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路桥新闻网 > 乡镇联播 > 螺洋街道 > 三十周年 正文
余纪炎:让地平线上冒出“开开”的人
2008年07月16日 09:07:12     中国路桥新闻网
    只要不出差,一碗素面、一杯白开水就是午餐。他讲话犀利爽脆、办事雷厉风行……余纪炎是一个很典型的台州企业家,台州人那种独特的“崇尚气节、求真务实”的硬气时不时就冒了出来。对他来说,只要是认准的事情,非做到底不可,十头牛也拉不回来。他敢冒险:只要有一分成功的希望,就会尽十分的努力。于是,从最初的在黄河岸边做小工起步,余纪炎如今拥有了一家获省著名商标的企业——中国·开开电缆有限公司。

    余纪炎又不完全像是一个台州企业家。长期在外闯荡,他待人随和,但却总给人一种雾里看花的感觉,就如同水,看似平淡,却总是在平淡中给人带来惊喜与意外。

    创业:一个磨难的过程
    和大多数的台州商人一样,余纪炎的创业也开始于小打小闹。1986年,18岁的余纪炎在去广州的长途火车上听一位江西的同路人说江西的废旧变压器、电线便宜。于是凭着偶遇者的一封信,他就揣着好不容易借来的几千元钱孤身跑到了南昌。坐了几天的火车,把江西的废塑料贩到台州,再将台州的电线卖到江西。因为卖电线对电线有了了解,1988年,他便自己办厂生产电线。没有品牌产品无人问津,他就花3.7万元的代价向上海市蔡路电线电缆厂买下了开开商标,成立了上海市蔡路电线电缆厂一分厂。企业发展了,他便参加了各种认证活动,一个认证下来,余纪炎自己也成了这方面的行家。20年来,余纪炎以可靠的产品质量和极具竞争力的价格,赢得了用户的信任和依赖,“开开”品牌在市场上赢得了很好的信誉。余纪炎决定推出自主品牌,成立了专业生产“开开”牌电线电缆的现代股份制企业浙江开开电缆有限公司。2006年初,“开开”又被评为浙江省著名商标。

    创业算是一路顺风,做到现在已近10亿规模。在别人眼中,这是余纪炎的运气。而在余眼中,是自己在理想与现实间游走的意外与幸运。余纪炎坦言,办厂的过程中,他也遇到了不少磨难,但这对企业来说,其实都是有好处的,就看你怎样去汲取经验与教训。

  真诚:引来凤栖梧桐树
    余纪炎最初的梦想只是用自己赚到的钱来获得周围人的尊重。如今公司越来越大,余纪炎越来越意识到人才的重要。为了吸引一位心仪的人才,余纪炎可以在一年的时间内反反复复地做工作,直至对方接受“开开”。作为一个有着丰富管理经验的职业经理人,曾经在法国留学的刘弋告诉我们,起先开开电缆,甚至于不少台州企业都不在她的选择范围内。然而在长达数月的多次接触后,她选择了开开电缆,来到了台州。电缆行业的发展前景吸引了她。更重要的是,作为企业的掌舵人,余纪炎所表现出的人格魅力、战略眼光以及他对管理的开放度都令她信服。她相信在这样一位企业家的带领下,未来的“开开”必将战胜困难,踏上坦途。如今,“开开”的众多高层管理人员中,只有两位是台州人,其他的全都来自外地。

    吸纳的过程也是一个磨合的过程。当一个外来的经理人来到“开开”,不可避免地与“开开”原有的企业文化产生了碰撞。他们甚至还与余纪炎产生激烈的争吵,争吵之后,“开开”的企业管理却更完善了。余纪炎坦言,他的用人哲学是:“保持每个人的个性,把不同个性的人融合到的团队,这样才是最具战斗力的团队。”

    余纪炎允许他的管理者犯错,他觉得管理者犯错是一个过程。他曾经在高层例会上举过一个很朴素的例子,比如5000米跑步,要求在两小时内跑到终点,这个过程中可能会摔倒,可能会扭伤,可能还有别的事情,但你最终跑到终点了,于是所有的挫折、失败便只是一个过程。余纪炎不会因为计划实施过程中的某些过失而否认整个计划。

    在“开开”很多员工心目中,余纪炎就是一位宽容、正直、坚毅、儒雅的领导,对人十分随和,但余纪炎却认为自己大事坚决,小事柔性:“我实际上是一个很倔强的人,比较执著和刚性。我要是作出决定的时候,没有人能阻挡我。但我在很多小事上愿意妥协。”

    他是个有速度的人
    “他是一个有速度的人”,追随他多年的副总经理王伟说。余纪炎很忙,他要去参加国际著名的展销会,他要到全国的销售市场了解信息,他还要到北京、上海、杭州的一些知名大学接受培训。他觉得,“开开”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关键的时刻,未来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己对信息的把握的速度,他追求速度。

    20年的创业,使余纪炎必然成为一个很现实的人,他明白不切实际的空想会带来怎样的恶果。余纪炎经常收集国内外成功企业的资料,组织大家学习。但是他又经常讲,别人好的经验,“开开”可以去学习、去观摩,但是“开开”还是要走自己的路。余总相信各个不同行业有不同行业的特色,不同企业有不同企业的特色,“开开”不能、也不可以照搬抄袭。

    为了获取信息,余纪炎成了网虫,一有空就在网上不停搜索。就国际的电线电缆行业而言,中国的电缆企业不起眼,而在实力普遍较强的欧洲就有4000多家电缆企业,这里边有上百年历史的接近2000家。他们靠什么生存发展?余纪炎去调查,他参加了迪拜的展览会,然后通过网络去寻找前沿的信息资料,他得出的结果是,他们能够生存,是因为他们能做专做精。比方说,他在某一个或者某一类产品中,他或者做到最前沿,或者他做到最好,他做到成本最低、质量最稳定等等,这是他们的特色。于是,余总调整了他的整个发展战略。就是说,我们至少目前的方向是做专、做精、做高科技,而不是做大做强。他甚至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引导国内的同类企业、消费者走上更科学的生产与消费之路。

    为了这个目标,余纪炎投资数百万成立了自己的研发中心,从四川请来了专家,并把很大一部分精力放在亲自组织专门人员搜集国际、国内电力电缆的信息,最大限度地储备项目上,他正以百米冲刺的速度把“开开”打造成全国最专业、最前沿的电缆企业。

来源: 浙江工人日报  作者:  编辑: 项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