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全媒体记者 徐蒙 王恩兴)9月12日上午,我区召开“1187”涉企检查综合监管体系新闻发布会,详细回答了记者关于“分级分类检查制度具体是如何解决涉企检查多头重复、不精准的?”“未来对深化‘1187’涉企检查综合监管体系有哪些重点规划?”“螺洋街道作为路桥城市建设西进的‘主战场’,是如何运行‘1187’涉企检查综合监管体系的?”等问题。
据介绍,我区在“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和涉企全周期执法监管体系的基础上,推行预防性监管模式,在全省范围内率先通过“浙里办”构建企业一键提出“预约式”行政指导功能模块,并创新预约提示、组建指导服务队伍,多部门联合为企业提供全方位、专业化、精准化服务,实现“企业点单、平台派单、部门接单”,变事后检查为事前服务。自实施以来,累计办结线上预约指导服务225家次,解决难题199个。在12个重点领域制定行业自查自检清单,有效预防化解各类隐患问题。
路桥全域推进的分级检查制度,则是围绕风险、信用两个重点,形成“通用性+专业性”两类指标,从企业信用记录、守法情况、内部治理体系建设等通用型指标以及生态环保、应急消防等条线专业性标准,形成对企业评级的统一归集和精准画像,并按照“低、一般、中、高”风险评定结果,差异化制定检查计划,对信用好、风险低的企业,降低检查频次。对风险高、信用差的企业,重点盯牢,坚持严格的标准和要求。对逐步整改向好的企业,会及时调整评价等级,精准把握执法尺度和力度。我区分级分类检查制度实施以来,低风险企业检查一年同比检查总量下降26.1%,问题发现率提升15.37%,涉企检查的精准度和质效明显提升。
在路桥,执法既有力度,也有温度。我区聚焦执法方式单一、过罚不当等问题,坚持处罚教育相结合原则,全面应用“首违不罚+公益减罚+轻微速罚+学法轻罚”柔性执法方式。今年,全区各行政执法部门累计应用首违不罚、轻罚免罚1736次,其中,涉企案件230余件。全省首创包容救济联合会商制度,在法律框架内创设内控救济渠道,有效衔接裁量基准普适性和个案特殊性,组建多部门联合会商小组逐案会商研讨,为行政执法机关准确行使裁量权提供参考,实现执法当严则严、当宽则宽。目前,已形成典型案件11件。
下阶段,我区将在持续深化“1187”涉企检查综合监管体系,严格规范涉企执法的基础上,全面推进“法安民企”专项行动工作,助推构建民营企业安心经营、安全生产、安稳有序的法治化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