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周益 实习生 吴静
10月12日,峰江街道玉露洋村的拆违现场,两辆挖掘机挥舞着铁臂,伴随着隆隆的响声,违章厂房应声而倒。“注意这个消防栓,这里车辆不要开进去!”响亮的声音来自正在现场指挥的峰江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庞翔云。
4月19日,市中级法院司法行装处处长庞翔云正式成为“峰江人”,为期一年。从机关到乡镇一线,在这短短半年时间里,他不仅要担任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分管群团工作,还先后担任第三大片、第一片的驻村片领导,全力推动治水、无违建创建、征地拆迁等重点工作。“到基层、到一线,我是来学习,来锻炼的。”庞翔云说。
心有群众,做好群众工作
在庞翔云的办公桌上,有一叠草稿纸,详细罗列了谷岙村拆迁征地补偿方案。这是庞翔云深入田间地头、挨家挨户走访、花了无数个加班夜,为每家拆迁户量身定做的方案,为的就是让拆迁户们的合法利益最大化。
“我长期在机关工作,与群众打交道、面对面交流的机会非常少。”庞翔云深知自身的“短板”。
为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杭绍台铁路建设所需用地,庞翔云对照现有补偿、安置政策,事先逐户拟定最有利于征地户、拆迁户的方案,与村民们见面时真诚、耐心地做好政策宣传、方案解释工作,把群众能够享受的所有利益讲实、讲透;对于涉及边角地、夹心地及果树青苗等非核心利益问题,能给村民争取的都尽量考虑,让村民相信干部确确实实在为他们谋好处,彼此建立起信任对话的基础。
“心里装着群众,再去做群众工作,让群众感受到我们是真心为他们着想的。”正是凭着这份初心,庞翔云在三个月不到的时间里,完成了杭绍台铁路谷岙村征地5亩,S1铁路谷岙村征地20亩,苍西村征地6亩。
法外有情,讲究做事方法
法律、审判,原是庞翔云工作的全部,这也使他形成了“万事以法为准”的刚性工作方式。但在这半年里,他接触了不少信访案件,其中有部分就是司法案件。在调解过程中,庞翔云了解到,信访工作需要占据基层乡镇干部大量的精力,处理诸如征地拆迁、拆违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更是常态。在化解“家长里短”等各种矛盾时,庞翔云深深感到,一线工作不是光依靠法律能解决的。
“一线工作尤其要讲究方式方法,有时为推进工作顺利开展,在非原则性问题上该退让时要退让、当权变时应权变,不能死板执行规定,过分严格讲究程序。”庞翔云告诉记者,这些基层经历对他以后的工作来说,都是难得的“瑰宝”。他表示,回到原来的工作岗位后,会将现在的工作经验结合到工作中去,在办案时除了考虑法律效果外还会衡量社会效果、政治效果,能把矛盾处理得更加优化。
情系峰江,延续这份工作情
8月28日,峰江街道钟家与下洪洋村正式合并为钟洋村,用庞翔云的话来说,这是他的第二个“儿子”。在行政村规模调整工作中,庞翔云指导、督促村干部、党员、网格员分片入户开展动员、宣传工作,协调两村就确定新村村名、选定村干部、拟定资产融合等事项达成一致意见,并带领工作专班成员深入各村摸排不稳定因素和重点人员,多次组织召开村两委专题会议,商议对策、制定预案,使该项工作和谐、顺利开展。
虽然分管线的工作相对轻松,但庞翔云从没让自己置身事外:对关系复杂的违法建筑综合施策,全力以赴攻坚克难;台风来袭,坚守一线,到村里巡查防台工作……
“虽然我只当一年的‘峰江人’,但是我希望这份缘分可以一直延续下去,以后不管到了哪里,我心里会永远装着峰江。”庞翔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