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您当前的位置 :路桥新闻网 > 教育 > 悦读 正文
为剩女正名:一个国度的文化反思
2016-04-01 16:00:15 来源: 编辑: 朱思颖

    □江泽涵

  在中国,27岁以上的未婚女性即被冠以“剩女”之名,称女博士是男女之外的第三种性别,普通男性不敢攀高学历和事业型女性。这些无疑是对她们的身体和精神进行的文明迫害。

  美国记者洪理达对此做了研究,《剩女时代》就是她在清华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通过微博调研和实际访谈完成的著作。她落笔即为“剩女”正名,高度赞扬高学历、事业型女性独立自强的品质及所获得的成就,并批判各种腐朽思想——“家有剩女,父母都丢脸”,又指出“大龄产妇容易生出有缺陷的婴儿”的荒谬论调,真实主因是“环境污染”,而这点经常被轻描淡写带过。

  接着,洪理达又从财产悬殊和家暴无助这两方面来讲仓促成婚给女性带来的婚姻不幸和不公。剩女为免继续做剩女,先在财产上做出让步,有些即便自己也有出资购房,还是将房产单独登记在丈夫名下。同时,中国父母会给儿子,甚至侄子买房,但很少给女儿买,他们错误地认为,房产等同于男子气概。书中有个案例,一位母亲担心儿子的种种条件都不如女方,将来会在婚姻上吃亏,于是哭着央求准媳妇在房产证上只写儿子的名字。

  据研究表明,半数以上的中国家庭出现过肢体暴力和性暴力,但由于立法方面并不完善,婚姻中的女性又考虑到孩子、家丑和离婚后的生活,就选择了容忍。洪理达认为,夫妻间经济上的不平等直接造成了其余各层面的不平等,又例举宋朝时的女性共享财产权的待遇,及新中国成立时期,妇女所取得的社会地位,从而对中国女性提议:“不为结婚而结婚,即使维持单身状态,也能够最大程度地实现自我价值……如果决定结婚买房,确保在房产证上写上自己的名字。”

  众所周知,学历、知识、文化是三个不同的概念。在中国,不缺前二者,但文化方面亟待提高。“剩女”一词的诞生和绵延,映射了我们这个国度的文化在传承中产生的畸变。在经济大发展的背景下,许多人心气浮躁,三观尽毁,每天有外遇、小三、包养等事件爆料,弄得人心惶惶。

  很多人动辄拿西方人的开放思想和浪漫婚外情来说事。可不要忘了,哺育我们的是华夏文明,对于西方文化中的优良成分,当然要借鉴,但是不能连糟粕都照收。我这些年也看了不少西方著作,没见过哪句话是支持或默认出轨风气的,很多文章更是直言抨击私生活糜烂、性泛滥等现象。倒是我们中国人,总在茶余饭后拿婚外情当谈资,并以此为荣。可见是我们没能理解好人家的文化精髓,以致自己糊弄了自己。

  我们的传统文化也是有精有糟,面对比自己成功的女性会感到自卑,也表明大男子主义实际是骨子和气节上的一种软弱。近年来,事业型女性借口不喜“贤妻良母”,就不顾或少顾家。贤妻良母本是一种品质,是为人妻为人母所必须具备的,而不是女性类型的一种。

  剩女本不算问题,只是被愚昧无知之人整成了问题。那些原本努力上进,又原则如山的女性,理当受到男性钦佩和仰望,但是她们畏惧剩女之说而改变初衷,实是“我心无主”,足以证明现代人缺失信仰。而信仰正是文化的灵魂所在。值得注意的是,剩女问题倒缓解了那些学历、事业平平的男性娶妻难的问题,他们人品好倒也罢了,否则对结婚的女性来说,不啻为一场灾难。

  洪理达在书中指出,中国真正面临的是剩男问题,“80后”“90后”中,男性比女性多了数千万。这都是老一辈传宗接代的思想惹下的祸根。所以,结婚困难的其实是男性,女性纯属杞人忧天。换个角度思考,如果找对象纯粹是奔着结婚去的,于另一方而言也不公平:我只是具备了你结婚的条件。

  剩女之说不仅仅关乎女性,与男性同样休戚相关。然而,爱情和婚姻不可勉强,唯有锻造自我是永远的任务。

分享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