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多头查重复查说不
2025-04-10 14:15:09 来源: 编辑:叶成

  □台传媒记者 应 鹏 应文琪

  为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最优区,路桥区以1187体系为牵引,立足“企业侧”需求,探索构建全流程、预防性、互动型综合监管体系,制定跨部门检查规则和标准,全面实施分级分类检查,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有效破解多头重复检查、小过重罚等企业关切的突出问题,使得监管更加有的放矢,企业得以安心经营。

  日前,一支由区生态环境、消防救援、市场监管等部门工作人员组成的跨部门联合检查队伍来到西马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你好,我们是路桥生态环境分局执法人员,我们和市监消防执法人员一同对你们公司开展联合执法检查,这是我们的执法证、行政行为码,你们可以扫码获取信息。”

  早在三天前,企业就在浙政钉上收到了检查的通知和内容。“亮码检查”,让企业明明白白,同时还可对执法流程开展监督评价。随后,三部门各司其职,对照检查事项清单分别开展检查,消防大队执法人员查看消控设备,生态环境部门执法人员着重检查环保设施,市监执法人员抽查产品质量,不到一个小时,三部门就完成了检查,进一次门查所有事。

  “以前各部门轮番过来检查,而且每年的检查频次比较高,我们接待最多的一次是一天有6个部门过来检查。”西马科技副总经理吕方表示,过去的检查方式确实给企业造成了不小负担,而现在完全不一样了,多个部门联合执法,综合查一次。

  检查人员还会对企业容易忽略的一些风险问题给予提醒和指导,增强防范意识。检查过后,各部门会把检查情况结合信访投诉,行政处罚和企业信用等指标进行分级分类综合评价,实现“做得越好、查得越少”。

  “如果依旧维持低风险的评价,就将被纳入生态环境执法监督正面清单,原则上有效期内不再开展现场检查,而是通过非现场等无感方式进行监管。”台州市生态环境局路桥分局执法队副队长李成表示,如果这次检查西马依旧维持低风险的评价,就将被纳入生态环境执法监督正面清单,原则上有效期内不再开展现场检查,而是通过非现场等无感方式进行监管。

  我区全面推行分级分类检查制度,行业主管部门以“信用评价”和“风险等级”为核心,根据通用+专业型评价指标对企业进行定级评价,调配执法资源,实施差异化检查,对信用好低风险企业少查免查、对信用差高风险企业严格监管,全区已对6个领域的6000多家企业风险情况进行精准画像,对低风险企业检查次数同比下降近40%。

  当天下午,区市场监管部门联合消防救援、综合执法等部门对十里长街的箱笼餐饮店进行检查。店铺负责人梁宇晨说,餐饮经营行业涉及的内容和标准比较复杂,标准了解不透彻,有些方面还做得不够规范。

  台州市推出《餐饮行业跨部门综合监管规则和标准》后,进一步明确检查事项、检查频次、检查内容,破解餐饮行业“标准不一”“标准打架”“多头重复检查”等问题。“有了这个标准后,我们可以对照着进行自查,以后就知道应该做什么,应该检查什么,确保食品的安全。”梁宇晨说。

  此外,路桥区在“1187”亲清在线平台上增设“预约”通道,企业“点单”提诉求、政府“接单”送服务,提供全方位、专业化的行政指导服务。

  路桥区还出台《行政检查计划统筹办法》,通过行业监管源头统筹、部门内外协同统筹、县乡分级统筹等方式,对各行政执法部门以及镇(街道)的检查计划进行统筹,让执法资源得以合理调配。

  路桥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综合执法指导协调科科长虞潇沨说:“各行政执法部门上报了各自的行政执法计划后,系统会根据检查对象、检查方、检查频次的一个重合度进行智能的统筹规避,然后生成一个总的一季度的行政检查计划。”

  在行政执法指挥中心,一个大屏幕正全量展示路桥涉企检查的情况。依托数字化应用,严格落实涉企检查计划统筹、综合查一次、亮码检查等要求,实现涉企检查全链条管理、全过程可溯、全方位评价。

  “目前我们通过省平台和地方平台,推动行政检查数据的全量归集,批准流程规范,计划有效统筹,过程全上平台,同时依托系统进行智能预警,有效阻断多头、重复、低质量的检查行为。”路桥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局长官利兵表示。

  2024年以来,全区开展综合查一次3815户次,跨部门综合监管率达45.79%,检查总量同比下降13.17%,企业满意度从81%提升至95%。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