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您当前的位置 :路桥新闻网 > 这里玩 > 旅游资讯 正文
寻找邮亭古驿
2014-10-17 15:53:12 来源: 编辑: 盛栋磊
  □本报记者 徐诗玥 金珍娇 文/摄

  许多古老的故事或是有历史沉淀的地方,总会有个别致的名字。“邮亭古驿”,就印了这个说法。由老街自北向南过了河西,折个弯再踏过福星桥,便是邮亭社区了。

  据资料记载,取名邮亭,大概是因为汉朝时,“邮”是专门用来称呼那些短途的步行传令方式,而管理这种短途步行投递公文书信的机构,即为“邮亭”。到了魏晋南北朝,“传”和“亭”逐渐统一为驿站制度,隋唐时,“驿”更是代替了所有的“邮”、“亭”、“传”。

  邮亭背后,蕴藏着一段蔡德懋聚集义军抗倭的英雄故事。明嘉靖年间,邮亭人蔡德懋聚集义军抗倭,擒斩倭首十名。倭寇焚烧蔡家及居民房屋,蔡德懋亦战死。为了纪念他,当地百姓重建邮亭,并改名为“福星亭”。

  与邮亭古驿的历史紧密相连的,还有邮亭庙,也就是中镇庙。据《路桥志略》记载:“邮亭庙曰中镇庙,以居两河之中,古名卷洞桥侧,祀全俨。”庙志传说中,元末明初福建泉州的全俨家境贫寒,小时候一边帮父亲打渔,一边刻苦读书,几经发奋,考取了功名。就在他北上就职,途经新安(古时路桥称新安)时,恰逢当地流行罕见瘟疫。熟谙医术的全俨不忍看到黎民遭灾的惨状,于是决定先留下来给百姓治病,再去赴任。

  全俨领导新安百姓与瘟疫抗争,完全置个人安危于不顾,日夜辗转于病人与药铺之间,慷慨解囊为穷苦百姓抓药。所带钱财用尽之后,他又亲自翻山越岭去采药。一个又一个病人被全俨从死亡线上抢救回来,而他却因染病多日无暇医治猝然死去。

  后来,明太祖朱元璋为了巩固基业,表彰“为民功臣者”,新安各界绅士名人纷纷联名上书,举荐全俨为“救民献身”的英雄,经知府巡抚审核,在邮亭建起中镇庙以纪念全俨。每年农历十二月廿四(全俨的寿诞),十里八村的老百姓都来焚香点炷,香火一直从庙门口烧到百米外的牌坊。

  另外,据老人们回忆,大概是在1958年,中镇庙被改建成了电影院。庙里的石柱子被移到了南山寺、大王庙等寺庙。十几年后,电影院旁的麻袋厂倒闭了,群众凑起钱来买下厂房,又把庙主的像移了进去,每逢重大日子,附近的居民就会前来祭拜。

  如今,承载着那个年代居民欢笑的老电影院已不复存在,中镇庙也在一批热心人士的捐助下得到修缮。如今,抛开簇新恢弘的外衣,颇具气势的新庙似乎已失去了原本沧桑的本色。

 

分享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