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您当前的位置 :路桥新闻网 > 教育 > 七彩校园 正文
千年手工艺绽放于指尖
2016-04-13 11:50:03 来源: 编辑: 朱思颖

    □本报记者  於徐阳  实习生  卢  凯  文/摄

  有一种美是历经风霜雨雪,经过岁月的刷洗,沉淀在尘土中,依旧叫人惊叹。它的厚重,它的凝力,没有奢华,却是亘古不变的大美,它就是让许多人痴迷的手工技艺——扎染。

  扎染古称扎缬、绞缬、夹缬和染缬,是我国民间传统而独特的染色工艺,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在2006年与2008年,云南大理的白族扎染技艺、四川的自贡扎染技艺先后被文化部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扎染中各种捆扎技法的使用与多种染色技术结合,染成的图案纹样多变,具有令人惊叹的艺术魅力,许多少数民族都使用这种工艺制作传统服饰。得益于科技的进步,传统的扎染工艺也变得更加先进,图案更加繁多,也发展出了多种工艺形式,倍受国内外消费者和时装界的追求和青睐,成了各大潮流服装展上的“宠儿”。

  将生活染进布料

  拥有一双巧手,怕是每一个女人梦寐以求的心愿,有人愿意在烘焙界做得一手好蛋糕,有人爱在陶瓷界画得一幅美图,但路北中心小学美术老师刘婷婷更迷恋于一种精巧的老祖宗手艺——扎染。翻翻老黄历,据说扎染还是蜡染的“祖师爷”,手艺源自2000年以前。

  在刘婷婷的大学课程中,她就习得了扎染与纺织技艺,后来成为美术教师,她便有心将此课程逐渐引入课堂教学。据了解,路北中心小学是我区第一个将扎染美术设为特色课堂的学校,现在已成为该校的校本课程。在每周五下午的课堂中,15名五年级学生就成了刘婷婷的“徒弟”。

  “扎染的入门比较简单,适合小学生操作动手。”说起自己的心头好,刘婷婷打开了话匣。她说,扎染艺术源于生活,正是一个相当接地气的生活美学,反过来又能妆点生活之美。

  在路北中心小学教学楼的大厅里,展示着许多学生们在学习之后运用扎染之法而制成的艺术品,让不少到访者为之眼前一亮。

  记者从刘婷婷的介绍中了解到,扎染指的就是在织物上运用扎结成绺(或缝纫),再通过浸染技艺的手工工艺,而它在中国的历史,从现存最早的扎染制品来看,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408年东晋时期的绞缬印花绢。当然,它也不是我们老祖宗自己在玩的手艺,其他民族的祖先也一早发现了它的奥妙。不过,扎染手艺虽起源于我国,近些年来,日本却在这方面更优于中国。

  “当我将这一传承千年的古老民族手工艺带到课堂上时,没想到,自己的爱好竟然那么受学生欢迎,以后还希望能让学生了解更多的传统工艺文化。”刘婷婷说,制作扎染的工具也比较简单,一份蓝染的原料、棉或丝绸或亚麻的布料、麻线、剪刀、夹子、橡皮筋、小木块,还有能用于加热染料的锅子和灶具即可。

  这些工具在路北中心小学的美术教室里,一应俱全。而恰是工具的随手可得,才让这门艺术得以传承,并发扬光大。“最重要的是制品效果能变幻莫测、巧夺天工,特别适于加工染制诸如窗帘、床罩等室内纺织用品以及裙料、拎包等服装与服饰用品。”刘婷婷说。

  因为美,所以传承。但由于眼下没有正规的、适合小学生学习的教学课本,为了教学更加“精准化”,刘婷婷还录制了12集、每集10多分钟的教学视频,把每一种扎染的方法进行“慢动作”式的剖析,好让学生们更清楚地对照着模仿学习。刘婷婷还透露,学校方面还希望他们几名美术老师能编写一本关于扎染的教程课本,方便学生学习。

  小手之下的奇幻之旅

  3月18日,又一节美术课堂开始了。在这个充满“随性”空气的教室里,孩子们在课前叽叽喳喳地讨论着自己感觉特别成功的作品。

  在刘婷婷布置了本堂课捆扎“密集圆”的任务后,孩子们跑向柜子,拿出一块块手帕大小的布料分发给同学们,再扯出细麻线剪成了合适长度。

  布料拿到手后,孩子们开始想象成品后的效果,有些在白布上粗略地打起了草稿;有些就迫不及待地再将布料像风琴一样折叠起来,或方块,或三角形;有些则平铺着直接捆扎起来。点、线、圆、环形,对称或者不规则,这一步决定着最终出来的图案效果,这是扎染过程的重中之重,往往这一整节课的时间都会花在这一步上。

  面对记者这个门外汉的发问,五(9)班的李奕羽当起了小老师传授知识:“想要染出来的点大一点,就多绕几圈线。如果想要横线或是竖线,便要将布堆叠起来再扎。如果想要染出来点多一些,就要多扎几个‘疙瘩’,线条多一些,就多堆叠几次。”边说着,他还边给记者演示起来,“如果位置不对或者扎的力道不够足,线圈绕得不够紧,就会破坏做出的图案。”

  在这样的美术课堂中,沈嘉波和张益恺这几个平时爱打篮球的男生也特别安静。他们坐在教室的最后一排,专注于自己手中的线和布。

  刘婷婷还透露了一个扎染过程中捆扎时的小秘密:“其实男生在捆扎方面反倒有他们的优势,因为力气大,在扎线的过程中比女生能扎得更紧些。”因为被扎起来的部分,会在染色时起到“防染”的效果,扎起来的部分没有上色,其他部分染上相应的颜色,便展现出形态万千的图案。而扎线的位置、多少,以及扎的过程中力道大小,都会对出来的图案有所影响。因而在指导女生时,刘婷婷就一再强调“更用力”。

  从初学阶段的简单捆扎,到后来的学习杆状缠绕扎花法、打褶扎花等,使用的工具会略有不同,浸染后的效果自然也会不同。比如采用木板或其他平面物进行捆夹,或用针、夹子等工具将织物扎紧,然后染色。用的绳子越多,染色完毕后留白的部位就会越多,反之,被染色部分就越多。

  “刚开始学先让孩子们掌握基本步骤,发挥他们的想象力,等熟练之后会慢慢引导他们如何做出想要的图案。”刘婷婷总是悉心地指出每一件作品上的不当之处。一堂课下来,罗婧就在这一块白布上扎出了八九个大小不同的“角”来,“这个在染色后,肯定会是大小不同的圆。”

  课堂上的兴趣总能得到延伸,五(9)班的陈彤瑶就是个因为学校课堂而喜欢上扎染的小姑娘。在刚过去的寒假里,她就拿着自己小时候的T恤来实践,没想到染出来的效果相当不错。还有一些孩子偷拿着妈妈的衣服来扎染,结果被父母笑着“指责”了一通。

  不可复制的创意作品

  扎染的好玩之处就在于它可以不断创新,全凭制作者的奇思妙想。这在扎染界的许多大师眼中,工艺虽是一成不变的,思想却是“千奇万怪”的,制作时完全不需要局限于书本,不需要局限于好看或是难看,每一次扎的过程就如每一人不会踩进同一条河里的道理,出自每一双手里的扎染出来的作品,其创作下的图案也只属于你自己,只属于那个当下。所以,每一次的花样不可复制,一准让你惊艳不已。而在它成为成品之前,包得像一块“扎肉”,你不会知道它的样子,答案只能留待你最后一刻拆结时揭晓。它的独特,是因为世上只此一件。

  因此,在“扎肉”进行染色的那一课中,学生们都变得非常期待。看着老师将染料充分混合后,学生们则把上一节课捆扎好的“肉团”放进另一个装有清水的桶里,当布料吸饱水后,捞出拧干,再小心翼翼地将“肉团”浸透到染料锅中,轻柔地搅拌着。大约5分钟后,原来的“白肉团”再次“出锅”,呈现出绿色,但在空气中暴露几分钟后,逐渐成为深蓝色。当然,这种颜色颇受学生们的喜爱。

  打开“潘多拉的魔盒”的时刻到了!学生们小心地拆线,每拆出一个意想不到的图案总会惊呼同伴来观摩,惹来阵阵称赞。当整个“蓝肉团”平铺于桌上时,看似精心雕琢过的有规律的空白,又看似“无心插柳柳成荫的”的条纹,都会让学生们欢喜地鼓起掌来。

  在这15份作品里,其实学生们已经难以认出哪个是自己的作品,只能依靠着布料的大小来辨认,但都把最好的赞叹留给心中的好作品。不过,也常会有失败的作品,他们肯定是不会认的,都推托着说,“这不是我的,肯定是某某的,上堂课时我就说他捆扎的点这么少,一定很难看,看信不信”。

  再“难看”的作品在刘婷婷眼中都是一种创作,团一团、剪一剪,做成杯垫、杯套都是很出色的原材料,就连许多在孩子们眼中浸染后难看的墨绿色,也是刘婷婷眼中的“美色”。“这个颜色如能染成一条围巾,那就是很时尚的单品。”说着,她就将这块“难看”的布在手里一团,档次瞬间提升了好几格,顿时让围在周边的孩子们发出一声声惊叹。

分享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