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项 薇
“台州青年就业吐槽局”圆桌交流会、社区王者荣耀争霸赛、年终吐槽大会……今年以来,路北街道五洋社区以建设青年友好型社区为目标,精准瞄准辖区青年需求,开展了一系列别“young”活动,实现有爱社区与有为青年的双向奔赴。
社区来了大朋友
“哇,好可爱啊!”“平时灰蒙蒙的窨井盖一下子亮起来了!”日前,在五洋社区前的口袋公园,不少市民发现,原先光秃秃的花坛、窨井盖和公园小径上,都被画上了充满童趣的彩绘,大大的笑脸、小清新的风景画、憨态可掬的卡通……
“丙烯颜料要调浓些,这样上色才饱满。”“这边的渐变色需要自然过渡。”公园里,一群年轻人或席地而坐,或弓着腰半蹲在路边,一边在手机上看图片,一边拿起铅笔、丙烯颜料,打底、勾线、填色,画得认真。
“这些都是我们社区的年轻人,有志愿者、社区工作者,大家都没有绘画基础,都是找图片临摹,一笔一画用彩绘点亮口袋公园。”五洋社区党支部书记兼主任邵湛雅介绍说,为了社区新打造的“吾吖自然营”项目,这群年轻人在这里忙了一下午,本周末还将和社区的孩子们一起动手改造石头路,打造“昆虫王国”。
携手点亮身边的风景,是社区的大朋友给小朋友的一个惊喜。
“社区是青年的‘落脚点’,也是青年服务社会、大展拳脚的重要舞台,所以我们在社区活动中注入‘young’因子,为青年人在社区创业、社交、生活创造青春友好的氛围。”邵湛雅说,在人们印象中,社区多是中老年人活动的舞台,难见青年面孔。所以,社区要做的就是让青年一步步走进社区,从参与社区生活、组织社区活动到与社区相融,从而让大家看见“社区的年轻人在这里”。
如今,在五洋,越来越多的青年成为社区合伙人,加入社区公益志愿服务行列,开展了垃圾分类、公益市集、反诈宣传等各种志愿服务。在参与服务中,青年从社区生活的“参与者”转变为社区治理的“组织者”。
不要“宅”“躁”起来
每周二晚,五洋社区活动室的化妆镜前灯光璀璨,最受女孩子欢迎的美妆课堂如期而至,刚工作的职场菜鸟、忙里偷闲的全职宝妈都早早来报到。原来,今天的美学课堂专为化妆“小白”量身打造。
现场,化妆师从卸妆手法、护肤品顺序讲到“五分钟通勤妆”秘诀,以“少即是多”为理念,用海绵蛋演示如何轻薄上妆,用单色眼影盘打造立体眼型。“原来遮黑眼圈要先校正肤色,这些科学变美技巧比网红教程实用多了!”化妆“小白”周女士感慨道。
而每周三中午十二点半,舞蹈教室就会准时响起欢快旋律,上班族利用午休时间在此释放压力,感受舞蹈律动的魅力。
课程以“零基础也能跳”为特色,老师将专业舞蹈拆解成趣味口诀,从蒙古舞的硬肩柔臂到傣族舞的三道弯体态,手把手教给学员。
小林是周边银行的职员,趁着午休时间来“动一动”。虽然动作还不算标准,但她跟着教练学得认真。跳过新疆舞移颈动作后,小林笑称“颈椎病都要被治好了”。
课后,学员们举起手机,将午间舞蹈拍成短视频发布,配文“办公室到练功房只需五分钟”,吸引了周边写字楼白领纷纷加入,让民族舞的韵律成为CBD春日新时尚。
打破青年以“宅”为主题的社交生活圈,用青年热爱的方式吸引青年走入社区,这是五洋社区专为青年打造的活力充电站。
除了公益课程,在这里,青年们还可以一起做烘焙、一起体验萌宠咖啡,看看“呵呵喜剧”,在大笑中吐槽,15分钟青年乐活社交圈正在悄然形成。共同的兴趣爱好总能吸引到志同道合的朋友,而青年的生活也不再枯燥、精神文化世界得到满足。
就业,创业?来就对了
五洋社区成立于2014年,辖区内有4个小区,2个商务楼宇和2个商市场,户籍人口仅540人,常住人口8000余人。人口密度大、人员流动性强,其中青年占比高。
如何让这些青年留在路桥,留在社区?答案写在青年实实在在的感受里。
创业启动资金、产品展示平台、办公场所、专业指导……青年的创业路上,总是会面临着诸多困难。为此,通过前期摸排辖区青年就业创业意向,社区对接街道就业服务中心,为其精准匹配就业岗位,并为创业青年提供政策传达和解读。
“‘台州青年就业吐槽局’就是我们面向青年群体开展的就业交流会,通过圆桌吐槽的形式,面对面坦诚意向和需求,让我们的服务有的放矢。”邵湛雅补充道。
针对创业青年,五洋充分发挥社区合伙人的人脉、资源,通过共富市集、双创空间、创业指导团等力量,按照“集成+嵌入”的思路,融入创业陪跑、就业服务、青年夜校等功能,将对青年友好、让青年有感的创新创业服务触角延伸至基层社区,打造青年身边集创新创业、学习提升、社交互动等为一体的一站式进阶成长新地标。
“下阶段,我们将开展灯塔项目,与街道及相关部门合作,为青年提供技能培训、创业赋能等提升服务,让青年可以安心在社区创业、就业。”邵湛雅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