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嘹亮 |
2012年07月04日 09:21:38 中国路桥新闻网 |
从上世纪50年代起,中国城市中的一批知识青年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来到了广阔农村,与贫下中农同吃、同住、同劳动,拉开了“上山下乡”的序幕。
他们大多只是刚刚初中毕业的毛头小伙子。十六七岁的他们原本待在父母身边,在城里过着相对优越的生活,现在却要独自一人扛起生活的重担。如此,他们的“细皮嫩肉”和农村的艰苦生活形成了巨大反差。 他们大多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在农村,他们虽然干农活不在行,却带去了知识和文化。他们开设扫盲班,办起了耕读学校,组建起了篮球队,搞起了文艺演出,自此,乡村的质朴生活和城里的知识文化相交相融,祖国的农村里呈现出一派新的景象。 鲍文陆、张友根、黄银娣、蔡宝毅……这13个人,是路桥第一批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1964年,桐屿共和公社岭下大队的杨梅和桃子吸引着他们来到农村。可没想到,这一待就是十几年,甚至有人一待就是一辈子。回到城里的时候,他们都已是三十好几的青年人。他们说,他们把最好的青春留在了最肥沃的土地上。 十几年的农村生活留给他们的是一段艰苦的回忆,现在的他们,大多数已是儿孙满堂,回想起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他们说,他们不后悔,他们有收获。吃苦耐劳、直面人生,命运让他们自此坚强、从此长大。他们说,自此,他们不相信还有什么困难不能战胜。 其实,这里除了奋斗的故事,还有许许多多值得回忆。这里有泪水、也有欢笑;有箫声、也有欢唱;有友情,还有爱情,当把这一切交织在一起,那就是一首嘹亮的青春之歌。 |
来源: 路桥新闻网 作者: 编辑: 项宇 |