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路桥新闻网 > 这里赚 > 路桥商人 正文

——记浙江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

在“汽车梦”的实践中绽放青春

2013年12月18日 16:05:28 本报记者: 本刊特约记者 王复渝

    全球著名财经权威刊物《财富》2013 年发布榜单,浙江吉利控股集团以总营业收入245.5 亿美元,再次进入世界500 强,成为我国唯一凭“真本事”登榜的汽车制造企业。

    从企业草创开始,到跻身全球财富500 强,吉利只用了短短的26 年。无论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所有关注汽车领域的传媒都认为,吉利的异军突起,完全称得上是全球汽车行业中的一个“中国奇迹”。

    而创造这一奇迹的第一人,就是吉利汽车的创始人、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

    对人到中年的李书福来说,这26 年是他生命中最充满梦想、最富有活力、最敢于创新的岁月。他怀着近乎宗教般的热忱和虔诚,用一种许多人难以理解的勇气和执著,将人生最美好的年华奉献给了中国汽车工业。他用一幅幅波澜壮阔的青春画卷,生动地演绎了一个中国汽车人,是怎样为了“中国汽车梦”的实现而创榛辟莽、奋斗不止!

18 岁,萌生创业的美丽梦想

    李书福是从浙江沿海的农村走出来的。

    和大家一样,他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要树立远大志向,做一个对国家、对民族有用的人,为国家的繁荣作贡献。

    18 岁中学毕业,李书福用家里给的120 块钱,买了架海鸥牌相机,开始走村串户给人家拍照,一段时间后,他大概赚了1000 元。有了这笔钱作原始资金,他租了一间房子,开了个小照相馆。一年下来,赚了10000 多块钱。

    这个时期,台州当地的小五金生意很兴隆,做首饰等小五金需要用铜、金、银做原料,但这些原料国家在控制,个体户没地方去买。当时台州拆解业也发展起来,废旧市场中的废旧电器中含有大量的金、银、铜等,怎样把这些贵重金属提出来,是一门技术。李书福在从事照相时受定影液的启发,同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掌握了这项技术。从废电器中提取贵重金属,显然要比开照相馆赚的钱多,他就把照相馆关掉了,专门从事这项技术。

    这样到了1983 年,学他的人越来越多,废料涨价也越来越厉害,眼看这种业务赚不到多少钱了,他开始研究电冰箱零件的制作。后来,又与人合伙办起了“黄岩县石曲冰箱配件厂”、“黄岩县北极花电冰箱厂”,到了1989 年5 月,冰箱销售额已达到4000 多万元。北极花冰箱也成了当时国内冰箱行业的名牌产品。

    当时,由于对形势估摸不透,李书福把所有的厂房、设备无偿赠送给了当地政府,然后前往深圳大学读书。到了1991 年,他看到中央政策明确要继续支持乡镇企业的发展,就开始谋划怎样重整旗鼓。

    从深圳回到台州,李书福决定办一家装饰材料厂。通过艰苦的技术攻关,他们研发出了中国第一张镁铝曲板。这个产品投放市场后很受欢迎。后来又研发出铝塑板,也非常畅销,工厂日夜加班都来不及生产。装潢材料厂越办越好,政府也很支持,他们也越来越有信心,于是李书福决定进一步向新的生产领域发展,那就是他从小的愿望:造汽车。

    但是那时国家政策还没有放开。

    大车不准造就先造小车。李书福决定先向摩托车行业发起冲击。1992 年,“浙江吉利摩托车厂”的牌子终于挂出去了。他为工厂起名叫“吉利”,希望“吉利”给他的事业带来“大吉大利”。而吉利摩托车也确实给他们带来了吉利,特别是后来研发的国内第一台踏板式摩托车非常成功,1998 年产量达到35 万辆,不但占领了国内市场,还出口到22 个国家和地区。

“挪威的森林”不属于中国

    在成功进入摩托车行业后,李书福就死死地盯着汽车行业。因为改革开放后国外所有的汽车跨国公司,通过合资这个渠道全都进来了,国有汽车企业全都被他们“和平演变”了。看着满街外国品牌的轿车,他很不服气。他并不反对合资,但是他始终认为“挪威的森林”不属于中国,中国不能没有自己的汽车产业。

    1994 年,当吉利踏板式摩托车还卖得如火如荼之时,李书福又想到了造汽车,当地计经委一位领导警告他:国务院24 号令明确指出不再批准轿车项目。好心人提醒他,造“4 个轮子”的汽车与造“两个轮子”的摩托不是一回事,但他根本听不进去:“造汽车有什么神秘?不就是4 个轮子、两张沙发,加上一个铁壳嘛!”有人说吉利造车无异于跳楼,他说,“那就给我们一次跳楼的机会吧!”

    1997 年,李书福在出差途中听说四川有一家汽车厂即将倒闭,他立刻前往那家工厂,与厂方主管部门商谈股份合作办厂。结果双方一拍就合,签下合股生产汽车的协议,成立了四川省吉利汽车制造厂,后来又将厂搬到了台州。

    几经迂回曲折,李书福终于进入了汽车领域。

    造车过程中,困难真是难以计数,有许多次都快做不下去了。但他有个原则,就是对认准的事绝不退缩,因为他坚信他的选择是正确的。

    譬如,开始造汽车后碰到的第一个困难,就是缺乏人才。他翻遍摩托车厂的员工档案,除了3 个来自汽车厂的钣金工,他组成了包括他自己在内的7 人研发团队,开始了艰难的造车之路。尽管后来也把车造出来了,而且企业也逐步发展起来了,但一直缺少人才,因此在广泛延揽国内外汽车专家的同时,他下决心自己办学,培养汽车专业人才。到现在,研发线上工作的科技人员,他们自己培养的占了一半,生产线上的技术人员,百分之七十也来自他们自己的学校。

    在汽车生产刚有头绪的时候,他们几乎被另一个难题所击倒。当时汽车配置的是天津丰田生产的8A 发动机,当发动机需求成倍增长时,对方百般刁难:先是大幅提价,后是干脆停货。这个“下马威”让他懂得:中国人要造自己的车就一定要自主,别指望别人!他发誓要尽快拿出自己的发动机。经过无数次的试验,吉利牌发动机终于陆续问世。现在,他们甚至拿下了技术上处于“世界先进、中国领先”地位的CVVT 发动机。

    吉利眼下生产的所有车型,在C-NCAP 碰撞测验中都达到了五星、超五星的标准,帝豪EC7 在欧洲新车安全评鉴协会(E-NCAP)的碰撞测试中获得了四星的高分,赢得了E-NCAP 秘书长“中国汽车工业里程碑”的赞誉。吉利提出在碰撞安全上达到“保四星争五星”底线的要求已经成为现实。

因为有梦,用自主创新挑战“不可能”

    十多年前,吉利刚刚进入汽车领域。那时,国家多次启动自动变速箱项目均没成功,某外国汽车权威放言“中国人造不出自动变速箱”。但是,经过对有关自动变速箱研发情况的详细了解,李书福认为这个项目可以做。于是他一次又一次去请相关的专家到吉利来;给权,给钱,给人,经过3 年多的努力,投入上亿元的经费,耗费了110 台试验车,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和险阻,拥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自动变速箱终于研制成功。

    在李书福的决策经历中更为严峻、更为困难的,还是2007 年春天实施战略转型的决定。在这两年前,他发现世界经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且预计到会发生灾难。因此他警觉到吉利再也不能继续原有的经营路线,不能简单的依靠低成本打价格战,而是必须重视技术和品质,把以“价格优势”的战略转向以“安全技术领先、品质优秀、服务周到”的战略上来。

    实施这样的战略转型,当然困难重重。当时,老产品卖得还很火,要把老产品停下来,原有的生产线要全部推倒重来,损失至少要几个亿。更重要的是,企业的研发、技术、生产、销售、服务、管理、文化,都要进行改革、创新。而且,集团高层意见也不统一。但是,不及时实施战略转型,企业面临的危险会更大。因此,他只有痛下决心。

    从2007 年5 月开始,全面而深刻、动筋动骨的战略转型在全集团展开:宁波的远景车搬到湘潭生产,临海的老产品全部停产,用近两年的时间完成大规模的技术改造,形成新一代轿车的生产能力;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和新人培养力度,实现多重技术特别是安全技术方面的突破;全面革新销售体系和售后服务体系,完成多品牌、分渠道经营模式等等。

    由于战略转型初见成效,到2008 年金融危机爆发时,他们反而遇到了趁势扩张的机遇。收购澳大利亚自动变速器公司,就是很典型的例子:两年前他们跟对方配套自动变速箱,对方说来不及生产,根本没商量,两年以后却卖给他们了。

敢于“走出去”比“引进来”更重要

    吉利进入汽车领域后,李书福看到“梦想”分明就在前方,但是从他的脚下到梦想成真之间,似乎横着一道又一道难以跨越的天堑沟壑。近几年,世界各国都在关注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问题,他认为,别的行业“走出去”也许不是很急,但是中国汽车工业不行,一定要“想出去、敢出去、会出去”。因为汽车产品是世界产品,汽车技术是世界性技术,“闭门造车”绝对造不出好车。在全球经济越来越一体化的今天,后起的中国汽车工业,必须尽快走出国门。敢于“走出去”要比“引进来”更重要。

    因此,当全球金融危机突然降临时,吉利非但没有束手无策,反而感到庆幸,因为他们的科学分析被验证了,并抓住了这次千载难逢的机遇。

    1999 年,福特花64.5 亿美金收购了沃尔沃,2007年前后,沃尔沃公开挂牌出售,标价60 亿美元。当时,李书福提出45 亿美元的报价,对方一位负责人不屑一顾。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沃尔沃大幅贬值,这

是最好的并购时机,经过极为艰苦的谈判,最后他们只花了18 亿美元就把沃尔沃买了下来。

    除了并购沃尔沃,他们还成功完成了另外两项收购项目。

    对吉利在“走出去”中取得的成果,许多人总以“蛇吞象”来形容,但李书福认为,蛇就是蛇,象就是象,蛇永远也吞不了象。吉利能够成功参与国际并购,是因为她是一个中国企业,是中国的崛起、中国改革开放的政策给了吉利这样的历史性机遇,是党和政府的支持和关怀给了吉利这样的勇气。吉利的背后是威力无比的东方巨龙,是巨龙为吉利参与全球收购创造了条件和底气。

因为逐梦,对“人才培育”情有独钟

    李书福在进入汽车行业之前,曾反复思考过以前走过的路,有一个疑问始终在头脑中盘旋:他频繁地转行是因为竞争,如果进入汽车行业后,又有其他兄弟企业跟进竞争,他是否又要再次转行呢?围绕这个问题,他和他的同事进行反复研究,最后得出一个结论:只有在一个行业里始终走在领先地位,始终保持技术领先、品质领先、品牌领先、服务领先、全面领先,才能避免再次转行,才能保证可持续发展。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依靠人才。

    因此,他下定决心要在企业内推进“引进来、送出去、内部培养相结合”的人才战略。1997 年,吉利在浙江省临海市成立了第一所汽车工业学校;1999 年,又成立了浙江吉利技师学院;2000 年,在北京成立了吉利大学;2006 年又成立了浙江汽车职业技术学院;2007年在杭州成立了中国第一所民办研究生院——浙江汽车工程学院。

    吉利院校的创立,为企业自身和社会培育了一批又一批的专业技术人才,为吉利汽车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各个层次输送了大批技术骨干和领军人物。

    另外,他在请进来、送出去培养方面也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尝试,从美国、日本、韩国、德国、英国、澳大利亚、瑞典等国家请了不同专业方向的人才。在送出去培养方面,他把吉利的学生或员工送到英国、澳大利亚等吉利生产企业实习、工作,加速了吉利全球化人才的培养。

    李书福梦想着所有来自世界各地、四面八方的吉利人都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能够在吉利快乐工作、快乐生活。他大力推行“元动力工程”,提倡“责任文化”、“问题文化”,要求每一位员工都要敢于承担责任、善于发现问题,其落脚点就是希望通过员工素养的全面提升来实现企业竞争力的提升。他指出,“元动力”的“元”是指企业的元气,是企业生命体的力量源泉和核心要素,员工的心构成了企业的元气。他严厉告诫干部,“谁伤害了员工的心就是伤害了企业的元气”。

    先进的管理模式发挥出了强有力的激励作用,在宁波、在路桥、在湘潭,在吉利的各个生产基地,合理化建议、问题解决票雪片一样涌现;在研究院,在销售服务部门,在集团总部,各种促进企业发展的创意得到了空前的喷发。统计数字表明,近年来,仅仅普通员工通过合理化建议、问题解决票创造的效益就高达数亿元。

真诚的“汽车梦”赢得了社会的共同认可

    在他的创业生涯中,办冰箱厂也好,做装饰板材也好,转产摩托车也好,进军汽车领域也好,充满了来自各方的怀疑、非议、反对和讥讽。特别是对于造汽车,各种反对之声不绝于耳,甚至到了无日不在的地步。对此李书福始终抱持着宽容、谅解的态度。

    他的真诚不仅换得了舆论界的理解和同情,而且得到了省、市及中央部门各级领导的理解和支持,特别是在他们最需要的时候,这种宝贵的支持,至今他都无法忘记。

    令李书福最难忘的是1998 年8 月8 日的那个下线仪式。为了庆祝吉利“豪情”汽车在浙江临海的生产基地正式投产,他向全国发出了700 多张请柬。可是那天到了快10 点钟了还没有嘉宾前来。原因很简单,他们的汽车还没有拿到“准生证”,很多人不敢来。就在他极度失望的时候,当时的浙江省副省长叶荣宝出现在车间门口。省长的坐骑急驶300 多公里,从杭州驶到临海来参加他们的“豪情”下线仪式。当时对他的鼓励和支持,简直无法用言语来形容。

    另一次同样令李书福难以忘怀的是,1999 年,当时的国家计委主任曾培炎到吉利考察的时候,李书福向他提出正式造汽车的要求。李书福说,请国家允许民营企业造车,允许民营企业家做梦,请给我们尝试的机会。他说了很多,曾培炎静静地听,最后说了一句话。曾培炎说:“我不反对你们造车。”就是这句话让李书福看到了希望,坚定了造车的意志。

    像这样令人难忘的人与事,在他追逐梦想的实践中还有许多许多。这些故事已成为他的生命的有机组成部分,时时滋润着他的事业、他的理想。

    李书福,这位中国改革开放中涌现出来的企业家,怀着“让世界充满吉利”的志向,怀着“粉碎自己来成就这一个美丽追求”的信念,用26 年火热的青春,将一家小小的中国作坊打造成为全球瞩目的世界500 强企业。

    这确实是世界汽车领域的奇迹。

    而这一奇迹注定将延续下去。

    因为有李书福。

    因为有吉利。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