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地合作持续赋能泵业技术革新
恒金电驱动:为路桥智造开新路
2025-10-15 15:35:40 来源: 编辑:叶成

  □台传媒记者  沈海珠

  “目前联合研发项目组已经组建到位,正在攻克下一代泵用控制器的核心技术难题。”10月11日,浙江普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普汇电子”)董事长杨烨照指着实验室里的样机介绍,与路桥恒金电驱动有限公司(简称“恒金电驱动”)的合作正稳步推进,一旦技术落地,不仅能推动变频水泵行业控制器成本下降10%以上,还能提升深井泵等产品在恶劣工况下的稳定性与耐用性,填补行业技术短板。

  普汇电子与恒金电驱动的合作,标志着路桥区校地合作、赋能“智造”的新引擎正式启动。

  作为拥有400余家电机配套企业的产业高地,路桥区正全力破解传统制造业升级瓶颈,而今年4月成立的恒金电驱动,正是这场转型战役的关键落子。在该区科技局、区金投公司等部门推动下,这家由路桥区金投公司全资设立的国企平台,精准对接浙江大学黄晓艳教授团队——后者在高能量密度电摩电驱、低噪声泵用电机等领域的技术积累,与路桥“4+2+2”产业布局高度契合,一场“地方需升级、高校需落地”的双向奔赴就此成型。

  恒金电驱动总经理赵瑜坦言,恒金电驱动团队在前期密集走访中发现,中小企业不是不需要高端的技术服务,而是惧怕前期的技术投入风险高,研发成果却得不到持续维护。

  “比起‘一锤子买卖’的科创服务,我们更希望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这正是广大中小企业的心声。

  为此,恒金电驱动创新性地构建了“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市场牵引、专业运营”体系。它并非简单的技术转移,而是致力于构建可持续的创新生态。

  “以往的平台更重技术转移,轻团队培养,导致成果落地缺少工程迭代,出现‘水土不服’。”赵瑜分析,“我们的核心在于构建一个‘二维人才矩阵’,将高校团队的科研顶尖能力与本地技术运营团队的工程效率、市场洞察力深度融合,真正做到把专家的本领留在当地。”

  “共同研发,收益共享”的核心模式更让中小企业吃下“定心丸”。普汇电子只需支付少量研发启动资金,待成果产业化后,双方按约定分享降本增效收益。

  “这避免了‘一锤子买卖’,企业不用再担心研发风险和后续维护问题。”杨烨照坦言,“这种模式不仅分摊了我们的创新风险,更将恒金的利益与我们的长期发展深度绑定,确保了技术服务的持续性和有效性。”

  对于恒金电驱动自身而言,这种模式也倒逼其必须精准评估项目、锤炼过硬技术、建立成熟的市场化机制,从而实现作为一家市场化国企的“自我造血”与良性循环。

  如今,恒金电驱动聚焦高功率密度电摩电驱系统、高效低噪声泵用电机系统、超精密制造电机系统(基于AI的智能装备电机预测性维护)等方向,精准匹配本地产业需求,让路桥产业焕发新机。

  “我们计划在未来三年内面向区域发布多款开源通用电驱产品,通过硬件开源授权本地企业免费使用,从而从底层推动整个行业的技术水平提升,确保研发成果首先并最大程度地惠及本地产业链。”赵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