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您当前的位置 :路桥新闻网 > 教育 > 七彩校园 正文
绘本里的新世界
2016-05-30 16:04:15 来源: 编辑: 朱思颖

    □本报记者  许  炜  文/摄

  绘本在欧美、日本等国家和我国港台地区一直都是教育中不可缺少的读物,新西兰教育家多罗西·怀特说:“绘本读物是孩子在人生道路上最初见到的书,是人在漫长的读书生涯中所读到的书中最重要的书。一个孩子从绘本中体会到多少快乐,将决定他一生是否喜欢读书。”

  在横街中心小学,绘本教学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近日,该校“第七届小葵花阅读节”活动上,绘本创作首次被带入学校,进入课堂。

  该校阅览室里摆放着30余本色彩缤纷、充满想象力的绘本,这些绘本来自全校30个班级,由1300多名师生参与创作。每册绘本均由班里的每位学生根据主题进行其中一页的图画设计,以及绘本句子的创作,最后加上封面,装订成册。

  当想象遇上绘本

  在该校琳琅满目的绘本世界里,一本名为《伞》的绘本创作发人深思。

  翻开《伞》,里面寥寥几笔的水彩人物画,看起来并不起眼,但寓意却很深刻。

  几张图配上几句文字:“小时候,爸爸妈妈总是撑伞送我回家;青春年华里,男友总是一边撑伞,一边和我聊天;若干年后,我为孩子撑着伞。孩子问,那妈妈的妈妈也应该给妈妈撑过伞吧。”突然,剧情在一场狂风暴雨中推向高潮。原本平静多彩的画面变为急促、灰暗,与红色的封面、封底相互映衬,似乎象征着小主人公内心的波澜起伏和强烈的愧疚感。已为人母的女孩开始思考和妈妈相处的时光,泪水从她眼角滑落。“老妈,我来为你撑伞。”这时,女孩带着孩子来到了远方的妈妈身边,和自己的孩子一起为妈妈撑伞。

  亲情是无形的,没有人能够说清楚它的样子;亲情是无私的,没有东西比它能让人奉献自己;亲情是无尽的,一生无时无刻不在体会到它的存在。连文字都难以准确描述的亲情,却在绘本中得已流动传承。小作者通过创作视觉,让亲情在一把伞中进行传递,短短几句话语,几个画面,便将读者带入沉思。

  这把“伞”的主人是该校五(2)班的郑舒心。她是一个在学习、生活中充满想象力和行动力的小姑娘。说起《伞》的创作灵感,还有着一段小插曲。

  那是一个雨天,没有带伞的郑舒心等着妈妈来接,但脑子里一直发愁绘本创作的内容。这时,脑海中突然浮现了乌鸦反哺的故事。“用一把伞来体现乌鸦反哺般的亲情不是更好嘛!”郑舒心一拍大腿,灵感火花兴奋地从脑海中蹿出。

  那天晚上,郑舒心房间的灯亮到很晚,她坚持熬夜写完了脚本。第二天,她和同组的小伙伴们进行了热烈讨论,并将绘画、文字内容进行分工创作。一周时间,之前在郑舒心脑海里的奇思妙想已经跃然纸上,看着自己和小伙伴们的成果被红红的A4卡纸装订成册,郑舒心终于松了一口气。

  静如处子,动如脱兔。郑舒心的行动力总是让老师和同学们印象深刻。班主任李淑梅告诉记者,郑舒心和别的孩子很不一样。比如在绘本《伞》中,她对亲情和孝心进行了深刻的思考,而剧情中和男友撑伞,和孩子撑伞,则体现出小姑娘对于爱情的好奇和想象。

  从郑舒心的知识积累和阅读习惯上,可以看出其背后的创作灵感来源。她告诉记者,平时自己喜欢阅读,特别是女性成功的故事很打动她。当问及偶像是谁,她回答的并非明星,而是2013年诺贝尔和平奖的候选人之一的马拉拉。两年前,16岁的马拉拉在联合国青年大会上的一篇演讲打动了郑舒心。这篇演讲呼吁女性受教育权利,强调书和笔是最有力的武器。

  “我相信:在未来,女性创造更多的辉煌,不是梦想!”这是郑舒心在《女性造就辉煌——狼国女王读后感》里写的一句话,后获得台州市第六届“阅读伴我成长”优秀读后感一等奖。这种自信和机敏,写在了郑舒心的脸上,也写在了发人深思的绘本《伞》里。

  当文字遇上绘本

  绘本创作是激发学生想象力、锻炼他们动手能力的活动,该校以班级为单位,教师和学生们选择相关主题,进行创作。在一个月的绘本制作时间里,课余时分,该校的走道和操场显得格外安静,原本打打闹闹的学生们都在教室里进行着绘本创作。

  区别于其他班级绘本的想象力和故事的生动性,《我们这一班》的创作过程显得简单朴实。封面上,一个戴眼镜的女人用双手环抱着一群学生,她就是五(3)班的班主任陈正云。翻看其中,内容大多记录了同学们的身边事,有课堂上的,有课间活动的,有农场实践的……

  “这些故事都是学生们在班报上发表的文章,都是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感,更多的是发生在他们身上真实的校园故事。”陈正云说道,这本绘本的创作灵感正是基于班报《青青园中葵》而触发的,以此为文字材料,再配以插图。

  “《我们这一班》的故事真实生动,来自于学生书写的百字文和周记。在我批改后,学生们达到四星或五星的作文均可投稿。每一期稿子都会交由不同的学生来收,他们就是‘主编’。‘主编’收齐后,再发到我的邮箱,我进行再加工——修正、排版等。”陈正云说,让学生们当“主编”,目的是让他们都参与进来。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能力。

  “在此次绘本创作中,我们班在选择内容时以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看学生需要什么,看学生能从绘本中习得些什么。”陈正云说,当前语文写话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遇到瓶颈期,学生的写作兴趣不浓,很多学生不想写、畏惧写或者草草了事。很多时候,课内作文篇幅有限,有的不是学生们发自内心写就的文章,语句表达不通顺,描写无条理,内容空洞缺乏主题和重点。

  《我们这一班》的绘本主题确定之后,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被调动了起来,他们既将文字创作的好习惯保持了下去,又展开想象力进行配文、绘画。通过文字与绘本创作相结合,运用图画、色彩的形式,百字文和周记里的枯燥文字得以“色彩化”表达,他们的自信心和满足感都得到了大大的提升。

  当绘本走入学校

  日本上智大学教育学博士什琼慧解说了绘本与儿童的关系:“绘本,超越语言、跨越文化,给读者提供一个宽广的想象世界,更是儿童最佳的阅读媒材。阅读绘本,儿童开阔了自己的视野,丰富了生活的经验;而阅读绘本中的图画,更能激发创造性思考、培养对美的感受。以绘本为友的儿童,从看绘本中‘学习阅读’,也从‘阅读中学习’认知事物。因此,绘本乃为培养儿童喜爱阅读、乐于阅读的最佳媒材。”

  好的作品离不开好的氛围,绘本创作首先得从认识绘本开始,不同年级的学生理解力、想象力都有所不同,选择显得尤为重要。该校在采购绘本读物上,将学生分为低年级和高年级两组,针对低年级组,学校侧重采购图像多、故事趣味性强的绘本;针对高年级组,则采购科普知识类、教育性强的绘本。

  绘本的内容和主题包罗万象,或介绍植物生长的历程,如《小种子》;或谈论友情、梦想,如《哦,美丽的奥巴马》;或探索海洋世界的生命智慧,如《小墨鱼》;或告知读书的乐趣,如《我喜欢书》等,为学生们写话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素材。不少老师惊奇地发现,学生的阅读兴趣比往常更浓烈了,阅读氛围也更浓厚了。原来在绘本中,作家们用学生可以理解的文字以及熟悉的场景,将故事特定主题和情感巧妙地融入到奇妙的情节中,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学生们通过自己的理解,将绘本所要表达的内容进行传播和创作。

  “通过创作、传阅绘本,让阅读成为孩子的兴趣和老师,让简单的阅读生动和多样化,是我校在加强少儿阅读阵地建设,提高少儿阅读率和图书利用率,从而培养少儿良好阅读习惯的重要举措。”横街中心小学教导处主任陶美玲说,该校的“小葵花阅读节”已经举办了七届,学校努力营造积极向上、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如今,横街中心小学的学生们在绘本中找到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广阔天地,他们将绘本里的故事搬到生活中,结合自己的想象进行创作,配合色彩图画和语言表达等方式,向读者展示绘本的校园魅力。

分享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