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传媒记者 罗浩榕
通讯员 梁小燕
“今天的班前晨会主题是安全,请各安全监督员依次汇报工艺标准的执行情况。”7月3日上午,在路桥河西未来社区项目工地现场,临时党支部书记、项目部总负责人王志鸿正在部署当天的施工注意事项。
项目推进到哪里,党组织就覆盖到哪里。河西未来社区项目临时党支部的成立正是路桥城建集团实施党建“三先三进”模式的一个缩影。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锦国介绍,路桥城建集团根据自身实际,推动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公司治理、职工需求深度融合,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国企高质量发展的特色之路。今年上半年已完成投资15.2亿元,同比增长70.79%,新开工1个市重点项目,多项重点任务取得突破性进展。
“三先”:
打造硬核发展引擎
7月4日上午8时,在龙头王未来社区项目现场,路桥城建集团总经理颜海坚正在给项目工作人员上工地廉洁微党课,提醒各参建单位紧紧系牢廉洁扣,务必将项目打造成老百姓满意的安居工程、放心工程。
走进工地上廉洁微党课是该集团党委“思想领先、行动率先、业绩争先”的“三先”机制在项目一线的生动实践。近年来,路桥城建集团持续开展“党风廉政教育进工地”活动,将最新政策传到一线,凝聚共识。定期组织“头脑风暴会”,鼓励员工提出优化工艺、节约成本等“金点子”;开展“红色能量补给站”活动,党员带头收集工作堵点,集体讨论解决方案,让党员思想领先从抽象要求变为具体行动,真正成为项目攻坚的“红色CPU”。
同时,路桥城建集团将党员先锋作用发挥与技术岗位、项目攻坚等工作充分融合,让党员行动率先、业绩争先,如开展“争创党员先锋岗”活动,推行绿色常规检查、黄色重点督导、红色专项攻坚”的“三色”工作机制,实施“1+3+N”党员包干制,即1名党员带领3名骨干联系N个班组,引导党员从“被动履职”转向“主动争先”,脱去“隐身衣”,最终实现党建与项目建设的双赢。
该集团还注重抓好年轻员工的廉洁教育,引导新入职员工扣好从业“第一粒扣子”。6月18日,通过对4名新员工开展廉洁教育培训、开展廉政知识测评等,帮助新员工打好岗前“预防针”,迈好从业“第一步”。
“三进”:
激活内生发展动力
河西未来社区项目临时党支部成立于2024年2月,党支部成员由建设单位路桥城建集团、代建单位绿城发展集团、施工单位天颂建设集团等有关负责人组成。
把支部建在工地上,让党旗飘在第一线,是路桥城建集团从成立之初就明确的重点。2017年7月,在南官大道南延工程建立第一个红色驿站,由一名党员站长带领现场管理人员开展工作。
“项目临时党支部其实是红色驿站的升级版,这是项目管理规范化和党建工作正规化的体现。”集团党建纪检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河西未来社区项目中,临时党支部通过设置党员先锋队,全力确保关键岗位有党员领着、关键时刻有党员顶着。项目启动时,党员带头认领技术攻关、安全监督、资金管理等关键岗位,攻克深基坑施工等难题,实现安全生产零事故、质量验收一次合格率100%、进度节点完成率100%。
这是该集团实施党建“进项目、进难题、进人心”三进模式的成效,通过推动管理下沉、服务前移,领导班子成员深入项目一线,现场办公解决施工难题;纪检部门全程监督,打造“廉洁工程”,进一步推动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的同频共振。
“‘三进’帮助我们解决了一些项目建设中的‘卡脖子’问题,让我们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干活更有劲头了。”木工班组的杨剑告诉记者。
张锦国介绍,下阶段将通过多维度推进,将“三先三进”党建工作法打造成集团高质量发展的“红色加速器”,每年在公司改革、民生实事、重点工程领域立项2个至3个重点任务,制定“需求、资源、服务”三张清单,精准对接各项需求,实现党建工作“软实力”向企业发展“硬支撑”的有效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