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卢伊扬
夏末秋初,走进螺洋街道,处处涌动着项目建设的热潮。机械轰鸣声中,工人们正在紧张施工,一座座现代化厂房拔地而起。在这里,一股强劲的“红色力量”正驱动着产业落地与城市更新全速前进。
党员攻坚当先锋
在老吉利区块项目建设现场,打桩机隆隆作响,工程车辆来往穿梭。这个总投资1.1亿元的特殊线束生产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中。项目负责人指着正在施工的场地介绍:“这里将建成现代化生产车间,主要生产车载自动驾驶、智能座舱等特殊线束,投产后年销售额预计超过2亿元。”
项目自今年6月开工以来,党组织就全程跟踪服务。现场设立的“党员责任岗”格外醒目,党员工程师们穿梭在施工一线,协调解决各类问题。从技术攻坚到施工衔接,党组织的身影无处不在,确保这一填补产业空白的项目早建成、早投产。
在豪达汽车配件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FAKRA全自动生产线正在高速运转。机械臂精准地完成一道道工序,偌大的车间里只有寥寥数名工人在运行监控设备。特殊线事业部设备主管尚鹏英自豪地说:“在党组织牵头成立的‘技术攻坚小组’助力下,这条生产线实现全天候运转,产能比过去提高了三倍以上。”
回忆起设备调试时的日日夜夜,尚鹏英感慨地说:“那段时间,党员技术骨干吃住在车间,连续奋战72小时解决技术难题。有了党员带头攻坚,确实不一样!”现在,这条生产线不仅实现了24小时不间断生产,更大幅节省了人工成本,产品质量稳定性也显著提升。
红色服务提速
螺洋街道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将党建工作与项目服务深度融合。针对亚太工业地块、原武术基地地块等重点项目,街道明确责任领导、组建“党员攻坚队”,成功破解了地下管线迁改、边坡治理等一批卡脖子难题。
“多亏了党员服务专员的帮助,我们才能提前三个月通电投产。”杰诚项目负责人握着党员服务专员的手连声道谢。在项目建设最关键时期,党员服务专员连续一周驻守现场,协调电力、规划等多个部门,为企业节省了大量时间成本。
“一企一员”服务机制让企业吃下了“定心丸”。从协助办理各项手续,到推动厂区周边配套设施建设,党员服务专员提供全程“陪跑”服务,用“红色温度”换来建设“加速度”。
在浙江力安电缆有限公司新项目建设现场,工人们正在安装钢结构厂房主体。公司董事长黄美芳站在工地前,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螺洋街道党组织的高效服务,帮助我们在老厂区空间不足、设备老旧的转型关键期,顺利实现新项目落地。今年上半年,我们已经实现产值1.53亿元。”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螺洋街道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3.7亿元,同比增长34.12%;制造业投资额10.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78%;规上工业增加值10.03亿元,同比增长28.14%,多项指标位居全区首位。这份亮眼的成绩单背后,是党建引领下项目建设与产业发展的同频共振。
眼下,螺洋街道继续以党建红引领发展红,聚焦保利凤栖未来社区、上保房地产开发等项目推进,紧盯上寺前工业园区、亚太区块等8宗在建工业项目。党员带头攻坚财富大道南延、东江河等政策处理扫尾工作,推进大南山片区低效用地整治,盘活工业用地260余亩。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将继续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配合做好老吉利工业园区建设,精准招引优质项目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