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您当前的位置 :路桥新闻网 > 这里赚 > 今声经视 正文
眼光的着陆点在未来10年
2016-03-28 14:53:13 来源: 编辑: 朱思颖

 

    □本报记者  於徐阳  实习生  卢  凯  文/摄

  如果说,看一家企业的内部管理制度,可以从“厕所文化”中解读出一二;那么说,看一家企业是否有超前的发展眼光,或许能从企业办公室的装修风格中窥探到些许。

  这是一间装修风格非常大气的办公室,原木色的木地板,与之相应的是同色系墙板与书柜,几株高大的绿植是空间内的点缀。简单明了中不失高贵严肃是老板办公室贯有的格调。

  “这是2006年新厂区落成时装修的,整整10年了。”环顾着自己熟悉的一切,与记者面对面而坐的老板——鸿都百货有限公司董事长章达明说了这样一句话,“做任何事都得有超前的眼光,要能预见10年后的发展,至少也要有5年后的打算,眼光不够远就会被别人甩在后头。”

  传统行业里的“扩容增量”

  经历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百货公司的辉煌和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倒闭,章达明这个从公司里走出来的“科班生”开始了自己的创业生涯。1993年,鸿都百货有限公司成立。

  在当年的市场里,假货泛滥,但章达明就有一个信念,绝不“同流合污”,自公司成立的第一日起就向客户宣布:出自“鸿都”的产品,假一罚万。

  诚信二字让“鸿都”在这个行业里找到了金钥匙,赢得了客户信任。但只做转手买卖的生意长久不了,章达明在公司成立的第二年就开始走代理之路,中华、百雀羚、高露洁、强生、庄臣等国内外知名百货品牌的台州总代理接二连三地落户“鸿都”。“鸿都”也开始成为各大卖场、大超市的供应商。

  随后,花王、蓝月亮等品牌也“加盟”进了“鸿都”这个大家庭,家庭成员更加多样化。

  “光做百货产品将是一个迟早被淘汰的企业。”在“鸿都”发展到2006年,章达明就看到了市场的发展、市民需求的变化,借着厂房在螺洋街道南山工业园区新建搬迁的契机,开始转型升级,产品代理不断地“扩容”。

  就在记者前去采访时,恰巧遇到章达明和几名业务员正在与对方恰谈荷兰壳牌汽油台州总代理的相关事宜,“汽车消费市场前景广阔,我们就开始从生活用品朝着汽车后市场的品类发展。”据章达明介绍,目前,全公司共有4000多个条码的产品,逐渐成为行业里的翘楚。

  拒绝“自我认为”  追求绝对数据

  在“鸿都”成立没几年后的1998年,电脑还是个不常见的办公用品,几乎所有的批发市场里,店家和客户都习惯用手写的单子来提货、发货。但“鸿都”又特立独行地用电脑开票。“当时电脑运行速度慢,还会经常死机,虽是先进的方法但很不受客户欢迎。”但章达明始终认为,这样比手写的错误率低,而且能存档、复查,必然是以后的发展趋势。

  2006年,“鸿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年产值达到了3亿元左右,但在内部管理中,章达明明显感到“力不从心”,特别是随着产品种类的增多,进出货、存量、消量以及各类数据的对比都无从得知,只能盲目地“自我认为”。于是,章达明从上海引进了一套OA系统,把各类数据录入其中。

  虽有电脑开票这“先人一步”的一招,但公司内部员工也常认为,明明能用一句话传达或用一张纸书写来表明的事,现在却用OA系统来多一道繁杂的手续,简直“多此一举”。“我考察过台湾同行业的企业,他们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开始使用OA系统,内部管理相当有序。而我们的企业还处在懵懂状态,有些甚至连OA系统是何物都不知道,这样的差距让我知道了‘可怕’二字。”章达明不顾反对声,又一次坚持了自己的想法。

  随后,“鸿都”尝试用过管家婆、GXZ、用友等多款管理软件,在使用过程中,均发现这些软件对代理商的针对性不强,很多功能例如销量的对比、同比、环比,进货、发货的物流,各个商品的销售状况等都难以解决,依然无法满足章达明对“最完美”的追求。

  求人不如求己的选择

  就在苦恼没有完美“合作对象”时,有同行建议章达明去委托或与他人合作,去“定制”一套适合自己的软件。

  2009年,想法得以实施,有意向合作的高校提出了3年开发完成、共需800万元研发经费的条件,由于其他附属条件苛刻,章达明最终与对方“告吹”。同时又有几家高校提出了1500万元经费、4年完工的条件,这在当时的章达明看来,均难以接受。

  与高校合作“不切实际”,不如求己。于是章达明开始在自己的朋友圈里广发招人信息,最终在3个月里,组成了一支来自北京、上海、杭州等地,共14个人的软件开发团队。

  2010年新年伊始,软件开发正式起步。章达明每日与技术团队“混”在一块儿,有什么需求就编制对应的程序,有什么不足就再修改完善一次。

  工作重心的转移,让章达明有过迷茫。“在代理商行业里干得好好的,现在却处于没有把握的状态。2012年,我想过放弃,因为亲身体验过,才知道软件开发不仅是个烧钱的活,而且是个看不到边的活。”章达明在“黑暗”之中没有了前进的动力,好在他人的鼓励,他又咬咬牙坚持了下来。

  2013年10月,1.0版“好帮你”软件出炉,开始在内部试用。

  “从2009年末组建团队至软件试用,先后至少投入了1500万元。如果没有鸿都百货的支撑,就难以实现我这个‘软件梦’。”用章达明的话来说,后期软件的调整,还将要继续投钱进去,“不过,软件完全满足了代理行业的所有需求,也让我看到了当初决定的正确性与价值所在。”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决胜

  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传统行业到“互联网+”的扩展,章达明把眼光放在了未来。“这是一款细分到行业代理商的专用软件。”谈起“破茧成蝶”的喜悦,章达明自豪地说,“汽车中有‘劳斯莱斯’可以个性定制,而我们开发的软件就是软件中的‘劳斯莱斯’。”他举例道,针对饮料类保质期相对较短的产品,软件可以增加“先进先出”的功能,保持产品新鲜;还有化妆品等产品,可以增加专柜功能。这种可定制性,为软件提供了发展的可能。

  让专业的软件做专业的事,企业才能得到发展,正如“近水楼台先得月”的鸿都百货,在使用了这套专业软件后,财务、物流、物资、人事、销售等想要解决的问题,在点击几下鼠标后全部一目了然。

  这几年里,到“鸿都”来“取经”这套软件情况的同业者络绎不绝,95%以上的同业者都向“好帮你”软件抛出橄榄枝,更有日本企业提出了共同开发的“好意”。

  在完善的过程中,“好帮你”软件还开发了手机移动平台,让系统随身而行,“我在市场里谈妥一笔生意,就能直接在手机里下单,终端就能接收到信息做出相应的处理。”“鸿都”的业务员小陈比喻道,既解放了我们的手脚,又提升了业务效率。

  的确,从人工到智能,“鸿都”原来做内勤需要7名员工,现在减少到了2名,而且几乎是零出错率。

  “工业化企业都走上了信息化、工业化深度结合的道路,传统行业更要嫁接上智能管理的翅膀,在互联网时代才不会被挤出‘门外’。”章达明如此表达着自己一以贯之的“未来着陆点”。

分享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