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路桥新闻网 > 乡镇联播 > 路北街道 > 动态 正文
村留地变“聚宝盆”
2010年03月26日 15:03:11     中国路桥新闻网

    “我们村利用过渡性集体留地建造了临时标准厂房,使得村集体收入每年增了210万元。”只要一说起村集体留地开发利用,路北街道士岙村的干部群众们就情不自禁地高兴。

    在城市化建设的进程中,路北街道大部分村的田地被征用,按照政策,会留一部分村留地给所在村来经营,发展村集体经济。但是,对村集体留地的开发利用,是追求短期效益还是从可持续的眼光去另谋发展?对此,各村自有对策,“养地生财”。

    在街道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洋叶村率先开发,自行拆除南官大道西侧6亩集体留地上的洗车场等违章建筑,建造了三层钢结构房屋,引进了“兰桂坊”大酒店,不但使村集体经济收入年增100万元,而且彻底改变了该区块“脏、乱、差”现象,使之成了南官大道的一大亮点,村民们也纷纷拍手称好。

    去年,初尝“养地生财”甜头的洋叶村又将位于商海街与腾达路东南角的16亩集体留地,以竞标的形式招租,经过激烈竞争,最终以年租金700万元落锤,创下路北街道临时建筑地块的“地王”。  

    有了洋叶村的范本,洋官、士岙、三山等村纷纷效仿。洋官村将临数码城西侧的集体留地开发,在街道的帮助下,采用“长规划、短安排”的方式建造了临时商铺,现年收入达120万元。三山村利用11亩集体留地,建造了7000平方米的临时商业用房,土地年收入达60万元,壮大了集体经济。

    其他村也积极通过自主开发、合作开发等多种方式,开发建成了工业标准厂房、商贸超市、商住办综合楼等。这样一来,既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保障了村民的基本权益,也促进了中心城市建设,丰盈了城市形象。这不,地段位置优越、集体经济较好的赵王、下宅於、前蔡、管淋等村,实行自主开发的方式,利用集体资金建造了大楼出租。而一些集体经济相对薄弱的村,则采取合作开发方式,如三角陈村38亩集体留地W-3地块,地段优势好,该村采取合作开发的形式,要求开发商无偿返还23000平方米的商铺,按成本价返还100个地下车位,补偿土地费3000万元,这些都将为村里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

来源:  作者:  编辑: 项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