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您当前的位置 :路桥新闻网 > 教育 > 教育资讯 正文
小学语文教材大变脸 我省暂不使用
2016-02-24 16:38:39 来源: 编辑: 朱思颖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类似古人治家名言,以及人文历史知识等内容将被融入一套“国学范儿”十足的小学语文教材之中。

  一套定名为《维新小学语文》的教材,有望今年五六月份正式出版,之后有望在江西上饶、河北滦县、青海湟中等全国约20个课题实验区试用,北京的课题实验区为通州。

  那么,这套教材到底怎么样,又有什么样的特点?

  特点1

  国学范儿十足 讲历史关注文化脉络

  课题组执行主任张健介绍,为教材冠名“维新”,是引用《诗经·大雅》中的“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意在通过创新,打破现有的教学目标和模式。

  该套教材按六年学制编写,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全套12册。每册教材有6至7个单元,具体为国学、人文主题、诗词基础、华文文法、现当代文学、中国历史和写作。具体来看,每个单元有3至7篇文章,这些文章都是编写者精挑细选出来的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

  “国学范儿”也是这套教材的显著特点之一。张健介绍,在国学单元中,有孔子、孟子等的经典内容,分论君子、论人性等10个主题。比如论君子中,有“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等。

  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还尝试融入了历史知识。张健说,从二年级开始,每册教材将讲述一个朝代,从周朝、春秋战国一直讲到清朝。其中还改变了传统教材模式,从偏重于断代中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的串联,转为着重讲述一个历史时期中最辉煌的片段。

  例如讲述历时800年的周朝时,就关注于解释“以德治国,以礼治国”是其成为历史上最长久朝代的原因,讲述唐朝时则避开了众所周知的唐诗以及朝代的鼎盛繁荣,而是从唐朝的包容性来剖析文化脉络。

  特点2

  淡化字词句 融合德育和人格教育理念

  张健介绍,此套教材进行了学科整合,将语文、国学、历史、德育融为一体,以人文文化教育和文学艺术修养为主要教学目标,重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健全人格和文学艺术底蕴,淡化单纯注重对字、词、句的所谓标准化教学方式,实现“文以载道”的语文教育基本功能。

  同时,还注重融合德育以及西方人格教育理念,“例如小学一年级下册中,有一篇《学生规范》。”他说,与以往的学生守则不一样,该守则完全从人文的角度为小学生提出了必须遵守的生活学习12条准则。

  其中包括“所有作业必须自己完成”、“考试不作弊”、“小秘密可以告诉妈妈”、“女士优先”、“人人平等,不可轻视他人”等规范,每一项都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教材还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帮助孩子们理解诚信、同情、亲情、敬畏自然与生命等。

  “编写这套教材就是希望用哲学思想和人文精神塑造孩子们的良好人格。”张健希望,通过使用这套教材,能用优秀高雅的文学作品涵养并引导孩子们的精神境界。而教学的最终目标是给孩子“思想”“文化”和基本文学艺术修养,而非碎片化语文知识点。

  《维新小学语文》是小学语文教材最彻底的改版

  《维新小学语文》意在通过创新,打破既有教育的条条框框,是小学语文教材最彻底的改版,颠覆了传统教材的目标与模式,脱离了既有教育模式的窠臼。传统语文教材更多是与应试教育相对接,这受到不少专家学者的非议,如教材不注重对德育的培养,语文教育过度阐释,磨灭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传统语文教育受到应试教育的极大影响,变得很功利,不注重涵养学生人文气质,语文教学也沦为了唯分数论的奴隶等。

  《维新小学语文》则反其道而行之,其融通国学、人文、历史、德育为一体,重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健全人格和文学艺术底蕴,重在塑造孩子们的健全人格,引导并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维新小学语文》并不唯古与复古,其融会贯通中西方文化的精华,如教材中也融合了德育以及西方人格教育理念,比如提出了小学生生活学习的若干准则,如“人人平等,不可轻视他人”“考试不作弊”“所有作业必须自己完成”等,引进西方极为重视的诚信教育,而这正是中国传统教育所缺失的部分。

  这套教材最快在今年五六月份可正式出版发行,先只在部分地区的多个课题实验区试用。据了解,今后在教材推广前将组织专家对课题实验区教师进行培训,而后会再对教材进行修订,其间还会专门制作教师指导手册。

  值得关注的是,这套维新教材,并没能与现行考试评价体系对接。要让《维新小学语文》试点成功,并逐渐推广,进而对整个中小学语文教育体系起到促进与完善的作用,改变既有语文教育存在的弊病,更需要加快推进中高考改革,破除应试教育的不良影响,这才能让“维新版”语文教材“维新”成功,让其成功与考试评价体系无缝对接,才能有助于让教育回归育人的本质。

  暂不会进入浙江小学教堂

  记者联系教育部门得知,学生课堂选用什么教材有着严格的审批程序,目前来说,这套维新教材暂不会进入我省小学课堂。

  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实践硕导、杭州市教研员沈仁红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一套教材的取用推广关系着千秋万代的教育根基和走向,必须要从各个角度经过严格的论证,不能只抓某一个亮点在一方面吸引眼球。

  沈老师针对维新教材提出了自己的疑问:教材的基本要求就是近期适应时代发展,长远适应孩子身心发展,最后在历史的长河中经得起时代的检验。所以关于这件事情是要非常慎重的。《维新小学语文》是否做好了这样的准备?

  沈老师表示,初看《维新小学语文》还有明显不成熟。

  她说,这套新教材似乎拾了《开明国语课本》等民国教材的牙慧,但毕竟又不是民国教材,插图、绘画、人物形象应该是现时代的师生人物才合适。如果为了追求国学味而绘一些着长衫的师生在上面,这种浮在面上的学习不是太低级了吗?

  “另外,《维新小学语文》国学味有,但国语学的美感不够。譬如小花和过马路那些。既然是小朋友,不如来点童言童语‘小草要睡了,别去打扰它’之类的,让孩子在接受德育熏陶的同时,童心也得到充分的释放。”沈老师说。

  但是,沈老师表示,无论如何,这套《维新小学语文》的出版,将加快教材研究的步伐,推动教材改革,推动各界积极面对现如今教材的弊端问题。

  浙江省教研室副主任,兼省小学语文教研员滕春友,一直对小学语文教材颇有研究。

  滕老师表示,从目前的相关介绍看,这套教材的编写方向是对路的,因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突出历史文化经典,肯定有必要,目前语文教学改革正在做这件事。

  但教材无论是试用,还是选用,都是非常谨慎的事,学校的自主权不大,必须要由相关教育主管部门统一安排。

  杭州有小学校长提出,教材也许会影响教学的质量,但关键是学科检测与评价的科学性、稳定性与权威性。一味地在理念、教材等方面“推陈出新”,对一门成熟学科的教学而言是“折腾”。

  而业内人士认为,这套教材超越现有语文教育教学体系和评价方式,真正推广起来尚需时日。毕竟,一套新教材不仅需要一个周期的科学试用,更需要科学的教学评价方式、高水平师资力量以及考试制度改革等各方面配套,才能逐步推广。

  (综合浙江新闻、《钱江晚报》)

  策划 项 懿 执行 林蓓蕾 栏目编辑 项 懿 版式 刘慧华&梁 怡 校对 王 挺

分享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