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和合文化探秘
2020-01-21 08:45:37 来源: 编辑:罗淑尹
张崇生 摄
  □吕爱民

  “和合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意义非凡。望文生义略知,“和”乃和平、和气、和好,“合”乃合作、融合、联合,其真谛在于,讲求天地合一、浑然一体、和谐共处。大到一国,一党,小到一家,一人,“和合文化”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简直是形影不离,缺其不可,其地位特殊,作用明显。说实在的,我对于“和合文化”的认识也止于表面,停于肤浅,仅是道听途说而已。至于“和合文化”的真正内涵是什么?源自哪里?发展如何?传播怎样?不得而知。只能是朦朦胧胧、隐隐约约的。而结束这种“半桶水”状态的机会却在不知不觉中到来了,并且是作为区作协的采风团成员,是和有着共同志趣、爱好的大腕作家们一道,其内心的喜悦和兴奋是无以言表的。

  初冬的天台,碧云天,黄叶地,大自然之魅力无限,而丰富的文化底蕴更为其增添异彩。当我踏入“天台和合文化博物馆”时,这种感觉尤甚。首先得感谢博物馆的筹建者,是他不惜巨资,独具匠心,以文学家的心境,以博物家的情怀,以大量丰富、细致、生动的文字、图片、实物,或借助现代化的声、光、电等手段,系统、全面地再现了“和合文化”的产生、演变、发展之过程,无可辩驳地证实了“和合文化”的历史地位和价值。“和合文化”理论之深邃、内容之丰富、影响之深远,参观了博物馆后,我才真正豁然开朗,茅塞顿开。

  如果说博物馆之行,使我的“和合文化”理论上了一个层次,那么走进了“寒岩洞”之后,则更使我的“和合文化”认识得到升华。人是万物之灵,人是创造历史的主人。“和合文化”的产生,正是“和合二仙”智慧的结晶。寒山乃北国的一介书生,因怀才不遇、穷困潦倒,终于浪迹天涯、求仙问道。千年之前的天台山,以其山高林密,云蒸霞蔚,钟灵毓秀,深深地吸引着四方名士。终于的,寒山与天台结下了不解之缘。就是眼前的这么一个寒岩洞,洞天福地,訇然中开,左右各有龙、龟守护,真乃神仙居住绝佳处。并且寒山一住就是七十多年。七十年世事沧桑、斗转星移,七十年的心无旁骛、寄情山水,使得清心寡欲,潜心修炼的寒山,终于禅心顿悟,成就了一世英名。数星星、望月亮、栉风沐雨构成了寒山生活的主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山也许有过“天问”“地问”的举止,或发“我本楚狂士”之豪语,不信你从其诗的字里行间,即可找寻到蛛丝马迹。质朴、清纯、天然、诙谐的寒山诗,透露出人性美的同时,更闪烁出儒道释思想的光辉。而寒山与拾得的相识也属偶然,竟结缘在几十里开外的国清寺院。拾得的身世更为凄凉、无从考证,只是一个弃婴而已,幸被国清禅师风干收养,得以活命、成人。偶遇寒山之后,二人息息相通,心心相印,结为知己,好似伯牙遇子期,成就了一段千古佳话。在一起时的二人,谈古论今,针砭时弊,行为怪诞,疑是文殊、普贤二人再世。国清与寒岩,相隔几十里的山路,途中崇山峻岭,沟壑纵横,道路崎岖,但友谊的力量足以冲破一切。常常是拾得和尚背负着在寺院中珍藏的饭菜等,徒步几十里的山路,来于寒山共享。山中幽静、空灵、脱俗,宴酣之乐非丝非竹,但对酒当歌,起舞弄清影,乐趣横生。

  后来寒山远去千里之外的姑苏修炼,经不住相思之苦,拾得前去探访。二人本是惺惺相惜,在见面之前,各自均已备好礼物,届时双方出示时才知,寒山手持荷花,拾得手捧礼盒,于是二人欢天喜地。“荷”与“和”同音,“盒”与“合”同音,于是诞生出了“和合文化”。故事听来荡气回肠、凄婉动人,似乎就此戛然而止,但让人意犹未尽、余味绕梁。接下来的故事可能世人皆知,那就是,由于“和合文化”实际、管用、接地气,于是经久不衰,直至得到了发扬光大,成了中华泱泱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时光荏苒,纵然时间过去了千年,但“和合文化”却仍然散发出无穷的魅力。传承和弘扬“和合文化”就义不容辞地落到了我们这一代人身上。

分享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