表现到平时与同学相处,事无巨细。讲话的间隙,她不时拉过一旁的孩子,摸摸脑袋。家访的时候,这位母亲听得很认真,还准备了几个问题请教老师。

  “还劳老师多费心了。”一个多小时的长谈过后,这位母亲讲了无数遍这句话,这让老师们感觉到肩上沉甸甸的责任。“放心。”挥手致意的那一刻,“家访军团”老师们神情肃穆。

  横街中心小学——

  青青农场的“学农队”

  学校里有片荒地不稀奇,把荒地开垦成农场,提供学生们实践也不稀奇,但特地编写一本《开心农场》的教程,设置近百页的教案,却有些与众不同。在横街中心小学综合实践课老师陈鸿君的案头,就放着这样一本大开页的《开心农场》,“主编陈鸿君”几个字赫然在目。

  “教育实践融入到孩子们的生活实践中,这样的教育才是全面的,适合孩子们终身发展。通过对青青农场劳动的体验,培养劳动习惯,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增强劳动观念,提高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增强学生对社会的观察、思考、分析、研究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使学生走出了教室,放飞了思绪,与农村接触,与泥土亲近,脚步更加扎实,思想更加成熟,走进自然,仰望天空!”这一段写在书本首页的话,或许正是陈鸿君给予这片农场的寄语。这位毕业于台州农校的老师,对农场类的教育实践,有着自己深刻的见解,也正在逐步将心中的淳朴想法变成现实。

  横街中心小学共有27个班级,只有三至六年级的学生才是这片2亩绿地的“农场主”。农场采用“承包制”管理体制,把土地分成13个区块进行改造后包干给三至六年级的17个班级,再由班组进行自主规划与管理。

  “尝尝我们班种的草莓,无公害无农药的。”课外活动时间,五(4)班的李之未来看草莓大棚的情况,这两天风比较大,这个覆了3层塑料薄膜的微型大棚依旧坚挺。3条长方形的田埂上,草莓稀稀落落地生长着,有点泛青,并不像街上售卖的那么红艳。

  “天气冷,我们这个棚子小,每次施肥只能把薄膜掀开,里面没办法保持恒温。”今年10岁的李之未讲起种植来竟头头是道,细问之下,原来是学校保安大哥帮的忙。“我家原来就有田,懂一点。”这片青青农场紧挨着校园旁农家的田地,一道竹栅栏成了简易的围墙。农场里不仅有10多块被学生们承包的农作物,一角还有一个猪圈,里头20头大肥猪正在休憩,一副慵懒的样子。

  “这也是学生们饲养的,每周轮换班级喂食。”陈鸿君指着一旁的几桶泔水说,“食堂的剩菜喂猪,农场里掉落的菜叶也是很好的猪饲料,猪圈里的猪粪更是绝佳的化肥。”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小小校园农场已形成了环保互通的生物循环利用体系。

  每年新学期开始,是农场重新“打土豪分田地”的日子,高年级学生扛锄头翻地,低年级学生拿小铲子碎土,还有两个一队扛扁担担肥料,不怕脏不怕苦的学农精神浸淫在实践中。“这学期种什么”也成了班会课上学生们热议的话题,马铃薯、玉米、向日葵……从农具的使用到作物的种植,所有农场上遇到的问题,都能在《开心农场》的教案中找到。

  如果哪天路过学校门口,或许能有幸看到校门口蹲坐着几位“菜农”,他们身穿校服,红领巾十分亮眼。而一旁的菜筐里,插着几幅“无公害蔬菜”的手绘画,稚嫩的笔触显示这可能出自于眼下这几个孩子的手笔。“来看看咯,无农药的自种菜啊,便宜卖了。”孩子们扯着嗓子,学着街边的小贩,稚嫩的嗓音却能吸引一众的家长。“孩子的手艺,得尝尝。”经常不到半小时,就会被抢购一空。

  而这片青青农场,带给孩子们的除了种植的乐趣,还让他们感受到若干年前家长们玩泥巴的体验。每年的夏季,该校“玩泥巴”大赛就在开垦后的菜园里举行,蹲坐在田埂上,就着灌溉的小水沟,孩子们天马行空,手上捣鼓的是自己心中的那个世界。“这是我造的飞机,要把我们全班都带上,一起去周游世界。”这世界,起源于这片2亩的绿地,更在于心中的向往。

分享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