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路桥新闻网 >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 寻根之旅 > 台州老话总 正文
台州老话(十一)
2010年11月26日 09:58:06     中国路桥新闻网

吃到六十六,事件呒学熟----这句老话是讲做人要不断学习,吃到老学到老。孔子讲:“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踰矩”。意思是人到三十岁,对事物的分析见解,如学步的小人一样,刚刚能站立。到达四十岁才能不被别人哄惑,到五十岁时才知道什么事合乎天理,到六十岁时经验比较丰富了,能够耳听别人讲的话,知道哪个对个哪错。但还没有达到七十岁时能准确无误地从心所欲不踰越规矩的熟练程度。我们的前人认为孔子是圣人,他亦如此谦虚,结合自己的人生历程,到六十五、六时的的确还有许多事不明瞭,呒学熟,因此总结出这句话“吃得六十六,事件呒学熟”。

吩咐落棺材,屍骨卖铜钿----讲过去有个财主是刻薄成家,挣得一份家业。平时吝啬成性,不用半个铜钿。他有四个儿子,都已成家,老财主临死弥留之际,把四个儿子叫到床前,吩咐落棺材。他问长子:我死后你怎样安排我的后事?大儿子讲:老爸苦一世,我应该给你风光大葬,请僧道超渡……。财主摇头讲呒用。问老二:你怎样处理?老二讲:老爸节省的,我买山板汤、狗头碰棺材,不用鼓号……。财主摇手也讲呒用。老三讲:我给老爸蒿荐筒包起,我四兄弟自扛,捞一个窟埋掉就是。他父亲还是讲呒用。老四讲:我明白了,老爸的意思是现在正值冬季种草季节,猪骨头化骨灰伴草子能卖高价,我准备将你屍体化掉,掺杂在猪骨头里卖出去,这样我们不需要化费丧葬铜钿,还能搞点收入。财主点点头讲小儿子算子精,并且嘱咐一定要儿子亲自去卖,收现钿,千万不能卖与前村阿二,他是赊帐,以后他会赖帐的。后人根据这个故事编出“吩咐落棺材,屍骨卖铜钿”的老话。

油菜花黄,狗肉生糖----目前是油菜花黄季节,也是吃狗肉最好的时候。我们有两千多年养狗的习惯。狗不但有守卫作用,而且食用价值很高。他是家畜,本来地位还在猪之上。二千多年前就有屠狗的职业。汉高祖刘邦的连襟樊哙就是屠狗出身。《汉书樊哙传》载:哙,沛人也,以屠狗为事。当年有专业的屠狗师,可见当时吃狗肉的盛况。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狗肉有安五脏,轻身益气、宜肾、补胃、暖腰、补五劳七伤的作用,狗粪还有解毒的妙用。

抗日战争时期,因为游击队进敌占区活动,经常为狗叫被敌人发现,为此华北平原因对敌斗争需,要开展杀狗行动。此后河北没有了一条狗。抗战胜利后又重新养狗,从此北方、南方狗很多。我们台州人知狗肉价值,而且知道油菜花开时狗肉的味道特别好,所以相互转告留下这句老话:“油菜花黄,狗肉生糖”。

打花鼓,混条肚----打花鼓是过去一种讨饭的行当,通常是男女两人扮“花鼓公”和“花鼓婆”对唱对打,讨些米饭。

元朝末年,台州农民起义领袖方国珍归顺明太祖朱元璋后,朱元璋恐方国珍的家乡人还会造反,就下令强迁黄岩路桥沿海百姓十万,去自己的家乡濠梁做苦工。被迁徙的百姓因祖坟在老家,四亲六眷还有在台州,因此年年要回家一次,理由是扫墓探亲。但路途遥远,没有盘费和粮食,他们就以“打花鼓”的讨饭形式,从安徽动身,边打边讨回浙江。他们唱的花鼓词是“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出了个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有钱人家卖田地,无钱人家卖儿郎,我家没有儿郎卖,肩背花鼓走四方”。内容充满对朝廷的不满。但讨来的米粮钱,待扫过墓回去的时候,依旧没有了,仍需打花鼓一路讨饭回去。我们的前人了解这些情况,编出这句老话:“打花鼓,混条肚”。

棺材扛自己屋里哭----这句老话是讲有些人有正义感,能见义勇为,不计较个人得失,敢于承担责任。孔子讲:“见义不为,无勇也”。人要勇往才能做事,事情是有当做的,有不当做的,那当做的就是“义”,所以我们强调要见义勇为。有些人见“义”不肯向前,无非是身家念重,私心杂念多了一些。但是不当做的事你却去强出头,这不是棺材扛自己屋里哭?是自寻麻烦。该做的事,见义勇为的人敢讲:我就就把棺材扛自己屋里哭。他认定了目标就要去做。为此我们的前人把那些爱管正义闲事的事情讲作“棺材扛自己屋里哭”。

二月初九龙望狼,龙母娘家在钗洋----每年古历二月初九前后,路桥椒江一带大多有雨,老一辈百姓讲这是“白龙望娘”。这是一个美好的传说。我们特地查阅了清光绪年印的《黄岩县志》上载“安定庙在东乡钗洋,祀李氏娘娘”。钗洋就是现在椒江区洪家街道的钗洋村。我们又借阅了该村李姓保留的“李氏宗谱”,得悉在大宋淳熙十五年八月,有龙母李四娘和嫂在徐山潭下流水岩下洗涤衣、菜时,见有一珠状如鸟蛋,晶莹剔透。四娘捡来含在口中,不慎吞到肚里,以后怀孕了,生下一子即小白龙。由于母子要相见,白龙现身破壁飞去,雷电交加,地涌清泉,李四娘和父母都震怖而死,屍飘大海。四娘的三个兄弟备纲打捞,仅捞得四娘屍体随船归家。此时天气炎热,但屍体异香满室,来观看的山匝围城。过了三日则凉风习习,七日后霜露滚滚,当地百姓感此事惊奇,以后以屍骨塑像,尊为“龙母娘”,求无不应。并呈官请祥奏敕祠院封李四娘为安“定庙圣母娘娘”,香火至不绝。二月初九是白龙望娘的日子,龙带雨水,所以初九前后这几天大多有雨。家谱是补方志之不足,钗洋李氏宗谱记载李氏是钗洋人,所以形成了“二月初九龙望娘,龙母娘娘在钗洋”的讲法。

看人家,打火叉,打炉灶望主家----过去的四工六匠,虽然大多没读书,但他们的实践经验都很丰富,他们都有“达门三相”的经验和本领。打铁老师能从客人的衣着上看出你的什么样的人家,该打什么样的火叉,长短轻重他都有数。大户人家烧地灶,火叉长又重;贫户人家用小灶、缸灶,火叉短又轻。泥水老师去人家打炉灶,他必定要看主人家姆的长短,主人家姆长的,他打的炉灶要高点;主人家姆短的,他就把炉灶打矮点。由因当地有顺口溜:“矮卵蹭地炮,三眼炉灶撩勿到”。工匠们都顾人家实际做生活,为此我们台州流传下“看人家打火叉,打炉灶望主家”这句老话。

身上有东风,走路兴匆匆;身上呒东风,走路瘪侬侬----这里所讲的东风,即是金钱,是最好用的东西,最需要的东西。东风是“三国”时火烧赤壁最需要的东西,周瑜因无东风而生病,诸葛亮给他看病开下药方:欲破曹公,须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说明东风的重要性。诸葛亮为周瑜“借东风”是借最重要的东西。后人总结这段历史作诗:“山高月小水茫茫,追叹前朝割据忙。南士无心迎魏武,东风有意便周郎”。还有“东风不为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更说明东风的重要性。我们台州人把金钱比作东风,是比得很合适。身上有最需要的东风,走起路来也是兴匆匆的;身上如果没有最需要的东西,走起路来也是小气无力,瘪侬侬的。由此产生这句老话:“身上有东风,走路兴匆匆,身上呒东风,走路瘪侬侬”。

半天松花老鹰屁,讲话半点呒根据----松花就是做麦饼用的黄色松花。它很轻,一经风吹,半天乱飞。我们台州人曾把那些吹牛皮假内行的人叫作“半天松花”。因为他们平时讲话都是毫无根据的,有的甚至把棺材都讲呒底了。

  相传过去有个人讲自己见多识广,走南闯北。有人问他:都讲北方寒带很冷,到底冷到什么程度?那人讲:男人小便,尿一出来就连阳具都冻连在地上,要用榔头敲;浴室里洗澡,连人冻在浴盆里,好象猪脚冻一样。问的人又道:都讲热带很热,到底热到什么样子?那人讲:猪和羊牵街上过,肉就熟了,准备一些酱油醋,掰肉蘸着,就可以吃了。问话的人讲:你讲话是“半天松花老鹰屁”,人冻在浴盆里不是死了吗?猪和羊牵街上过肉都熟了可了吃,那么牵猪羊的人不是也熟了吗?你讲话是半点都没根据,是瞎讲。我们不相信你的话。就这样人们把吹牛皮的话讲成半天松花老鹰屁,因为是讲话半点呒根据。

读书朝天嚎,读死记不牢----读书要用心领会,要弄通书的内容才能记住。陶渊明先生讲“好读书,不求甚解”。他讲的意思是:不是不解,是慢慢地解,直到弄通,这是“读活书”。过去私塾里先生教书只要求学生背记,对内容讲得不透,所以学生们读书朝天嚎,这是“死读书”。上面先生教“赵钱孙李”,下面学生唸:“先生姆偷米”;先生教:“周吴郑王”,学生唸:“先生姆偷糖”。先生再教:“太极未判”,学生唸:“蛤蟆鼓打倒二斤半”,这样听音的背记,不知误了多少人。所以有些老人至今讲,我读的书都还给先生了,一点都记不住。还有一些人背唐诗,把“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背成“床前明月光,地上鞋两双”,这是顽皮的朝天嚎读书法,是读死也记不牢的。我们的前人吃过这种苦,所以总结经验,留下上述的二句老话。

来源:  作者:  编辑: 项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