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路桥新闻网 > 乡镇联播 > 峰江街道  > 动态 正文
峰江街道党员发展情况浅析
2009年12月30日 16:16:01     中国路桥新闻网

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进一步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素质是坚持党对农村工作领导的重要一环。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的组织基础,是农村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肩负着重要职责,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党组织所处的社会环境、所承担的任务和工作方法也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党员个人的活动方式和活动范围也与以往大不相同。而当前农村基层组织的党建工作还很不完善,面临着很多新情况和新困难,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不到发挥,党组织无法带领村民脱贫致富,干群关系紧张……这都不是一个成熟的国家,成熟的政党应该有的面貌。

当前峰江街道党政建设现状

  峰江街道已建有89个党组织,共有中共党员1630名,其中行政党组织有10个,村居党组织有34个,其余45个为企事业单位当组织。年龄结构失衡,有老龄化趋势现象,文化程度良好,青年党员大部分都能达到大专文化水平,女性党员人数相对偏少,结构比例失调是农村基层党员队伍的显著特点。一是从年龄结构看:全街道1630名党员中,60岁以上389名占23.9%,55-59岁120名占7.47%,46-54岁282名占17.3%,36-45岁327名占20.1%,26-35岁324名占19.9%,25岁以下有188名,占11.5%。二是从文化结构看:大学本科及以上文化170名占10.4%,大专文化166名占10.2%,中专文化112名占6.9%,高中文化267名占16.4%,初中文化480名占29.4%,小学文化435名占26.7%;三是从性别比例看,男性党员有1304名占80%,女性党员有356名占20%左右,男女比例正好为4:1。
  
2009年峰江街道共发展党员40人。从性别、年龄、文化结构及构成情况看:发展女党员4人,占发展数的11.58%。35岁及以下3人,占发展数的8.85%; 36岁至59岁5人,占发展数的18.15%。大学本科学历的13人,占发展数的7.88%;大学专科5人,占发展数的25%;中专2人,占发展数的10.27%;高中、中专0人,占发展数的10.62%;初中及以下的4人,占发展数的46.23%。在岗职工7人,占发展数的36.64%。农牧渔民1人,占发展数的63.36%。发展生产、工作一线的党员9人,占发展党员总数的100%。在发展的新党员中,经团组织“推优”的31人,占发展数的10.62%。从以上数据看出,一是发展青年党员人数减少,发展35岁及以下的青年党员比上年同期减少7.12个百分点;二是我县注重在生产、工作一线发展党员;三是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党员比例上升,在2009年发展的党员中,具有大学本科学历的比上年同期增长1.8个百分点,大学专科学历的比上年同期增长1.81个百分点。

主要经验和做法
       
近几年,我街道坚持发展党员工作“十六字”方针,建立健全规范发展党员工作机制,认真执行发展党员公示、审查、票决和责任追究制,提高了农村新发展党员的质量。特别是紧紧围绕新发展党员“四个以上”目标,建立区街道村“三级共培”机制,从根本上解决少数地方和行业党的力量分布不合理的问题,较好地实现了街道党员队伍结构的进一步优化,防止了3年以上未发展党员的农村党支部的出现。
      1、健全工作保障机制,夯实发展党员工作平台。一是加强宏观领导。街道党委切实加强对发展党员工作的宏观领导和具体指导,结合新形势新要求,认真制定完善了发展党员工作规划。二是加强支部建设。注重深化基层党组织的内在活力,狠抓基层领导班子建设,整顿后进支部,健全党的组织生活,创新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措施,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吸引力,为发展党员工作提供了良好基础。
       2、健全培养教育机制,增强党员队伍后备力量。坚持把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管理作为发展党员工作的关键环节来抓,切实扩大党员后备来源,着力建设一支数量稳定、充满活力的入党积极分子队伍。2009年经团组织“推优”入党共31人,占全年发展党员数的10.62%。
      3、健全审批管理机制,严格党员发展质量要求。在发展党员工作中,我们始终着眼于保持党的先进性,坚持质量重于数量的原则,严格按照党章规定的党员标准审批和发展党员。
       三、当前我街道党员发展存在问题
       近年来,我街道党员发展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仍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和困难,这些问题和困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农村党员结构有待优化。一是队伍老龄化问题较为突出。目前,街道46岁以上的农村党员有791人,占总数的48.6%,其中,46岁至54岁的有282人,占总数的17.3%;55岁至59岁的120人,占7.4%;60岁及以上的389人,占23.9%。二是年龄结构两极分化严重。街道党员年龄结构仍向两个极端发展,35岁及以下青年党员和60岁及以上老龄党员所占比例较大,说明一方面我街道在注重发展党员年轻化方面取得了实效,另一方面是党员老龄化仍较突出。当然,从总体上来看,街道党员的年龄结构正逐步趋向合理。三是党员整体文化素质偏低。街道农村党员队伍文化结构有所改善,尤其是学历水平的不断提高,反映出我街道农村党员队伍整体素质的不断提升;但同时,虽然街道初中及以下学历党员所占比例有所减少,但其所占比例仍较大,整体文化素质仍然偏低。
      2、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不够强,群众入党热情不够高。部分群众向党组织靠拢的积极性不高,个别村党支部入党积极分子很少,党员后备来源趋于断层。
      3、新党员发展质量要求偏差。在新党员的发展工作中,少数农村党支部责任意识不够强,仍然存在着忽视质量、应付了事的问题,特别是少数党务工作人员存在责任意识不强、业务知识不熟、操作程序不懂的现象。有的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流于形式,措施不力;有的对发展对象的入党动机和政治表现缺乏必要的考察;有的在审批时把关不严。
       四、当前街道党员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
       当前街道党员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不能简单的归结为体制或工作原因,而是在时代不断变革过程中衍生出来的深层次问题。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解放思想程度不够高。一些村居没有把农村党员发展工作摆上应有的位置,研究不够,指导不力,有的党员干部认为现在搞市场经济,是个人显能耐、露本事的时期,村支书的作用主要是守好摊子、维持好“班子”,保证工作不出岔子、村里不出乱子就行了,满足于维持现有状态,不求发展,更不愿追求和接受新知识、新方法、新经验,创新动机不足,不愿承担风险,思想保守,无所作为。有的村干部思想拘泥于传统思维框架,抓农村党员发展工作靠老经验办事情,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村党员发展工作没有超前眼光,没有长远打算,工作被动应付,得过且过。这些因素导致了党员发展中新鲜血液注入不足,从而形成农村党员结构不够优化的局面。
      2、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和党组织活力不足,战斗力下降。一是党员素质参差不齐,不同程度影响了党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一些老党员组织纪律意识弱化,对群众入党积极性造成影响;少数党员在工作、思想、作风等方面出现滑坡,作风散漫,大错不犯,小错不断,没有把自己看作一名党员,更没有按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规范自己的行为。党员上访闹事,党员私占宅基地,党员打架骂人不时发生。所有这些,都不同程度削弱了党在基层群众中的威信,使少数群众产生信任危机,削弱了基层党组织的号召力和凝聚力。二是基层党组织思想政治工作薄弱。在市场经济深入向前发展的形势下,部分基层党组织思想政治工作薄弱,部分群众价值观出现偏差,无私奉献的精神弱化,讲“实惠”、“图享受”的思想占有一定市场,政治上不求进取。三是由于少数党员模范作用发挥差,甚至以权谋私,搞不正之风,使党的形象受到影响,一些群众产生失望和困惑情绪,争取入党的热情不高。
       3、党员发展难度大,后续力量匮乏。一是由于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大多数农村青年不安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产生活方式,加之部分基层党组织对青年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缺失和受少数宗旨意识淡化、不讲组织原则的党员影响,部分农村青年对党组织的认识不够全面,入党积极性减退,致使在青年中发展党员困难较大。 二是部分有经济头脑的致富能手认为入党后要参加一些集中教育学习活动,经常开会,怕影响生产和经营,对入党有畏难情绪,致使在致富能手中发展党员有一定难度。三是党的宣传阵地、载体作用不够突出,影响力弱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人们的思想境界、价值观念的转变,往往存在重经济,轻党建的现象,表现在态度上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

       五、有关对策和思路
       1、不断创新工作机制,注重改善党员结构。一要坚持合理规划,做到科学发展。要重点向优秀青年倾斜、向优秀经济能人倾斜和向党的力量薄弱的地方倾斜,注重改善党员队伍的结构和分布。要指导各基层党组织结合实际,认真制定发展党员工作计划,确定合理的发展规模,保持均衡发展,防止和避免突击发展、长期不发展和发展数量大起大落等不正常现象发生。二要狠抓薄弱环节,优化工作格局。要加强对新形势、新情况和新问题的研究,特别是要着眼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积极创新和推进发展党员工作。进一步抓好“四个培养”工作,注重把致富带头人、复退军人和大中专毕业生中的优秀人才吸收到党内来。建立健全区、街道、村(居)三级培训机制,抓好积极分子队伍建设,建立一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稳定的入党积极分子队伍。积极探索在农村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中培养发展党员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充分利用外出流动人员在信息、技术、资金等方面的优势,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挥积极作用。加大工作督促力度,突出解决党员年龄老化问题比较突出、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严重滞后的村如何做好发展党员工作的问题。三要严格制度管理,提高工作质量。要始终坚持质量重于数量的原则,认真执行发展党员公示、审查、票决和责任追究等制度,确保新发展党员的质量。要严格遵守发展党员工作纪律,坚持按照规定程序审批和发展党员。对未列入入党积极分子名册和年度发展计划的,当年一律不予审批发展。要切实加强对发展党员工作的领导,抓好业务学习培训,进一步提高发展党员工作水平。
      2、正确处理四个关系,注重把好党员入口。一是正确处理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的关系。在新的形势下,吸收那些有知识、有能力、业务素质好的优秀分子入党,但这决不意味着可以忽视政治素质和思想品质。在发展党员工作中,要始终注重考察发展对象的政治素质、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既要反对只看业务能力和社会声望,忽视政治素质的倾向,又要防止那种脱离经济工作和业务能力空洞强调政治素质的倾向。二是正确处理数量和质量的关系。兵不在多而在精,要始终坚持质量第一,数量服从质量的原则,自觉克服和避免因强调数量而“分指标、卡比例”的错误做法和因强调质量而“停止发展”或“控制发展”的倾向。三是正确处理培养与发展的关系。加强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是做好发展党员工作的基础,只有切实提高了入党积极分子的质量,才能确保新党员的质量。如果仅靠入党积极分子自然成长,党组织不去主动培养教育,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就不可能尽快成长起来。因此,必须把发展党员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上,坚决克服那种轻培养、重发展的倾向。四是正确处理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在工作中,提出年龄和文化要求是必要的,但在执行中,我们不能搞绝对化“一刀切”,一方面要强调新党员的年龄、文化结构,另一方面,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将那些虽然学历较低,但有带领群众致富的热情和能力,年龄虽然较大,但确已具备党员条件的同志,及时吸收到党内来。
      3、切实强化监督管理,注重防范不正之风。要注重对发展党员工作进行经常性的检查指导,抓苗头、抓倾向,防范和查处不正之风,及时预防个别基层党的干部利用手中权力,弄虚作假,违纪发展或打击报复、压制入党积极分子等现象的发生。一是强化组织监督。坚持由上级党委派人列席下级党组织发展新党员的支部大会,不给弄虚作假的人以可乘之机。二是实行群众监督。提高发展党员工作的透明度,解决发展党员工作中纳亲纳派的问题,要求农村党组织在发展党员工作中,严格执行发展党员公示制,坚持做到发展对象公开、发展程序公开,广泛征求党内外群众意见,接受党内外群众监督。三是严肃党的纪律。凡是发展党员违反组织原则、以权谋私或弄虚作假的,一经发现严肃处理;凡是违反有关程序发展的党员,一律不予承认。与此同时,要认真开展党员民主评议,对违反党的纪律,不履行党员义务,已经失去党员资格的党员,要坚决清除出党,畅通“出口”,保持党员队伍的纯洁性和先进性。
         4、充分发挥党员作用,增强党员“双带”能力。一是认真落实“三培养”措施,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工作,着力把党员培养成经济能人,把经济能人培养成党员,使党员队伍整体素质得到提高,增强带头致富的能力。同时,在农村党员教育经费的拨付标准上,建议各级财政给予适当提高,确保农村党员教育工作顺利开展。二是加大农村党员在项目和扶贫资金的受益程度,逐步提高党员的带头致富能力。一方面要从每年的项目安排中切块重点向党员倾斜,另一方面可在贴息贷款发放中,拿出部分资金专门扶持党员,并从财政拿出部分资金加大贴息力度。通过项目和资金的扶持,使部分农村党员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先富起来,并逐步带领广大党员、人民群众共同富裕。(丁洁)

来源: 中国路桥新闻网  作者:  编辑: 项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