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上寺前村:“三叶”促共富
2022-09-26 16:46:00 来源:台州日报 编辑:叶成

本报记者卢 昕

日前,路桥区螺洋街道上寺前村圣水寺水库周围建起了环绕步道和古色古香的凉亭,绿化也在逐步完善中。

“上寺前村的乌饭麻糍一直是远近闻名,加上今年清水蟠桃园的品牌打响了,来村里的游客就更多了,我们就想打造旅游景点,把人留住,创造更大的经济增长点。”上寺前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程香娇说。

在程香娇走马上任之前,上寺前村的集体产业只有厂房和村留地的出租,三瓜两枣,实在有限。于是,程香娇决定开发本村丰富的绿色资源,为村民增收。

上寺前村三面环山、郁郁葱葱,山上更有百米飞瀑和圣水寺水库,水质清甜,养分充足的沙性土壤,孕育了甘甜多汁的蟠桃、益气明目的乌饭麻糍和酸甜可口的杨梅等多种物产。

今年4月,通过整合全村的“农文旅”资源,上寺前村成立了共富工坊,将“蟠桃叶”“乌饭叶”“杨梅叶”这“三叶”变成村民们口袋里的财富,同时增强村集体产业的发展。

让蟠桃搭上“直播带货的快车”

上寺前村全村共227户人家,其中220户种植蟠桃。往年,村民们都是自己售卖,卖掉多少算多少。有些农户上了年纪,缺乏销路。

在共富工坊的带动下,与合作社、农户签订保底收购合同,打通销路,让村里的蟠桃特色产业搭上了直播带货的快车。

蟠桃季到来后,上寺前村联合路桥农商银行开展助农直播活动,泰隆银行等多家银行也联系村里购买了大量蟠桃。

村民罗昌云家中有4亩蟠桃林,往年积累了不少老客户,不过订购的数量还是有限,今年有助农直播帮忙带货,减轻了不少压力。“卖出去大概5000斤,要是再快一点1万斤都不成问题。”罗昌云表示,今年蟠桃四五万元的收入,还是比较满意的。

上寺前蟠桃的名气打响后,经常有客户联系程香娇。有个江西客户一次性就订购了600斤,程香娇听到消息后,赶紧发动农户采收桃子,组织村民帮忙分装、打包蟠桃,再进行发货。“每箱蟠桃10斤,售价90元。”程香娇说。

今年,程香娇已帮村里的农户卖了上万斤蟠桃,每亩增收2万元左右,全村全年蟠桃收益达到400万元。她对蟠桃产业的发展充满信心:“我们计划在明年注册商标,进一步树立‘上寺前蟠桃’的品牌形象。”

传承发扬乌饭麻糍的传统手艺

“吃了乌饭糕,蚊子不会咬”。农历四月初八做乌饭麻糍一向是台州人的传统。

自2020年起,上寺前村开始举办“乌饭麻糍”非遗文化节,累计吸引游客超万人。

程香娇作为第三代“乌饭麻糍”非遗文化传承人,从奶奶和姑姑的手中接过这份责任,至今已有10年。

“村里原来只有我一个人会做,做多了就分给村民们品尝,后来家家户户都参与进来。”程香娇笑着说,“我想着把乌饭麻糍卖出去,也是增加收入的一个办法,就号召女同志们来学习做乌饭麻糍的手艺。”

今年,程香娇收了8个“徒弟”,村民余雪君就是其中一个。“平时我在家里做帽子,时间比较自由。一听程书记要把手艺教给我们,马上就响应了。”余雪君说。

做乌饭麻糍,乌饭叶最关键。早上7点,程香娇就带着“徒弟”们上山采摘乌饭叶。上山3次,一次采摘大约200斤乌饭叶,又采购了1000多斤糯米,前期准备工作告一段落。

提前一周,大家伙就忙活起来,从清晨4点到下午5点。乌饭叶捣出汁液,发酵一夜,再把糯米浸泡其中,这一步完全依靠程香娇的经验。处理好的糯米蒸熟就能捣成麻糍,一共做了3800盒。

5月1日开始直播,到农历四月初八结束,一共直播了8天。乌饭麻糍的直播价格是5元/盒,最后8个参与的村民每人都分到了2000元。

让杨梅成为村民增收的“共富果”

“三叶”中的最后一叶,就是上寺前村世代都种植的杨梅,种植面积在两百亩以上。村里以前种的是本地杨梅和黑炭梅,现在基本上全部改种东魁杨梅。“东魁杨梅受欢迎,市场价格更高,可增加村民收入。”程香娇说。

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上寺前村出产的杨梅,个大核小,入口生津,品质极佳。待杨梅成熟,村民会拿到附近的杨梅市场去卖,很快就能销售一空。

为了进一步做好这篇共富文章,上寺前村计划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景观改造的基础上,通过整合串联蟠桃林、百米飞瀑、舀形水库、古驿道、圣水寺等景观,打造“共富采摘+非遗小吃+旅游”的休闲一日游线路。

“这些天赐的资源就是我们最大的财富。以‘三叶’为依托,共富工坊建设让上寺前的产业更加兴旺,生态更加宜居,村民更加富裕。”程香娇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