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教育之笔 绘育人新篇
——用心织密“幸福网”(上)
2025-02-25 12:47:05 来源: 编辑:叶成

  □全媒体记者  何家欢

  路桥四中扩建工程、凤栖未来社区幼儿园投用,桐屿中学改扩建工程、月和湾幼儿园完工,职教中心迁建等12个项目有序推进;

  教育提质三年行动扎实推进,我区创成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创建通过省级评估;

  “蓝天教育”行动提前一年完成市定目标,随迁子女学校历史性退出了路桥教育的舞台……

  一项项惠民举措,一个个民生工程,一件件民生实事,在《政府工作报告》里一一呈现。

  2025年,区教育局将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区两会精神,切实把两会精神转化为砥砺奋进的思想源泉和实际举措,推动两会精神在路桥落地见效,努力交出一份温暖人心的“民生答卷”,让人民群众收获“稳稳的幸福”。

  “组团式”支教惠万家

  从分班考试时平均分略低于四中同类班级平均分,到期中考试后平均分领先于四中同类班级,再到七年级平均分名次在区内大幅度提升……

  看着眼前亮眼的成绩单,路桥区第四中学党支部书记陈通文不禁为前来“支教”的路桥实验中学老师竖起了大拇指:“多亏了‘支教’老师的辛勤付出,才让孩子们的成绩稳步上升,也带动了我校其他教师积极向上。”

  陈通文口中的“支教”老师带来的变化,是我区深化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共同体建设,推进“组团式”支教新模式的成果。

  2024年9月,路桥实验中学与路桥区第四中学组团式帮扶支教试点正式启动,路桥实验中学六位老师以班组团队形式开展帮扶支教活动,共同探索涵盖师资培训、示范引领、班级管理、提质创新、教研指导、高效课堂、评估问诊、校际交流等多方面内容的支教体系。

  (下转4版)  (上接1版)

  除了提升学生成绩外,六位“支教”老师还通过师徒结对共促教师成长、更新教学理念促进课堂改进、共享资源提升命题能力等方式,在支教过程中与年轻教师、学科组紧密联系,分享经验,分担任务,共同进步。

  “此次‘支教’试点不仅为路桥四中和路桥实验中学深度合作交流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更是通过组团式帮扶把支教教师化零为整,实现了从‘1’到‘N’跨越。”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罗邦云表示,路桥区第四中学只是起点,接下来,区教育局将在辖区内各学校同步推开这项工作,吸引更多学校、教师参与其中,努力推进“组团式”支教从“输血式帮扶”转向“造血式协同”,真正实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教育生态。

  “三名”智启教育新程

  临近春节,路桥教育名家高端研修班的成员们,在微信群里依旧讨论热烈。

  “我们平时在微信群里有任何问题都会互相讨论,导师也会给出建议。”路桥小学校长陈平说,“导师还给我们布置了假期任务,让我们进行课题研究。”

  为进一步打造高质量的教育体系,区教育局深化名师名校长名班主任“三名工程”,大力引育省市级名优教师,以名校长带校长、名教师带教师、名班主任带班主任,最大限度为教育高质量发展赋能增智。

  “我很高兴成为路桥教育名家高端研修班的一员。”路北中心小学校长梁茶斌说,“我要好好利用这个平台,认真学习管理理论和经验,智慧地解决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促进学校和自身共同发展。”

  事实上,之前区教育局便开展过类似项目,成功培育出10位省特级教师和正高级教师,5位省教坛新秀,12位台州市名教师,其他成员也均成长为路桥教育乃至台州教育的中流砥柱。2025年,区教育局将通过创新体制机制,围绕四大研修专题,实行“双导师制”,为参训学员配备理论导师与实践导师,并采用“集中理论学习+跟岗实践体验+在岗自我研修”的三位一体混合式培养模式,促进参训学员形成先进的教学理念、凝练出独特的教育思想、构建科学的教学模式、提升教育研究能力。

  “我们将以‘三名’工程建设为契机,充分发挥名师队伍‘传、帮、带’的示范引领和模范带头作用,不断推进全区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打造出更多实力出众的名校名师,让每个孩子都能共享高质量的教育成果。”区教育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李海军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