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桥233辆“小黄车”的“守护神”
2025-07-10 15:18:24 来源: 编辑:叶成

  □台传媒记者 应 鹏

  陈吉川是金清镇日升村村民,他身残志坚,先天腿部二级残疾,却努力学习修车技术,以残助残,只要残疾人机动轮椅车(以下简称“小黄车”)车主一个电话,无论多远都风雨无阻赶去免费维修,给车主们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现在每周一周二一大早,他都会骑着“小黄车”,开上一个小时左右从金清来到路桥区残疾人辅助器具维修服务中心,给遇到故障的车辆进行维修。陈吉川小时候得过小儿麻痹症,走路的时候一瘸一拐,尽管肢体有恙,但他从来不认为自己和健全人比有何异样,一身修车的本领,都是通过自学掌握的,这一干就是30多年。

  2017年,路桥区开展了“四小车”整治,499辆残疾人老款机动轮椅车全部交车,订购的200多辆新款“小黄车”陆续办理给个人,路桥区残联将办公楼北门改造成固定维修点,陈吉川就成了维修服务中心的“指定师傅”。

  这几年,随着这批车辆的逐渐老化,故障越来越多,车主们一有问题,就会打电话给陈吉川。这天上午,陈吉川正在维修中心干活时,来自螺洋的应女士打来电话,说自己的车辆发动不了了,抛锚在路上。陈吉川一边安慰她不要急,一边迅速处理完手头的活立即赶过去,在更换了火花塞后,应女士的车子暂时能开了,陈吉川叮嘱她慢慢把车辆开到维修中心,对车辆再进行一个全面检查。“现在车辆经常坏,多亏了川老师,不管多远,一个电话就来了,如果没有他,自己真的寸步难行。”

  现在“小黄车”的零部件厂家越来越少,很多零部件都已经很难买到了,他总是想尽办法,为车主们找到合适的配件。他说,自己也是残疾人,非常了解残疾人的困难,这些车辆就是他们的“腿”,能够帮助他们解决的,肯定会尽全力去做。遇到残疾人经济有困难,他除了免费维修外,甚至还会贴零部件的钱给对方。每次修车,他都匆匆地来,匆匆地去,不是埋头在车里,就是弯腰在车下,鲜有“露正脸”的时候,所以在这个圈子里,说起川老师,无不竖起大拇指。

  目前,陈吉川已为近千名残疾人提供4000余次服务,曾获得“浙江好人”“浙江省助残先进个人”等荣誉。2023年10月20日,杭州第四届亚洲残疾人运动会火炬传递到桐庐站,陈吉川成为第94棒火炬手,这是他一生的高光时刻。陈吉川十分珍惜这样的荣誉,他说,自己现在已经64岁了,腿脚的疼痛也在不断加剧,但是只要身体干得动,他就会把这项“使命”扛下去。

  路桥区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罗新生说,陈吉川是路桥区残疾人的先进典型,无论刮风下雨,还是白天黑夜,全区233辆“小黄车”哪里需要他,他就出现在哪里,有了他,这些肢体残疾人就好像拥有了第二双腿,成为他们的“守护神”。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